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他和巴拉克谈,软化态度,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因为丢了队长位生出的十万分火气,试图理解他的不容易。
但巴拉克只觉得他像听不懂人话似的:
“你别扯这些,就事论事,阿迪达斯的活动我不会去的,在比赛期间搞这些东西简直是笑话。”
“米歇尔,你是我们的队,对不起,你是必须要出席的,阿迪的钱可能三分之一都是看着你投的,你之前转签耐克已经让我很难做人了,现在国家队里的一点点活动你都不愿意去,那又不花什么功夫,只是一个集体采访和签名,一个上午就能结束,我可以把你和菲利普还有卡尔的时间错开来,让你和米洛——”
“都说了不要扯这些,和谁去有屁关系。”巴拉克的脸色猛然沉了下去:“我不想和你说话了,走开。”
“米歇尔,时代变了,这不是多大的事,不会影响成绩的——”
但巴拉克已经起身走了。
比埃尔霍夫在这一刻不想体谅他了,只觉得非常恼火。客观来说巴拉克失去队长地位的事,虽然让一部分正直的人在心里对他有着柔软同情,可也让大部分人在内心深处对他的恐惧下降了。
人类是社会动物,天生对集体中的权力更替敏感得要命。这种敏感是超出认知的,很多人理性上可能都意识不到,但潜意识里已经做出改变了。
“你不再是队长了,米歇尔,这些事情你没有决定权。”比埃尔霍夫懊恼地说:“为什么非要把事情搞成这样?你以前不是这么死板的人——”
巴拉克只是开门的手顿了一下,但依然什么都没说,只是甩上房门走了出去。
比埃尔霍夫在话说出口后就立刻后悔了,这太刻薄,他不想这么说,但事情已没了挽回余地,巴拉克已经开始把他当空气人、真的践行自己的态度,“不想和他说话了”。
其实他素来是这样的脾气,但这样的脾气也确实素来对他没好处。
尽管最后还是比埃尔霍夫背锅,吃了赞助商不知多少压力,也不再谈论这件事,对外对内都认输,说下次不会再安排这样的活动了,几天里看起来瘦了一圈,可知道这事的人都忍不住在心里轻轻地替他鸣不平,觉得巴拉克实在是太过分了些。
没几个人觉得巴拉克真是为了球队好,或者有某种自己的操守,而是觉得他就是丢了队长位置心气不平,拉姆赞同什么他就和拉姆对着干。
卡尔的心情又变得很坏,他想反驳每一个说巴拉克坏话的人,却不知道自己这么一个踩着恋人上位的卑鄙小人有什么立场,而且他也不反对牺牲掉半天假期去赞助商的活动,因为乌尔里克正在替他谈和阿迪达斯的大合同,他除了踢球以外已经什么交际都不用做了,不想在这样的关节上还要拖经纪人后腿。
虽然他其实很累,有可能是全队最累的一个,虽然他最渴望这一会儿休息,但他还是若无其事地参与了工作。流水线签球衣时还要被拍照,他感觉闪光灯刺得他都快看不清自己在写什么了,签得越来越慢,而递给他的拉姆也不断放慢速度适应他,坐他下一个的施魏因施泰格则是笑嘻嘻地趴过来问他是累了吗?然后在他签字时,也抬笔在他的球衣上顽皮地画个歪歪扭扭的小猪。
累了半天的卡尔一下子忍不住笑了,酸疼的脊椎仿佛也好受了一瞬。
波多尔斯基在最末冷着脸在桌子底下踹了一脚施魏因施泰格,让他坐端正。
巴拉克没来固然令人失望,但克洛泽的到来填补了一定的空缺。今日主要是采访和签球衣,能被选中入场的球迷不多,他还很耐心的给巴拉克的球迷讲了几个属于他的生活趣事,让既伤心巴拉克丢了队长位置、又担心他过不好、现在还要伤心他不愿意来的球迷喜笑颜开,忘却了烦恼。
而年轻球星的人气则是令阿迪惊喜,也释怀了一部分。
说到底卖谁的不是卖?
球迷们购买力有限,队里二十个人,可能他们只买一两个人的球衣,但这没关系,只要不是“没有巴拉克我就不买了”,而是“没有巴拉克那我就买卡尔的吧”,事情就依然很乐观。
赞助商怕的主要还是因男明星不配合、丑闻、实力下滑、退役等经典问题造成的人气流失,购买流失,收入流失,但现在既然还好,那自然就是还好。
和德拜都深度捆绑的他们自然是乐得见到这两个队伍的交集很受球迷欢迎。巴拉克反正要从拜仁转会走了,个人赞助更是因嫌弃阿迪在德拜施加影响力压价而转投了耐克,虽然他现在在国家队里依然有着很广泛的影响力,但随着拉姆和卡尔接班,这种影响力还能再维持多久呢?最多一届大赛罢了。
阿迪达斯决定要慢慢放弃他了,把重心转移给下一代球星。
卡尔签着球衣,忽然觉得笔尖里流淌出的不是黑色的墨迹,而是红色的,但一眨眼又回归正常了。
他觉得自己像在用巴拉克的鲜血去写自己的锦绣前程。
字字端正美丽,字字血腥。
漂亮的“卡尔”流淌在雪白的球衣上,不知传递到哪一个充满期待和欢喜的球迷手里去。收到衣服时,她会开心地把脸蛋埋进柔软光滑的弹性布料里吗?
她也会和卡尔一样,闻到胜利那铁锈似的腥气吗?
卡尔其实对这样的味道并不陌生,他一直是个胜者,他知道自己的胜利从旁人的失败而来,如果放在战争年代,他一定双手沾满血迹,这才是他和拉姆真正相似的地方,不管喜不喜欢,欣不欣赏,他们俩都不爱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