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目送着妻子出府,俞翕感慨万分。没想到她在古代竟然有了恋情,竟然有了家,还是和她曾经的“对头”在一起努力地活着。这让她有成就感的同时也在心酸着,曾几何时,她们二人哪会这样的狼狈惶恐?好在这个世界总有一个人能理解和支持自己。她暗暗给自己鼓气,无论如何她们都要一起平安的、好好的活着。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她才回到府中没有一盏茶的功夫,曹嬷嬷就急匆匆过来了。城内剧变,守备带军进了城,俞府外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已被团团包围。
公主给的护卫本身就不多,为了裴德音她们的安全,俞翕还让护卫全部跟了过去。她本以为在府中应该无虞,哪知李通判和守备勾结,竟然做出这等疯狂举动。昨晚她接到消息说知府出城去见上司,她竟大意没有深想,实在可恶,这分明就是调虎离山。府内只有倪宏护着俞翕,就算从暗道离开,城中各处要道皆有士兵把守,也难保不会被发现。
曹嬷嬷急中生智想出个办法,让倪宏假扮俞翕,带着小厮去醉仙居吸引目光。而自己则坐镇俞府,要不然那些普通下人发现主子突然不见了,还不乱起来,这一乱肯定会泄露俞翕离开的消息。等俞翕暗道出府逃入最近的暗点后再想办法伺机出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俞翕一人行动肯定会有危险,但府中也只有倪宏和曹嬷嬷是知情人。其余下人不过是普通百姓,把他们卷入进来,怕会坏事。
俞翕同意冒险,她这副身子是打猎出生,体力还是不错的。说实话她还是非常感激曹嬷嬷和倪宏两人,关键时刻,这两人愿意替她卖命,但就这一点,她也会记一辈子的。果然外面的目光被倪宏和曹嬷嬷她们吸引过去。俞翕从暗道溜出府邸后果然没有遇到阻力,只有在大道上见到寥寥几名士兵,躲在暗处听了只言片语后才知道大部分都被调到醉仙居和跟踪曹嬷嬷去了。这一带她十分熟识,很快就来了暗点,是一处名义上要和醉仙居打擂台对着干的新酒楼。
心情稍定后,俞翕只是粗略的想了想,便明白了这些人的用意,不是要抓她,而是要抓她身边的人来威胁她去做对公主不利的事。等到什么时候控制住裴德音她们,守备和李通判便会带兵去俞府逼迫了。糟了,现在必须想办法出城去召集城外的暗点人马。可是城里现在又是到处士兵把守。难道是曹嬷嬷和倪宏出事了?从传来的消息看,俞府尚且安稳,醉仙居那儿也没什么动静,说明守备和李通判也不是傻子,一时被调离后又马上回过味,害怕也中了调虎离山之计,重新在城中布置起来。
她正焦急之时,天无绝人之路,午时习武竟然来了。她来不及向解释,直接问习武能否带她出城。没想到小人物有小人物的专营和办法,假借着给媳妇拿药催奶,给熟识的衙役塞了银子便进城了。她瞬间想到了办法,扮成回春堂的大夫,借着霍神医的名头,轻松地出了城。霍神医离开的事情并没有对外声张,回春堂靠着两名“大夫”和霍神医弟子的名头撑着,当然这都是自己人,也是安排的后手。也许永远用不到,但只要能用到,或许就会管用。
不过此刻俞翕没心思想太多,她一心挂着裴德音,却万没想到习武的凶残让她印象太过深刻。人是被安然无恙地救了出来,她也足足做了三天的噩梦。不过待在习武家的小院中,她还是觉得安全感十足,毕竟她可见识了这家伙的武力值。
待在别人家,自然不能像主人那般放肆。俞翕和裴德音在此时还是紧绷神经,一旦有细微动静,她们立刻要拉着习武、辛芹跑路。不怪她们成了惊弓之鸟,实在是那血淋淋的打斗场面让她们无法释怀。当时危急之下,就连锦儿都亲自出战,只留有那两个武功不强却善使毒药的婢女跟着裴德音。这也是有用意的,在受辱或被逼迫之前,使毒之人便能让人瞬间毙亡。一来裴德音不愿意吃苦受罪,宁愿选择最终之路。二来没了把柄,公主也能安心。可惜的是,护卫们为了她,或重伤或丧命,甚至锦儿失了一条臂膀。虽说没人会有怨言,但到底她的心里还是不好受。
十日后变天的消息传来,大晟朝迎来了从古至今的第一位女皇帝。曹嬷嬷亲自带人过来接她们,喜气洋洋。至于守备和李通判怎么被肃清的,曹嬷嬷没说,她们也没问。还是到了俞府见到了重伤的倪宏,这才听到了真相。那时俞翕刚出城,守备和李通判就接到命令要对俞翕下手了。恐怕是裴德音被抓的消息传了过来,他们想以此要挟。倪宏被当做俞翕,自然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倪宏没有细说,但俞裴二人也不难想象当时的凶险。好在知府带兵回来的及时,这才堪堪保住了倪宏的性命。
至此,倪宏重伤,即使恢复,武功也大不如前。而锦儿更是断了一臂,成了废人。两人养好伤后自觉没了用处,向俞裴二人请辞。俞翕和裴德音哪能答应,最后还是拿出主子的派头命令她们一如既往地贴身伺候。这二人拗不过主子,只得暂且留下,发现俞翕和裴德音对她们的态度和以前一般。特别是裴德音,告诉锦儿好些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灌输着积极向上的心灵鸡汤,,这让锦儿渐渐适应起来,性格也跟着开朗,尽管还是不怎么爱讲话,但明显笑容增多。经此事件,二人对两位主子更是死心塌地。
时光如流水,俞翕被封为了皇商。这消息在宝丰城一带都传疯了。来传旨的队伍中还有那位熟悉的余嬷嬷。当时几人私下会面畅谈时,这才说到了京中发生的变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