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曹嬷嬷闻言一愣,“说来惭愧,老奴在经商上没有丝毫天分。还请太太明示。”
“这世上最赚钱的生意,永远都是能赚大部分老百姓钱的生意。”裴德音记得她学过的现代商业史,最高端奢华的商品看似利润极其丰厚,但真正数一数二的赚钱公司都是赚大众钱的公司,例如全世界的连锁超市和快餐店。
但这说法,曹嬷嬷听着新奇,身姿坐得更加板正,就见裴德音又反问了一句,“嬷嬷觉得为什么这宝丰城内的达官显贵,或往来客商不太愿意在吃上花费太多呢?”她更是一头雾水,频频摇首。
“战乱一起,百姓流离失所受害甚苦,但那些达官显贵就能幸免于难?不,他们首当其冲,因为他们有钱。十来年的时间不足以让大家遗忘这段过去,而青楼、赌场、酒楼皆是逮到‘肥羊’的好场所。”裴德音这么一说,曹嬷嬷回过一丝味来,“太太的意思是,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容易让人看出家财底细来?”
“嬷嬷不愧是公主身边的人,心思剔透。”裴德音不忘夸奖一句,接着说道:“才过去时日不长,谁也不敢保证没有漏网之鱼,宝丰城处于叛乱中心,低调藏富才是这些有钱人的心思,他们怎会如久安的京城或江南之地那样肆意挥霍呢。只有等时日长了,‘伤痕’退去或忘却,方才会如此。就好比父亲拼命挣下家业,省吃俭用,儿子不敢忘记过去,尚能守业。但到了孙子一辈,就没了当初辛劳的记忆,花起上辈的钱财会毫无顾忌。”
曹嬷嬷恍然大悟,“正是那句俗语——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写照啊。”她又皱了眉头,“可这要等到猴年马月?”
“所以光等待是不行的,我们要从普通百姓处着手。”
“可百姓一来,势必要拉低酒菜价格。这上等的酒菜卖的价格过低,一样入不敷出。若要降低品质岂不自坏口碑?再者百姓一多,环境便会嘈杂,别说达官显贵嫌弃,平日偶来聚餐的官府小吏或商贾士族也会嫌弃。这要如何刺探消息?”曹嬷嬷担忧道。
“那就既让百姓来买,也别降低菜价。既让酒楼热闹起来,也让环境依旧清幽。”
曹嬷嬷闻言更不明白了,这不自相矛盾嘛。但她知道太太能这么说,肯定有主意,顿时来了精神,洗耳恭听,越听越觉,听到后来不由自主地对这位当家主母万分钦佩,甚至隐隐有点畏缩之意。公主这随手之间的收人,不想竟收了个奇才。只是她此刻忘记了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大儒家的女儿,学识肯定是有的,但这经商的才能从哪儿来的呢?听到最后,她的脑袋有些混乱,但心性到底老到,镇定了一会儿,这才问道:“太太的这些主意甚好,只是忽然之间‘醉仙居’变了这许多会不会引起怀疑?”
“这有何难,易了主自然会有不同的改变。”裴德音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曹嬷嬷捂嘴乐出了声,“此事老奴要上禀公主,不过老奴敢拿性命保证,此事公主必定会赞成。”
“那叫有劳嬷嬷了。”裴德音并没有因为曹嬷嬷的态度恭敬而发生变化,依旧神色如常,这更让曹嬷嬷佩服。
次日,裴德音带着曹嬷嬷几人来到了“醉仙居”。按照她们昨日商量好的,在等待公主示下之前,先“考察”一番。也许在早接到了密报,掌柜的对裴德音的态度异常恭顺。裴德音边实地考察,边问了掌柜的一些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曹嬷嬷听到这些问题,这位“满身心眼”的老妇人都忘记控制自己的表情了——太过于新奇和震惊了。
快到晌午,裴德音并不打算留在这里吃饭,她来时便没有弄出动静。事情还没有定局,她不想张扬。又因为到了饭点,恐正门有人进出,便选择了从后门进出。后门一条小巷,平日少有人路过,十分安静,这才刚要上马车,忽然从不远处小跑来一人,口中直呼“恩人”,只是这人跑向的对象是曹嬷嬷。
裴德音并没有理会,径直上了马车,然后竖起耳朵听曹嬷嬷和那人的对话。当家主母没有任何命令,曹嬷嬷当然不能发号施令,只能耐下性子看向那男子,故意问道:“你有何事?何故喝老妇人我为‘恩人’?”
那男子撩衣跪倒,磕头说道:“夫人忘记了?前些日子,在城外客栈中,夫人的老爷给了小人银钱,救了小人的女儿。此恩此德,小人没齿难忘。”
“原来如此。”曹嬷嬷故做惊讶,“这事虽不是我出面,但我也知晓。只是不知你如何知道我的?”乡下客栈巴掌大的地方闹出那么大动静,虽是倪宏出面处理的事,她在不远处看着自然也记得这男子的模样,她一向眼尖,早认出这男子,刚才的问话不过是有意为之。
男子老实回答道:“进出客栈时夫人您出面叮嘱下人,小人出来见过。您是恩人家的,小人如何敢忘。”
曹嬷嬷点头,上下打量了这男子,见这人面色憔悴,神色不展,就知道此人过得并不如意,于是说道:“我家主人施恩不图报,你不必如此。快快起来吧。”
这男子并没有动作,只是脸涨得通红,拱手道:“小人羞愧之极,如今哪里能力报恩,只是想问一下恩人的姓名便好。还请夫人您成全。”
曹嬷嬷依旧没有听到裴德音的指示,只能笑道:“你何必执着,现今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事。”她掏出几两碎银子,递了过去,“拿去给孩子买些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