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这帮老小子可真是挖空了心思啊,连沈茉儿爱人是高中生,数理化成绩不错都知道,这给他们能的。
  幸好啊,他们柳桥公社也不是没有优势的。
  耿立明等几个街道主任都说完,清了清嗓子,说:“我们公社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地肯定有,相应的职工宿舍也可以暂时挪一些出来,方便车间刚落成的时候过渡一下,至于沈茉儿同志家属的工作和住房问题,我们前期已经考虑过了。”
  “像是小傅同志,如果他自己愿意的话,我们可以给他安排在社办厂或者是公社中学的,不过据我所知,小傅同志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他目前正致力于带领杨柳大队社员试验腐肥堆肥提高作物产量,并不准备离开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还有沈绍元同志,日前已经升任我们公社窑厂的宣传科副科长,我估计他暂时也不会离开我们柳桥公社窑厂。”
  嘿,没想到吧,人家家属也非常优秀,在他们公社事业干得红红火火。
  耿立明话锋一转:“当然,还有就是我们前期经过走访调查,已经初步筛选出三十名具有一定刺绣基础的同志,这些同志已经在努力精进刺绣技术,只要车间一落成,她们马上就能上岗。”
  几个街道主任:“……”
  这还争什么。
  人家连人都找好了。
  谷阳波失笑:“看来柳桥公社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沈茉儿同志怎么看?”
  沈茉儿含笑道:“感谢县领导和各位主任的关心支持,大家都是为了把第九车间建设得更好,相信绣衣厂的各位领导也看到了咱们江北县的决心和诚意。耿书记已经介绍得很详细,我就不赘言了。”
  谷阳波一锤定音:“行,那请耿立明同志、章正祥同志,尽全力配合省绣衣厂尽快推进第九车间厂房建设。”
  *
  天气好像一下子就冷了,太阳一出来,沈家的小院儿里就坐满了人,都是自带竹椅板凳针线绷子的。
  接近学期末了,学生们开始复习准备考试,美术课的排课急剧减少,沈茉儿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自家院子里开展“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这四个字还是傅明泽教她的,说首都那些大的国营工厂,工人招收进去以后会开展培训,接班进去的,则先做一年学徒,跟着老师傅学习技艺。
  他们这个绣衣厂车间,除了沈茉儿,其他绣工都是从柳桥公社各大队选拔上来的,技艺参差不齐,不先培训一段时间,到时候恐怕没那么容易上手。
  其他大队的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了,杨柳大队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倒是可以就近请沈茉儿教。
  杨柳大队的人都是沈茉儿自己一个个挑的,她准备花点时间把这些人先教出来,后面就可以让这些人再去教其他人。
  “也不知道厂房什么时候能建好,到时候咱们可就要去公社上班了。”
  厉新梅笑呵呵道,她姥姥会绣花,家里几个姐妹都学了一点,她算是学得比较好的,这次头一个被沈茉儿挑中。婆家也支持她,陈大妈最近把家里的活儿都揽过去了,说是一定不能给她成为工人拖后腿。
  “还有宿舍呢,到时候咱们可以住一起。”赵婷婷笑眯眯说。
  她其实之前并没有学过绣花,不过好在针线活儿是会的,手也还算巧,沈茉儿就让她过来一起跟着学。她是沈茉儿的亲表妹,像是绣花这种手艺换了从前一般人都不会教外人,其他人都觉得沈茉儿愿意教她们就已经是大方得不得了了,她要教自己的亲表妹,大家自然没意见。
  赵婷婷年纪还小,初中刚毕业,沈茉儿倒是想劝她继续读书,不过她自己也说了,不是不想考高中,而是成绩太差实在考不上高中,没有读书的这根筋,原本以为要待在家里种地,过两年大一点就嫁人了,哪知道沈茉儿突然寄信给她,让她过来学手艺,以后进了工厂先当一年学徒工,表现好就能转正。
  别说她了,就是她两个哥哥,赵正阳和赵正辉都羡慕得不行,只恨自己不是姑娘家,没有拈针拿线的本事。
  其实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赵正阳今年二十岁,正在相看对象,之前媒人给他介绍了个附近大队的姑娘,那姑娘嫌他们村子偏远,也嫌他们家穷,一大家子人住着三件泥坯房,相亲就没成。
  本来这事儿都过去个把月了,赵正阳早把这事儿撂一边儿了,结果最近对方不知从哪儿听说,说他家表妹要当社办工厂的副厂长,把他们家赵婷婷都弄去当工人了,于是又找媒人过来说和,意思是让赵家给她和她兄弟解决工作问题,这亲事他们就答应了。
  农村人搞不清楚什么车间不车间,只知道柳桥公社要办绣衣厂,赵正阳的表妹是领导之一,给赵家小闺女弄去做工人了。
  赵家人简直莫名其妙,当场就让媒人给人回了,别说他们家根本没本事帮他们解决工作问题,就算是有这个本事,也不会想要跟这种脸大无比的人家结亲家啊!
  张嘴就是让人解决工作,解决一个还不够,还要给她兄弟也解决了,也不想想,人家真有这个能耐,又凭什么跟你处对象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