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一个辣条厂用的辣椒也不算太多,不至于让周边村民都种,但鱼仔工厂和香油作坊那边用的辣椒也不少,要是辣条厂真办起来,三个厂一起,一天少说也得用几千斤。
  特别是赵云澜管理的香油坊,如今那香油都已经卖到下头各地去了。
  蒋小一之前觉得香油可能也就冬季好卖,大家拿去打火锅香,可后头王老板几个进了货卖到了百姓家里去——哎呦,这玩意儿拿来做底汤涮啥都好吃,可是拿来跟肉炒,或者跟面吃,那也是好吃得不得了,很受老百姓喜欢,街边面摊、客栈买的也多。
  第372章
  大周富贵人家到底是只占小部分,基数最大的还是老百姓。
  村里人家穷,吃不起香油和鱼仔,可镇上人家吃得起,哪怕只赚这部分人的银子,蒋小一也赚了个盆满钵满。
  香油作坊那边最近货都没了,时常供不应求,王老板几个还鬼哭狼嚎,让赵云澜多请些人!他们那边客人催得紧呢!
  可香油坊那边不能量产不光是工人问题,就是原料辣椒也是一大难题。
  京城周边的百姓没谁种大规模种植辣椒,毕竟京城人再能吃辣,人也不会拿辣椒来当主菜,知道香油作坊那边买的多,好些买辣椒的是坐地起价,卖旁人是一斤五文钱,可香油作坊那边,人卖一斤八文钱。
  赵云澜不爱吃亏,想着要不要自己买些地自个种算了。
  不过京城周边地价贵。
  蒋小一去过秦洲,那边好些地方都是沙壤土,沙壤土由沙粒和壤土混合而成,这土质要是搁现代,有化肥,种水稻那也是没问题的,可这种土质放在大周就很有问题了。
  这种土质它不咋的留水,水稻种上去,产量低的可怜,本地人都是种的辣椒,因此那边的辣椒特别的便宜,两斤斤才三文钱,跟以前村里的一样。
  这个周初落自是懂,非常赞同:“好,那你放心去做,朕看好你。”
  蒋小一笑起来:“嘿嘿,谢谢二哥,就是这地?”
  周初落哪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戳他额头无奈道:“你看中那儿跟夏护卫说一声就行。”
  这二哥可真是大方。
  蒋小一把鱼厂交由苏尚卿和蒋小三看着,又跑秦州去拓展生意了。
  蒋父盘下了一家客栈,专门卖奶茶、炸鸡、双皮奶和泡鸡鸭爪这些,生意是好得不得了,他和赵云澜又买了一些人回来,让星哥儿带着,教大家咋的做。
  赵云澜还特意挑了好几个忠厚的,想着做心腹用。
  家里生意多,总不能只靠他们几个,还是得让心腹跟着,然后该脱手的脱手。
  蒋父那生意火得要命,天天客人排得老长,都妨碍到百姓们正常通行了,蒋父还被‘投诉’了好几次。
  赵云澜见此,去信和白子慕商量,这光赚京城人的银子也不行啊!
  他们得一视同仁,雨露均沾,别的洲也得赚。
  白子慕说那要不开连锁店吧!
  现代那奶茶不就是一大帮连锁?覆盖市镇乡,他们也来一个。
  蒋小一觉得这法子甚好。
  赵云澜把苏尚卿和蒋小三叫回来,让他们两头盯,自个带人跑隔壁几洲开连锁店去了。
  奶茶和双皮奶开一个。
  卤鸭脖、泡鸡鸭、炸森*晚*整*理鸡爪这个开一个。
  隔开了开店。
  各自忙忙碌碌的,可有银子赚,大家开心得要命。
  赵主君没管生意上的事,一门心思扑在小冬冬身上。
  冬冬可怜了,双亲都在外头忙,两个哥哥又得读书,爷爷叔叔们又忙活,只他在家和小曾外公相依为命。
  三月中旬,经过半年的努力,岭南示范地的梯田全开出来了,蓄水的池塘以及水库也建好了。
  一块块承载着希望的梯田如天梯般,看着广阔无垠,十分壮阔。
  盘亘在山腰的沟渠水流潺潺,远远看着如银龙般盘亘在山腰间,水渠左通右达,颇有些百溪汇海之感。
  农司部自来了林家村后就再没离开过,天天亲自上阵监工,亲眼看着梯田被一步步修筑出来,可真的到全部竣工,站在山脚抬头仰望那一刻,众人还是热泪盈眶大为震撼,心里激动,高兴,心噗通噗通直跳动。
  村民们更是跪在田埂上老泪纵横。
  田啊!
  这么多田啊!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那么多田,一眼扫过去都看不见尽头,这是田,可却又不仅仅是田,这是他们的希望。
  值了,忙碌大半年,即使没有工钱也值了。
  两村梯田一建出来,不说隔壁村,就是镇上,外洲的人都跑来观看,山脚下聚集了无数人,密密麻麻,人头攒动,众人脸上,都带着难以言喻的激动。
  林家村浩浩荡荡,全村出动修筑梯田、京城三十来个官老爷带兵亲自监工,全天指导。
  外洲人不知道要干什么,但阵仗这般大,整整出动那么多位官老爷,那这事儿必定是大事。
  就问问,他们大周啥时候出动过这么多官员的?
  所有人都关注着呢!
  直到梯田做出来了,那在外头行商的一回去就说不得了了。
  怎么不得了了?
  林家村那田要建到天上去了。
  有那还不懂,一听就懵了,建??
  他们就听过开荒,见过平地的水田。
  可山上?咋的建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