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真想还愿,就多做些好事,为你的妻子积福添寿]
易允轻嗤,婚都离了。
不过前妻也勉强算妻子吧,再怎么说以前也领过证、举办过婚礼、该做的不该做的,通通都做了个遍。
闻言,何扬心里惊讶,允哥居然也会做公益项目?
富人喜欢做‘慈善’,但可不是这种跟政府对接的慈善。他们的慈善是为了左手倒右手然后进行‘合理’避税。
“明白,我待会就去办。”
“嗯,到时候拿给我过目。”
“好。”
挂断电话,易允把手机丢一边,指节靠近薄唇,溃散的烟丝模糊男人俊美邪恣的眉眼,袅袅薄雾里挺鼻浓眉,轮廓硬朗清晰。
又堵了一阵,道路才疏通。
易允在梁城也有住宅,一套洋房,但他现在没有立马过去,而是开着车不小心来到医院住院部。
车子停在楼下的露天停车场,男人在里面坐了两分钟,看着有些家属拎着保温桶进入大门,里面光线明亮,还有穿着病服的病人在护工的搀扶下慢悠悠走着做复健。
他点了点方向盘,又抽了一根烟,最后驱车离开。算了,人刚醒,好不容易从医疗室转出来,别见了他又气出一身病。
而且,他上赶着过去,岂不是表明对她念念不忘?一想到蓝嘉对他冷淡的样子,易允的脸色就不太好看。
“嘉嘉,你怎么下床了?快回床上躺着!”阿糖拎着准备的营养餐进屋,看见那抹纤细单薄的身影立在窗边,她赶紧放下东西走过去搀着,脑袋往外一看,“你在看什么呢?”
蓝嘉戴着一副定制的玫瑰金眼镜,镜框纤细而薄,衬得她清清冷冷。
“屋里有些闷,开点窗透透气。”
她视线上移,望着天空,“今晚夜色挺好。”
“好吗?黑漆漆的。哎呀,这点小事叫护工嘛,你现在啊,就是得好好养着。”阿糖把她送回病床,又打开热腾腾的营养餐,“铛铛铛铛——这是今晚的餐食,可香了,待会多吃点。”
蓝嘉靠着枕头,淡笑,“好,谢谢阿糖。”
*
何扬办事效率极高,易允的吩咐一下达立马就去落实,第二天下午将梁城政府所有的公益项目名单全部搞到手,资料信息齐全。包括但不限于个人或者群体的具体援助案例、基本信息、审批核实流程、组织部门、相关备案。
易允以前就不是做慈善的主,也不需要借用这个左手倒右手,有更深的水和招数,犯不着自降身份。
这还是他第一次正正经经看非经营项目文件,何扬取了一支红酒,照例加冰块倒满,然后递给易允,“允哥。”
易允接过,喝了口,放在一边,继续翻阅,过了两分钟,忽然顿住,微眯眼睛:“——女子学校?”
有点意思。
他翻出相关资料,了解到梁城某贫困区县向上级申请增添一所公益性质的女子学校,保障女孩自读书起所有的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等。
起因是几个支教老师经历了一起恶性事件——山里的女孩基本都是多子家庭,幸运的能读完整个小学,但多数只能到三年级,大点就被叫回家干农活补贴家用,等再大点来了月经就觉得是大人了,可以嫁人生子帮衬兄长弟弟。偏远大山里有不少封建愚昧的人,觉得这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女子学校的提议已经有三年了,但仍没有进展。
划地、建校、招老师给予的福利待遇、日常学校开销、学生们的所有费用等等,经年累月是一笔巨款。
“这个倒是不错。”易允点了点文件。
何扬看过去,如实道:“前期投入巨大,等女子学校一旦开课,随着时间递增,产生的费用几乎成指数增长。”
是一件极为费时费力的事情。
易允嗤笑,往后一靠,懒洋洋道:“慈善嘛,不都这样,就这个了。”
…
十二月十六日,冷了将近一个月的梁城终于迎来一个气温短暂回升的暖阳天。
蓝嘉做了今天的检测,评估正向,得到医生许可后,坐着轮椅出去‘走走’。
阿糖推着她到住院部外面散散心,整天窝在房间里,人都要木了。
蓝嘉里面穿着病服,外面套着暖和的大衣和绒裤,脑袋上戴着大帽子,系着围巾,脚上踩着一双羊绒鞋,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透不了一丁点风。
“这是什么花来着,好香啊!”阿糖站在蓝嘉身后,仰着脖子对着空气吸了吸。
蓝嘉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淡笑:“是腊梅。”
“在哪在哪?”
“喏。”
阿糖连忙推着蓝嘉过去,靠墙而立有一棵巨大的腊梅树,树干粗壮,枝丫繁茂,嫩黄的小花全都开了,一簇簇,又多又好看。
蓝嘉坐在树下,仰头观赏。
阿糖踮起脚尖,伸手够了一小枝,闻了闻,又递到蓝嘉的鼻子前。
“嘉嘉,你闻,好香。”
“你要是喜欢,等回了东珠,也在花园里种两株。”
“好呀!”
阿糖站在她身后,将腊梅花枝别在蓝嘉的脑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