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0章

  都是些不值钱的。
  夏林涛眉头都蹙起来。
  真无法想象这种地方竟也能住……
  咕咕咕,一只母鸡从床地下蹿出来,而后朝着屋外走,大概是怕它跑了,一老妇拄着拐杖匆匆忙忙出来把它抱起来。
  夏林涛和另一个护卫看见这一幕,眼都要瞪出来了。
  人鸡睡一屋??
  这,这……
  这两能在皇上跟前混,本事和家世自是不俗的,何时见过这种。
  窦家因为有只鸡,一月能吃上两次次鸡蛋,是祥和湾出了名的富贵人家,人人羡慕。
  蒋小一是见惯不怪,以前村里有些人把猪当命根子疼,冬日怕后院的猪被山里的畜生叼去,晚上都会把小猪赶堂屋里,
  每次晚饭是人在桌上吃,猪在下头走。
  没啥奇怪的。
  知道窦夫郎家有几个娃儿,蒋小一带了两包点心来,让窦夫郎接了才坐下来。
  这边靠海,湿气大,又常年飘海上打鱼,穿着湿衣湿裤,渔民老了,总有各种毛病,那老妇见了蒋小一几人在院子里,先是愣了下,估计是觉抱着鸡打招呼不合规矩,进屋把鸡塞倒扣的竹筐下,才又再次出来。
  “这是家里来客人了?”
  第355章
  听见婆婆问话,窦夫郎介绍说:“是咧,阿娘,这就是我同你说的蒋夫郎。”
  蒋小一和窦夫郎买过好几次鱼仔,那段时间家里多赚了好些银子,窦老太因此对蒋小一十分客气感激:“哦,那坐坐坐,老大家的,赶紧去煮点饭。”
  窦夫郎有点尴尬。
  阿娘好客,可他们吃的啥啊,人蒋夫郎能吃?他不知道蒋夫郎家中是干啥的,可每次见时都带着护卫,又穿的好,想来家里也富裕。
  蒋小一是不嫌,但还是摇头说:“不用了婶子,我是吃了饭才来的。”
  “那也得吃点再走,难得来一趟家里你可千万别客气,正好昨天我家老大刚割了半价肉回来,昨儿没煮完,还吊房梁上,等会我让老大家的用猪肉给你炒大白菜,要得不?”老太太很是热情。
  蒋小一都拒绝不了:“要得要得。”
  老太太这才笑起来,又回屋从床底下拖了一筐子菜出来仔细挑练。
  筐里有些叶子边边都黄了,有些甚至都已经烂了,而且不是一颗颗,都是大叶子,蒋小一一看,就知道这估摸是在镇上捡回来的。
  渔民没田地,不像村里人,还能自个种点菜吃,可买又贵,一小把青菜就得几文钱,不说穷苦人家,就是现代小康人,花五六块买把青菜都心疼。
  镇外村里,要是一两个渔民跑他们山里摘点野菜,村民不会说什么,可大帮人,村民哪能愿意。
  野菜没地摘,兜里又空空荡荡,大多渔民只能捡些人不要的菜叶子回来吃。
  渔民家有些孩子懂事,平日都会去镇上守着,这年头没农药,菜虫多,有些外头的老叶,或者是被虫子吃得厉害,看着寒碜,买菜的不愿要掰下来丢一旁,等卖菜的走了,他们会过去捡回来。
  窦夫郎煮了一锅糙米饭,又白菜顿鱼干,刚做好,窦家三个娃儿回来了,身后背篓里头都是菜叶,大概今儿捡得多,三个孩子高高兴兴,不过见里有陌生人,穿着还富贵,三人拘谨起来,窦夫郎介绍后,他们学着见到的,朝着蒋小一躬身问好。
  蒋小一说:“你们乖。”然后干了两碗饭。
  夏林涛也吃了,第一口就想呕出来。另一护卫也是苦大仇深。
  难吃。
  实在是难吃。
  简直难以下咽。
  可见蒋少爷面不改色,夏林涛两个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
  窦夫郎不知道为什么,见蒋小一这般,对他愈发的有好感了。
  蒋小一说:“这菜不错了,刚阿婶还放了半勺猪油呢,我以前在村里,煮野菜,别说鱼干了,连猪油都没有,就清水煮野菜。”
  窦夫郎一家和夏林涛两人张大了嘴巴。
  窦夫郎不敢信:“真的?”
  蒋夫郎家以前那么穷吗?
  “不骗窦大哥,我家以前村里的,那时候我夫君还没上门,家里就我和父亲还有两个弟弟……后来夫君出息了,家里也做了点生意,赚了点钱。”蒋小一给自己戴帽子,有些高兴又有些洋洋得意说:“那时候村里人都夸我有眼光,挑了这么个厉害的上门。”
  窦夫郎一听,更觉蒋夫郎亲切了。
  原来都是村里来的。
  蒋小一唠完家常就不废话了,直接说这次来,就是想招工的。
  啊?
  招工?
  是有啥活吗?
  窦老太太和蒋小一吃了顿饭,听了他说了会往事,自觉和他熟了,没了先前人富贵,得小心招待的心思,直说有啥活儿?你家汉子是不是没空要忙生意,是不是没人帮忙?那直说,我回头让我家老大老二给你忙活去。
  她是压根就不晓蒋小一在镇外盖了个大厂子,快有他们村子大。
  蒋小一摇头说不是,是想给工厂那边招,大概要一百来人。
  “啥工厂?”
  “就是镇外建的那厂,是我的,我要招工人。”
  窦家人:“……”
  “我瞧着这边有几百来户,家家户户招一个肯定招不了,先招一百个。”能帮一点是一点,蒋小一说:“不过一窝人,里头总有勤快的和那赖的,我想你们都住这一片,彼此之间熟,能帮我掌掌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