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傅明泽:“……”
  真心诚意地劝道:“你舅公说的书挺好,但是建议你少听点。”
  保哥的舅公从前是说书的,如今这活计没法干了,就躲在村里说给家里人,傅明泽听过一次,说得是真挺好,但是显然保哥不适合听,不然感觉脑子要听坏掉了。
  想了想,傅明泽还是解释了下:“我媳妇儿想找个穷一点的,我怕节外生枝,再说,我也怕她知道了有心理负担,成天提心吊胆,不如什么都不知道。”
  保哥对沈茉儿想找个穷一点的对象这件事虽然不理解,但是家庭成分不好成天提心吊胆这个事情倒是真的,他常年在各个村子转悠,偶尔也会做那些下放人员的生意,就听见有人说过,下放前日子也不好过,每天都担心被人揪出来,大半年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像傅明泽这种情况,他媳妇儿不知道倒是也还好,不用跟着瞎担心。
  他们说了几句就回了屋子,沈茉儿跟巧姐买了几个包子,用油纸包着外头拿草绳扎了,傅明泽过去接了,扭头面无表情冲保哥道谢,邀请他和巧姐去杨柳大队喝喜酒。
  保哥抽了抽嘴角:“行,到时候一定去。”
  沈茉儿和傅明泽推着自行车从巧姐家出来,没走出几步就看见有个眼白有些多的中年妇人站在一间门口种了石榴树的小平房前打量他们,沈茉儿正觉得这人有几分眼熟,妇人呸地骂了一声:“还说不是去牛巧巧家买包子,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沈茉儿想起来了,这不就是上回她和沈茵茵过来买包子时碰见的那个妇人嘛,这人那天被她踹了一跤,敢情这是怀恨在心,过了这么久还记着呢?
  “我们今天结婚登记过来给朋友送点喜糖,大妈你谁啊平白无故就冤枉人投机倒把,来来来,咱们一起去革委会找人说说理去!”
  沈茉儿把袖子一撸,作势就要过去抓人,妇人上回就在她手里吃过亏,这回反应特别快:“我随便说的,又不是说你,你你你可别乱来啊!”飞快躲进小平房后头,砰地就把门给关上了。
  怂得可真快。
  沈茉儿又把袖子给放了下来。
  傅明泽若有所思看了那间小平房一眼,问:“你也认识这人?”
  沈茉儿就把上回的事情说了下,疑惑道:“这人跟巧姐是有仇吗?”
  傅明泽大致说过巧姐的事情,巧姐的丈夫原先是纺织厂保卫科的,夜里值班的时候遇上厂里起火,为了保护机器设备救火死了,留下孤儿寡母一大家子人。
  本来还有个工作,可巧姐丈夫死得突然,家里两位老人受不住刺激都生了场大病,家里孩子又小,连个帮衬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巧姐只能把工作卖了先给老人治病。后面病倒是治好了,钱却也花了不少,一家子人只能靠着厂里给的一点抚恤金过日子。
  厂里倒是体谅他们家不容易,没把分给他们的房子收走,但是住在公社,一根葱一瓣蒜都得花钱买,一家子实在过不下去,老人就干脆带着三个小的回乡下老家了,巧姐一个人留在公社接点零碎的活儿挣几个钱。
  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就算农村支出少,自留地还能种点菜,没几个工分粮食还是远远不够吃。
  巧姐就偷偷从村里收些鸡蛋、干菜、棉花什么的到公社卖,也是这个过程中认识的保哥。
  保哥能弄到面粉和肉,正好巧姐在纺织厂厂区宿舍有一间房,巧姐干脆也收鸡蛋什么的了,直接做包子卖。
  其实巧姐卖包子的事情纺织厂这一片挺多人都知道,但是人家丈夫是为了保护厂里设备死的,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不额外弄点钱,哪里活得下去?再说,要不是他男人救火保护了厂里的设备,他们这个厂子能不能继续办下去都是未知数呢,所以基本上大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而且巧姐手艺不错,包子真材实料,不少人都挺稀罕这一口,她也不是只收钱,鸡蛋、布料、日常吃用的东西都可以换。
  在家里做几个包子,跟亲戚朋友换点零碎,其实严格来说还不如她之前从村里收鸡蛋、棉花什么的卖性质严重。
  至于为什么这个邻居老是盯着她……傅明泽皱了皱眉,说:“这户人家的儿子前两年也考进了纺织厂,听说家里人太多住不开,一直等着厂里分房好给儿子娶媳妇儿,厂里又暂时没有空余的房子,就盯上了巧姐这间房。”
  这户人家跟厂里反映了多次,意思是巧姐一家子都不是纺织厂的职工了,没有资格再住纺织厂的房子。
  但是房子当初是工会和妇联帮着巧姐一家子争取的,厂里白纸黑字留了会议纪要的,允许他们一家住到第一个孩子年满十八岁,现在巧姐的大儿子才十岁呢。
  公家定下来的事情,自然不会轻易更改。
  所以这家人就开始另辟蹊径想要举报巧姐投机倒把,不过巧姐跟他们家原先关系就不太好,自然不可能卖他们家包子,他们没找着什么证据,只能天天乌眼鸡似的盯着。
  沈茉儿皱起眉头:“这样成天被人盯着确实是挺烦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傅明泽微微敛眸,相比巧姐被邻居盯着,其实首都盯着他们家的人更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