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头发看来真是有点长了,他媳妇儿一抓一个准。
  讲课的效率实在不高,毕竟为人师表的傅知青,时不时就得开个小差,不过好歹还是把沈茉儿原先想看的部分都给讲完了。
  讲完后傅知青言之凿凿地跟媳妇儿要劳动报酬,俩人又闹了好一会儿。
  第二天早上俩人都起晚了,他们起来时沈绍元已经去上班了,锅里温着粥,不过看着不像有人吃过,估计沈绍元起来煮了粥,来不及吃就匆匆走了。
  沈茉儿瞪了傅明泽一眼:“都怪你。”
  傅明泽笑得像只偷了腥的猫儿,态度良好,连连应是:“嗯,都怪我,我回头就跟大队长请个假,去公社找巧姐给咱们做点包子馒头,省得咱爹起早了没饭吃。”
  沈茉儿:“……”
  是她爹起早了吗,明明是他太闹腾,害得她起晚了。
  不过沈茉儿倒是不怕沈绍元挨饿,她爹屋里放着饼干的,出门前肯定吃过东西的,而且他去了公社,肯定会在国营饭店买早饭的。
  她爹可不是会饿着去上班的人。
  小两口匆匆吃了早饭,各自出门。
  沈茉儿往村里走,在路上碰见了周满仓,周满仓皱着眉头,问:“听说转正的事情出岔子了?”
  沈茉儿奇怪:“您是哪里听说的?”
  她爹是从公社带回的消息,周满仓昨天没去过公社,这一大早的,哪里来的消息?
  周满仓表情不太好:“张俊良带回来的消息,你二伯母今天一大早就在村里叨叨,说是县里要公平公正,要通过考试选拔,不会给某些特定的人开后门,还说他们家沈玲玲也符合报考的条件,沈玲玲一早就和张俊良一起进公社了。”
  沈茉儿明白了,她倒是忘了还有张俊良这个每天来往大队和公社的,她说:“确实是要考试,没事的,考试也挺好,大家凭实力争取。”
  周满仓见她胸有成竹的样子,倒是松了口气,不过还是有些不满
  县里的安排:“其他人就算了,你是带着孩子们拿了奖的,这跟别人哪里一样嘛!”
  沈茉儿安慰道:“只要考上了都一样。”
  可不是还有个万一,万一没考上呢,分明是名正言顺拿到的名额,这万一没考上可就没有了。
  周满仓还是有些担心,不过到底没在沈茉儿面前说这些丧气话,毕竟县里都决定了,他们也没有办法更改,如今也只能希望沈茉儿考得好一点,顺利考上。
  “哦,对了,有你一封信,昨天揣口袋里忘了给你。”周满仓从兜里取出一封信,“好像是省城寄过来的。”
  沈茉儿接过信看了眼,信封右下角写着寄信人:南省绣衣厂第一件车间陈嘉华。
  第61章
  沈茉儿从省城回来后就抽空绣了一件绣品寄给陈嘉华, 用的是最普通的布料,线也是供销社里七拼八凑买来的,所幸图样不复杂, 用色也比较简洁, 成品倒是还算差强人意。
  东西寄出去以后沈茉儿就把这件事撂开了。
  总归她该做的都做了,后面的事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省城那边一直没有回音, 沈茉儿都差点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没想到陈嘉华终于写信过来了。
  沈茉儿当场拆了信, 看完以后不禁诧异地扬了扬眉。
  陈嘉华在信里详细说了这段时间以来她为在柳桥公社建立分厂所做的努力。
  她当初和沈茉儿商量好的想法是争取在柳桥公社建一个分厂,不过这段时间跑下来,陈嘉华发现建分厂牵扯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不说他们自己厂里, 真要建一个厂, 相关的部门怕是不少都要伸手进来分一杯羹, 等到各方面关系协调好办下来都不知道要猴年马月。
  而且,建分厂绣衣厂的领导其实积极性也不高,毕竟难以预料这块肉最后落在谁的嘴里,自己劳心劳力半天没准到最后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最后陈嘉华还是找厂里领导请示了, 请求照着他们第一车间的模式, 直接在柳桥公社办一个第九车间。
  这么一来就是他们绣衣厂内部的事情了,肉怎么煮都是烂在自己锅里, 厂里领导推进这项工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这件事也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日前绣衣厂内部已经召开了专门的会议通过了第九车间的筹建方案, 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后面只要按部就班地走就行了。
  陈嘉华一开始努力想要促成建分厂,其实也有她自己的私心, 她在第一车间主任这个位置上干了不少年头了,靠技术吃饭的人,想往上再走一步简直难如登天。
  建分厂其实对她来说也是个难得的机会,哪怕是跑到县里来做分厂的副厂长,级别也比车间主任要高。何况,以她的技术和能力,再加上沈茉儿手里的绣图和展现的绣技,陈嘉华是有信心迅速打响分厂名气的。
  可惜事情没有她想得那么简单,最后陈嘉华还是放弃了建分厂这个想法。
  陈嘉华有自己的私心,但是出发点还是为了绣厂,所以她也没有说因为建不了分厂就不管这件事,还是努力把事情给促成了。她在信里说已经在厂领导面前尽量帮沈茉儿争取,但是最终这个第九车间的人员怎么安排,现在也不好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