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情之系列> 第880章

第880章

  嘉平帝脸上闪过焦躁,但语气还在犹疑不定,“真是如此危急?”
  “情形是否危急,不得人知。也许关外一切平静,那些逆贼尚未有所行动。可是父皇,”泰和话锋一转,“我们不能拿您的安危来做‘赌注。’在女儿心中,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确保您的万无一失。”
  连福安都在一旁帮腔道:“是啊,皇上,您是国之根本。老奴说句大不敬的话,您若是有一丝闪失,咱们大晟朝那可真就乱了。”刘锋也跟着劝说。嘉平帝虽说到底还是对自己安全上心,可有些话却不好直接说出,显得还是犹豫。
  泰和看明白了,有了成算,立即对福安、刘锋命令,让这二人出去。这二人都是人精,也不等皇上发话,低头退了出去。内室中只剩泰和和皇上两人时,泰和这才伏跪在皇帝的膝边,柔声道:“女儿知道父亲的担忧,”她将“父皇”换成“父亲”,更显亲近,“女儿不光是您的孩子,还是大晟朝的公主,所以女儿绝对不会让我大晟朝和父皇丢了颜面。刚才女儿说出这番话时,心里已经想好了,女儿会准备好淬了毒的匕首贴身携带,还会将毒药缝在衣领中。若是失败,父皇便对外宣称,女儿惹了大祸,被惩罚入道观思过。经年之后再对外传旨女儿病亡。这样一来,必定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嘉平帝大为感动,他犹豫顾虑其实并不是因为公主所说的原因,主要还是担心边关动静太大,会引起朝局不稳。做了这么些年皇帝,手段和眼光还是有的。他明白那几个成人的儿子都是庸才,但即便如此,选出继承人也是重中之重,这才是他放手儿子们去闹腾的原因。问题是,儿子们闹腾的太狠,朝廷上下乌烟瘴气,而他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已经没什么力量去克制。边关的事一定牵扯到朝局和他的儿子们,真要找到什么罪证,一番血雨腥风是免不了的。逼急了肯定会大乱起来,大晟朝在他手中可就真的风雨飘摇了。可要不趁机解决了边关事故,让那些逆贼逃脱藏匿,边关肯定会乱,加上朝局再分裂,内忧外患之下,大晟朝可就不只是孱弱,最坏的怕就是亡国。想到这儿,他焦躁不安,不过到底老了,心思优柔寡断,这时又听公主说道:“儿幼时曾听母后说过,母后最幸福的时刻是在潜邸陪着父皇读书练剑之时。那时父皇常常挥剑感慨,愿做名侠客游迹江湖除暴安良。母后说那时父皇豪气干云,都让母后觉得和父皇做对侠侣也是件妙事。后来先帝将这江山万斤重担都压给了父皇,父皇被政事所累,只得日夜操劳,再也没了闲心逸志。如今女儿愿意效仿父皇年轻之姿,仗剑赴边关,诛杀逆贼。女儿的血脉是父皇所赐,自然要继承父皇的豪情和雄心,虽然不足父皇的万分之一,但女儿也绝不胆怯。”
  嘉平帝猛然想起了以前,不禁眼眶湿润,到底老了,回忆起年轻之时,诸多感慨。今儿听到女儿这么一说,顿时也激起了当年的心性。自己到底是皇帝,只要阻断外敌,他的那些儿子们即便闹出些动静,又能如何?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他才是天下主宰。皇帝豪气陡生之后便下定了决心,只是面上还要做出慈父之态,说道:“此去过于凶险,还需仔细谋划。”
  “女儿没读过兵书,但也知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如今就怕消息已经传出去,蛮人不会给我们时间等待。”泰和忧虑道:“女儿倒是不怕凶险,只怕密信上说的‘廖将军’是否可靠?若是整个金沙关都没有可信之人,那父皇更要尽快回京准备和蛮人的大战了。”
  嘉平帝朝泰和招手,伏在她耳边低声说了个名字,这才缓缓道:“此人绝对可靠,吾儿可以信任。”随即去贴身处掏出一方巴掌大的方印递给公主,叮嘱道:“可千万不要掉了,这等同于金牌令箭,如朕亲临。拿着去见那人,他会听从于你。朕会给道圣旨,让你有便宜行事的权利,记住,朕教你一点,若有乱象,便下重手,万不可犹豫。”然后又露出真情,说道:“朕会派刘锋与你同去。记住,你的安危才是朕关心的。”
  泰和心里一惊,廖将军是她的人,一向在军队里低调,甚至联系都极少,就是怕被暗卫怀疑。她母后在世时就已经着手探察暗卫的一切。到如今,暗卫的任何脉络,她已然清晰,甚至派人潜了进去。但万万没想到皇帝除了暗卫之外,竟还埋有“棋子”,而且还是在大帅身边。皇权的可怕可见一斑。不过皇帝让她便宜行事,教她下重手,这正和她的心意。
  她脸上不动声色,说道:“只要有内应,便可事半功倍。”之后故意倔强道:“刘锋是贴身保护父皇您的,如何能轻易离开?父皇请放心,母后留给女儿几个嬷嬷——”
  尚未说完,皇帝便笑了,“你那几个嬷嬷是会写武艺,可在千军万马之中,这几个女流又能做些什么呢。当初你母后留下的人并没有瞒着朕,唉,这样做也是朕默许的。朕和你母后的心愿都是盼着你平安长大。刘锋和暗卫则不同,他们都是杀伐决断之人,不是那几个深宫内嬷嬷可比的。”皇帝的语气是十分满意的,他的嫡妻嫡女都没有瞒着他,说明自己在她们心中还是最重要的。这给他带来了十分的满足感。
  这也是泰和要的效果,她母后是和皇帝漏过几个嬷嬷的口风。有些事情,不如自己掀开真相的一角,大方和少许的真相会让疑心重的人放下戒心。后宫阴私最大的幕后推手正是皇帝。想要皇帝放心,就要让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母后向皇帝表明了“忠心”,利用了皇帝那一丝的“愧疚”,这才留下了几人在女儿身边护卫着。回想起这些,泰和心里恨毒,饶是这些年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但依旧无法完全淡定,只能装作愣神,竭力控制着不让自己失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