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王秋彤忽然问:“茉儿同志,你还要不要回学校?”
沈茉儿摇头:“后面一节没我的课。”
王秋彤:“哦。”
郑嘉民咕嘟咕嘟喝完一碗水,冲着沈茉儿一竖大拇指:“沈茉儿同志,还是你机灵,我都没想到帮人捎带的这个借口,不然我早站出来了。”
王秋彤理理头发,翻了个白眼:“是啊,你找傅知青帮你带肥皂,你俩一个宿舍,他愣是藏着不给你。哦,你自己肯定还有一块肥皂吧,那小资产阶级作风的就是你了。”
郑嘉民:“……”
挠挠头:“说的也是哈。”
今天的事情给大家的冲击都挺大,举报信,革委会,反动言论……这些东西都能让人联想到一些很不好的事情,尤其是这些事情还是每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人挑起的。
“太吓人了,要是能搬出知青点就好了。”王秋彤叹息。
“谁说不是呢!”郑嘉民跟着叹息。
不过他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老知青倒是有几个搬出去的,但都是特殊情况。像是程涛和薛萍萍,他们俩是结婚了以后跟村里租了间房搬出去的,然后还有三个知青,一个是娶了村里的姑娘,两个是嫁了村里的小伙子,都是住到社员家里去了。
“哎,难道要找个社员嫁了,可瞧着都歪瓜裂枣的。”王秋彤感叹。
“哎,难道要找个社员娶了,可瞧着都歪瓜裂枣的。”郑嘉民跟着感叹。
傅明泽斜斜睨他一眼,呵地冷笑了声:“说谁歪瓜裂枣呢?”
王秋彤马上拍了下桌子:“对,说谁歪瓜裂枣呢,我们茉儿同志这么漂亮!”
郑嘉民:“……我说其他人呢!行,我错了,除了茉儿同志,其他都是歪瓜裂枣。”
王秋彤白他一眼:“你们男知青不都说沈玲玲又漂亮又温柔吗?”
郑嘉民立马喊冤:“是张志强这么说,我可没这么说过。”沈玲玲同志长相还可以,但是心灵不太美,秋收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她故意哄着张志强几个帮她干活,一个秋收下来,自己根本没干什么活。
不过张志强他们自己意志不坚定,眼神也不好,也算是活该吧。
插科打诨地说了几句,眼看时间不早,沈茉儿干脆让三人留下吃午饭。
上回买的面粉还有半袋,舀上一大碗加水打浆,敲了四个鸡蛋打成蛋液,灶里烧小火,摊饼,卷上菌菇、黄瓜和蔬菜丝,抹一勺陈大妈自己做得豆瓣酱,顿时香得不得了。
一口咬下去,饼皮酥脆,鸡蛋喷香,蔬菜又很清口。
傅明泽和郑嘉民一人都吃了三个,沈茉儿和王秋彤分着一人吃了一个半。
郑嘉民摸着吃撑的肚子叹息:“要能天天这么吃就好了。”
王秋彤也叹息:“怎么可能,你这想得也太美了。”
沈茉儿笑道:“下周就要去省城比赛了,去省城前你们来家里吃个饭吧,就周日晚上吧,正好那天是集日,我去集上看看买点东西,回来早就去山上也瞧瞧,挺久没进山了。”
郑嘉民一听要进山,比喊他吃饭还高兴,顿时眼睛都亮了:“那你到时候喊我们一起啊,我上回跟赵兄弟他们学了好几招呢,没准也能自己逮着个山鸡野兔什么的。”
王秋彤睁大了眼睛:“山里还能逮着山鸡野兔,不是都说深山里面不能去吗?”
郑嘉民今天老是被她怼,这时候终于有种扳回一城的感觉,一脸你可真是大惊小怪的模样说:“当然不是深山里面,就是比平时走得更深一点,然后就是要会看,山鸡野兔在山里蹦哒,那肯定都会留下蛛丝马迹的,只要练就一双老猎人的火眼金睛,不进深山也绝对能逮到!”
这些都是当初赵正阳教他的,他依样画葫芦地显摆了出来。
王秋彤高兴得跟什么似的:“那不是有肉吃了?!”
她家里条件是不错,可城里肉票也紧张,家里给她寄的都是粮票副食品票,肉票是没有的,得攒着给两个小侄子补身体,所以王秋彤也是馋肉馋得不行。
沈茉儿失笑:“要能逮着山鸡野兔才有肉吃。”
王秋彤对沈茉儿有种莫名的信任:“茉儿同志你肯定行的。”别看郑嘉民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王秋彤可不相信他能逮着山鸡野兔,要能逮着,他还不早就嚷嚷出来了?
沈茉儿倒是没觉得自己肯定行,打猎这种事情,有时候也要看运气的。
曾经在大凉的时候,她参加过不少次狩猎,那种平日里分外骁勇的,运气不好却空手而归,而有些箭术平平的,因为运气好,瞎猫碰见死耗子,反倒是满载而归,这种事情真的是不少见。
不过这个世界物资实在太过贫乏,哪怕进山打不到什么猎物,采些野山菌,挖些野菜鞭笋的,也能加一两个菜。
夜里沈绍元回来,沈茉儿跟他提了白天的事情。
沈绍元沉吟半晌,内心是对女儿冒险帮傅明泽开脱的事有些不太高兴的,不过他一向都是除了生死大事自己决定,其他的事都是随女儿高兴的。何况青春少艾,他们两情相悦,以闺女的性格,这种时候定然也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最终沈绍元还是没说什么,只是提起另一件事:“那位吴副主任我认识,她全名叫吴琼,前阵子我在公社大院帮忙的时候见过,当时她提起她家人喜好书法,让我给她写了一幅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