第1039章

  可吃食用泥巴封口,多少是有些不合适。
  后头还是工匠聪明,弄出了盖子,但不是现代的铁盖钢盖。
  现代的罐子蒋小一见过,漂亮,外头花花绿绿的,他们大周的罐头就简单得多了,琉璃身,上头啥都没有,空空荡荡的。
  蒋小一见过好的了,再看他们大周本土的罐头,怎么看都觉得简单寒碜,后头仔细一琢磨,觉得不成,他们大周这边的罐头实在是太简单了,因此先前他找了琉璃作坊那边,同人定要罐头,这罐头不用太大,能装个一斤小鱼仔就行了,和做琉璃的韦家签了契书,他又跑书铺,让人介绍做印刷的给他。
  这年头,有印刷,却不是活字印刷术。
  就是因为没有活字印刷术,所以导致大周的书籍非常昂贵,因此寻常穷苦人家,根本无法靠知识改变命运。
  这年头的印刷,其实是早期的拓印,这是用于复制石刻文字和图像的。
  蒋小一也不做什么,就是拿了盆小鱼仔去,青花瓷盘装的,鱼仔红彤彤,上头还洒了白芝麻,绿色的香菜,点缀得可好看了。
  色香味俱全,只是扫一眼,都得勾得人食指大动。
  他就是想让印刷坊那边的画师画下来,再在旁头写几字——哇,麻辣小鱼仔。
  那印刷作坊的老板听他说了,也知道最近祥柳镇那边出的‘大事’儿。
  十来亩地,上百工人,浩浩荡荡的,这是建什么?建大厂子。
  什么是厂子?
  不知道。
  反正阵仗大,都传开了。
  这是大手笔。
  那老板又听蒋小一说了一阵子,知道要是真的能谈成,那无疑是一笔大生意。
  一个罐头一张纸。
  一天多少个罐头?又得需多少纸?
  大生意啊!不能错过了。
  他是毕恭毕敬,丝毫不敢因为对方哥儿的身份就拿乔,蒋小一很欣赏他的态度,来之前他打听过,这作坊虽小,一副快要倒闭了的架势,可听说老板人还不错,蒋小一这才找过来。
  结果两人谈好了,一到里头工作间,那画师正在擦嘴巴,前头桌子上,空余一个盘子?
  蒋小一:“……”
  他的小鱼仔呢?
  那画师一副不好意思,吞吞说吃了,那老板刚要跳起来打他,那画师先说没事啊!他记住了,没有鱼仔他也能画得出来。
  最后确实是画出来了,还相当不错,上了色后简直是逼真。
  蒋小一捧着画纸十分满意,打算到时浅色底图,突出那盆冒着烟的小鱼仔,让这边给他弄出来,他拿回作坊那边,到时候罐头装好了,就让人贴在罐头外面,左右各画一盘,转那边都能看见。
  这灵感来自白子慕空间袋里的矿泉水瓶。
  这些事情前期让他忙得够呛,如今就缺招工了。
  祥柳镇的渔民大多都住在祥和湾那边,自成一村,和镇上居民隔离开来。
  蒋小一找过去的时候,整个人都是懵的,他和渔民接触过,一直晓得他们日子不好过,没有田没有地,是外头来的,在祥柳镇落户靠打鱼为生,日子不太好过。
  可从没想过人日子竟是能清贫成这般。他都是穷过来的,什么穷他没见过?可这会儿还是有些回不过神。
  八/九口人就挤在个破土屋里,因为官府划分的地儿有限,破旧的房子几乎都是紧紧挨着,家家户户外头篱笆上都晒着些鱼干,因为是打鱼为生,屋檐下还堆着好些渔网,空气中掺杂着一股子难闻的味道。
  当真是连着村里都不如。
  这些渔民,是年轻汉子负责出海打鱼,老人妇人便留家里做鱼干,或者是补补渔网,地方小,鸡鸭养不了,当真是除了卖鱼,半点收入都没有。
  蒋小一到的时候,好些个孩子还光着屁股在路上玩耍,有些见了陌生来,立马不敢玩了,话都不敢说,怯怯的站路边,好奇的看着,但却不敢搭话。
  这些孩子,大概是见蒋小一穿的好,又见他有鞋子穿,眼里透着股羡慕。
  老话说越穷的越能生。
  但不是说穷人他就爱生孩子,而是穷人大多都是庄稼人,村里人。
  在以农业为本的时代,人力至关重要。
  渔民虽是没地,可也一样,出海捕捞多是汉子,要是家里一两个孩子,那出海都不方便,捞网这活可不是光一两个人就能干的,没有人力那就多生些,可越生家里又越穷。
  蒋小一村里来的,懂。
  窦家夫郎之前和蒋小一接触过,这会儿正在院子里做鱼干,这些鱼卖不出去,晒起来能留着冬日里头吃,看见蒋小一时,他还以为看错眼了,眨眨眼再细看,没看错,赶忙迎出去,怕孩子光溜溜的屁股蛋污了贵人眼,他又喝一声,把孩子赶一边玩去,才同蒋小一搭话。
  “蒋夫郎,您咋来了?快屋……院子里坐。”
  窦家的院子也很窄小。
  他找了凳子,等蒋小一坐下了,他才搓着手不好意思说:“屋里脏乱,我就不请您进去坐了。”
  窦家屋里也小,八口人,就两间屋,一间睡人和放衣裳,令一间左边做饭,右边睡人,做饭的地方就离不远,旁边的几张床那挂着的蚊帐是黑黝黝的,屋里东西也多,瞧着是满满当当,里头‘过道’就堪堪能一人行走,又破又窄,一看就让人觉得窒息。
  东西虽多,可都是些啥东西啊?柴火,破凳子,木板石块搭的床儿,还有水缸,灶台……森*晚*整*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