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就这样又忙着了小半个时辰,那三人才吃饱喝足上路了。习武心里美滋滋的,原以为下雪天不会有人来,哪知道竟得了二两银子的打赏。这钱来得太及时,要成亲了,哪里都需要钱啊。赶紧将昨晚吃剩的鸡块热上,又切了点咸菜,端进里屋去了。
辛芹看得直皱眉,“这还没有晚上吃得好。”
“晌午垫吧垫吧,晚上再做点。”
“早饭午饭最要吃好,晚上才要马虎。你懂不懂啊?”辛芹的话让习武一头雾水,不管是农户还是商贩,都是忙碌了一天,晚上回家吃些稍好的吃食,早上和晌午那都是对付着吃一点的。这人怎么和其他人相反呢?不过现在正是成亲前的关键时刻,她也不愿意驳了人家的面子,只是不情愿地点点头,也没说什么。
心辛芹也知道这样大众化的习俗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说说而已,也没计较,早上起得晚没吃东西,这会儿也饿了,啃着馒头吃得也香。但这天天吃馒头,她有点受不了。可白吃白住的,她也不好意思开口。等成了亲,名义上她成了女主人,那时候再提点要求,合情合理。
两人各怀心事,倒也相安无事。
转眼第二天到了,在习武的催促下,辛芹好不容易才从缓和的炕上爬起,洗漱过后吃了点粥便随习武出了门。天上还飘着零星的雪花,地上的雪也有一尺来厚,冷风一吹,她缩缩脖子,见习武拎着的两坛酒是卖给客人的酒,却不是她们在柜子里拿出自个喝的酒,有点奇怪,问了出来。
“自个喝的自然是好的。卖的酒普通了些,反正里正也喝不出好坏来,他只爱贪小便宜,有便宜贪就行。”习武精明得很。这些庄稼汉的心思她摸得清楚的很。
辛芹此刻没心情答话了,冬日里这大片的农田犹如荒郊旷野的,无遮无挡。冷风像刀子一样,割地她脸生疼。她只能尽量地低着头缩着脖子,哀怨地瞪着前面昂首挺胸的习武。好在穿过农田,就见到不远处成片的村落出现。她加紧了步伐,想着快点到达。
陶里正的家在村子里也算是上等了,前院的院墙是用红砖砌成的,院门也刷了红漆,只是年久漆都剥落了。习武才敲了两下门,就有位老妇人笑意盈盈地开了门,将她二人迎了进去。
陶里正站在正屋檐下朝习武招手,见习武拎着两坛酒,故意不高兴道:“来就来了,还带什么东西。”
“叔,大冬天的也没什么好孝敬您的,两坛酒给您解解乏。”习武将酒递了过去,客气地笑笑。
“既然这样,那你就留下陪叔喝一点。”陶里正接过酒,挺高兴。又吩咐他婆娘带辛芹去西屋。
习武也要跟去,被陶里正拦住,“我二子的屋,他媳妇和大儿媳妇都在,稳婆也在,一屋子女人,你去凑什么热闹。走,陪我进屋喝两盅。”
习武讪笑着跟在后面,心里直打鼓,也不知辛芹这个“侠女”能否应付几名农妇。她环顾四周,没话找话,问道:“怎么不见大郎二郎?”她知道里正有两字两女,两女早就出嫁,二子没分家,和里正住在一起。
陶里正道:“冬日里也没是什么农活,他们进城打短工挣点小钱。不过今儿冬至,说什么他们都会赶回来的,我估摸着晌午过后他们就能到家了。”
“呦,今儿冬至啊?哎呀我都忘光了。”习武惊道:“不行不行,叔,我可不能陪你喝酒了,等会儿我就得回去。冬至大如年,我得回家准备点吃食。等下回,下回我一定陪您喝个够。”
“得了吧,就你那点酒量,上次修房子时,我看你只喝了几口就不能喝了。”陶里正笑道:“罢了,今儿过节,我也就不留你了。你啊回家好好练练酒量再来陪叔喝。”正说着话,他婆娘推门进来笑眯眯地给习武道了声喜,又凑在他耳边说了一句。
陶里正笑开了,“小子哎,有福气啊。稳婆说了看样子还是黄花大闺女呢。”他拍拍习武的肩,“你小子不错。在你家住了这几天,你都能忍得住,不错,是条汉子。”
“这不是没成亲嘛,我可不敢做那等不知羞耻的事。”习武从怀里掏出三个大子,塞到里正婆娘的手中,笑道:“我没多余钱,婶,麻烦您给稳婆买点瓜子花生的。算我一点心意。”
“李稳婆就住我家附近,无事就到我家来串门。你瞧你,何必这么客气呢。怪不得你叔老说你懂事呢。”里正婆娘把钱往怀里一放,乐得嘴都合不拢,三个大子等于几十文铜板呢,能买好多瓜子花生。反正她家也有这些零嘴,管那稳婆吃够。
陶里正接话道:“今儿先过节。成亲的事过两日我替你张罗。”
习武为难道:“叔,您也知道我前些日子才翻新的房子,又开了茶铺,这手头上并没有什么现钱。这成亲又要办席又要买喜服的,我家那地您也看过,必须要搭喜棚。我这——”
“哎呀,这有什么难的。”陶里正摆摆手,“喜棚是小事,现在农闲,人好找,拿些竹竿草席搭喜棚不用费钱。至于宴席,这更简单了,你啊,只要花钱去买些猪肉,记住越肥越好。拿猪肉白菜土豆炖一锅,准备些馒头包子,包子只要是青菜馅的就行。再多准备些瓜子花生,再不行上点咸菜。咱农村人也不讲究,有油水,酒管够就行。这乱世才过,亲事能办成这样,就可以了。回头我和村里人说,随礼才能过来吃,不随礼的不准过来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