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那一年,正好是九年。
那会众大臣才恍然大悟,原来国师说的太子,不是指彼时还是太子的先皇,而是指太子的太子。
老太师又跳出来,说了,当初先先皇吃了丹药之所以窜稀躺床上起不来,不是因为国师没有水平练了假丹,而是国师故意的。
当初老太帅说这话,大家不信。
直到那会儿见着蛮夷灭了,大家信了,御史又跳出来说,当年他正妻无子无女……
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御史那正妻是个不能生的,快四十了肚子都没动静,到处看医到处求神,最后都求到护国寺去了,但大师却是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旁的没多说,御史懂了。
但他不死心,最后进宫求到国师头上。
国师那会儿只是略略算了算,最后给了个八字,让他们领养了一个孩子,结果没出两年,御史夫人便老蚌含珠。
那会儿国师已经叛出宫,御史还以为是因为在护国寺求的愿灵了,回去还愿,谁只大师见他夫人顶着个肚子,诧异无比。
御史一问,大师才说,你夫人命中无子,老衲无解,可怎的,结果看见他旁边的孩子,才恍然大悟喃喃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还追问御史,求的何人点的迷津?
御史一头雾水,说国师,然后又问怎么回事儿?
大师:“你夫人命里无子,可这孩子命有手足。”
那会儿国师正被通缉,御史也不好把这事儿往外传。
直到蛮夷被打下来,他才说了这事儿。
护国寺的大师都解决不了的事,人国师却毫不费力就解决了。
这若是还没本事,那啥才叫有本事?
后头京官圈里国师又再次出了名,还越传越离谱,几乎把国师吹得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那两小官以前听过一耳朵,这会儿都要晕。
国师?是他们想的那个国师?听说前朝国师一头白发,这人也是……
哎呦我的娘啊!
那两人腿直接也软了。
国师什么人?
那可是先皇出动上万御林军都抓不住的人。听说此人入宫时,已一副弱冠之样,如今又过去这般久,这人还是一副仙风道骨的年轻样。
果然是个厉害的术士。
这种人,万万不能得罪。
不过国师大人咋的会在宫里?他不是被通缉了吗?哦,忘了,那是先先皇通缉,又不是皇上通缉。
人能堂而皇之的来他们农司部,那么想来皇上是知晓的。
郝大人是毕恭毕敬:“国师亲临,不知是有何吩咐?”
“你看看这个。”白子豪示意白子慕把本子递过去。
方案有些‘粗糙’,第一页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什么开垦丈量,什么防山体滑坡,还有什么引水问题,后头完善时,很多注意事项和要点白子慕是在主体旁边直接打了箭头进行标注,因此有些乱,但言行间,可看出这是一份开荒的计划方案。
看在白子豪面上,郝大人耐着性子继续往后头翻,是图纸,图纸上标注的是岭南环安镇,林家村主山体图。
白子慕画的素描。
左则是原图,一眼扫过去,大致可窥探出其原貌,
林家村前头是一片田头,后方则是两座坡度不怎么倾斜的大山,又高又大,开在山上的农田并不多,也就山底下头开了一点点。
而右侧,那两座山上头不再是草木,而是一块又一块的梯田,旁边是四通八达的沟渠,梯田一直开到山腰,全程标注,约一千九百亩。
这是两座山的总亩数。
其中一山顶上,圈了个大圈,旁边标注蓄水库,又写着备注,左近泉眼,右近山溪……
“这,这是?”郝大人手都颤栗起来,两小官就见他似乎很激动,眼都是亮的,呼吸更是牛一样,本子越翻到后面,整个人越是激动,瘦巴巴的身子都晃了,这是咋的了啊?
郝大人是激动万分,看了图纸,又翻前头看,方才单看前头文字,还不解大意,可搭配图纸看,简直是一目了然。
“这是要开田吗?”他问。
白子慕:“嗯。”
“小田,你马上去把唐大人、范大人、丘大人叫来。”郝老道:“白大人,国师,咱们里头细细商议。”
这一商就商到了大半夜。
蒋小一进宫来找,周初落说人还在农司部那边没出来。
白子慕和白子豪早想溜了,可几位大人直拉着他们问东问西。
不错啊不错。
没想到还能这么开。
蓄水好,虽建库费些人力,但可保万无一失,未雨绸缪。
“白大人,这里为什么没画沟渠?”
白子慕心都累:“因为这里是山底啊!靠河了,灌溉可直接从江里引水。”
“哦,对对对,瞧我,都高兴得糊涂了。”
白子豪是差点前胸贴后背:“你不是高兴得糊涂,你可能是饿得糊涂了,要不先歇歇,吃个饭吧!”
“啊!微臣未感饥饿,多谢国师关心,咱再来讨论讨论。”
“是啊是啊,白大人,国师,这梯田咱该如何修建呢?”
不怪大臣们激动,见了白子慕递交上来的方案歇都不愿歇。
方才唐大人是翻了文策的。
岭南环安镇林家村,记录在册的是一千三百一十四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