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这娘仨是秋收以后搬回来的,正好在东山大队分了粮食,过来杨柳大队也补贴了点,加上娘家兄弟帮衬着,倒是很快安家落户了。
  他们是外来户,就被分在了第十二生产队,跟知青们一起。
  郑嘉民原本就是个自来熟的,没多久就跟这母女俩热络了起来,然后入冬以后这母女俩开始跟郑嘉民“借”钱票,也不多,今天两毛,明天五毛,今天一张肥皂票,明天半斤红糖票的,说是借,郑嘉民其实也不好意思跟她们要回来。
  再说,她们一家子一穷二白的,哪里有钱票还?
  这也就罢了,这个徐薇姑娘家家的,还时不时地往郑嘉民跟前凑,王秋彤就听见过有几个知青在背后议论,他俩是不是在处对象,有几次王秋彤还亲眼看见两人头凑头地说话,脑袋都快碰到一起了。
  王秋彤不是个能藏住话的,有一次就忍不住直接找郑嘉民说了,让他真想跟人处对象,就认认真真处,大大方方地确定关系,要不是想处对象,就平时注意点,免得被人误会,回头举报他们搞破鞋。
  这可不是没可能的,别的不说,杨青青自从回了大队就神神鬼鬼的,偶尔盯着人看的眼神都阴鸷得吓人。
  郑嘉民跟傅明泽关系不错,杨青青盯不了傅明泽,盯郑嘉民是最多的,真被她逮着什么把柄,王秋彤敢说杨青青肯定第一时间就给郑嘉民举报了。
  还有就是,老话说救急不救穷,偶尔帮衬一下没关系,可别被人当冤大头。
  王秋彤一片好心,哪知道郑嘉民听了她这话,顿时脸红脖子粗,一副气恼不已的模样,说王秋彤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他和徐薇明明是再纯洁不过的革命友谊,而且徐薇才多大年纪,人家一个不解世事的小姑娘,怎么能这么说人家。
  至于帮衬的那些钱票,他只是看她们母女可怜,给了就给了,本来也没想着对方还,怎么能说她们把他当冤大头?
  王秋彤被一通抢白,气得要命,丢下一句“好心当驴肝肺”,之后就再也没理睬过郑嘉民。
  郑嘉民倒是第二天就跟她讲和,王秋彤觉得他是个不识好歹的,懒得搭理他。
  这阵子王秋彤也看出来了,郑嘉民大约真是看徐薇可怜所以不跟她计较,而且,大约也真是觉得徐薇才十六岁,还是个小姑娘,所以跟人相处也不避讳。但是徐薇可不一定是这种想法,王秋彤老觉得这姑娘的眼神瞅着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单纯小姑娘。
  所以虽然心里决定管郑嘉民这傻瓜去死,但每每又总忍不住要说两句。
  “这傻子被人忽悠得团团转,还成天可怜人家,真是笑死个人。”王秋彤低声说,“还想喊傅知青一起等人,以为傅知青跟他一样没脑子呢?”
  沈茉儿想了想,那徐薇确实不是什么单纯小姑娘的样子,那含羞带怯的样子,倒是带了几分成熟女子的风情。
  不过看王秋彤一副怒其不争、
  义愤填膺的模样,她只觉好笑:“被忽悠就被忽悠呗,吃一堑长一智,吃过亏就知道了。”
  王秋彤撇撇嘴:“我就怕他被那母女俩给坑上。”
  她们俩嘀嘀咕咕地说着这事,身后不远郑嘉民也在跟傅明泽嘀嘀咕咕:“王秋彤人是挺好,就是性子太直说话太直接,常常给人小姑娘弄得下不来台。徐薇同志生活已经很艰难了,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王秋彤就说我是被忽悠了,还说我早晚被她们坑,都是一个大队的同志,怎么能这样恶意揣测人家?我不过是反驳了两句,她就生气了,这阵儿都没怎么理我,还骂我是傻子。”
  郑嘉民委屈得不行,弱弱地又说了一句:“我、我怎么可能会跟徐同志处对象嘛,真是。”
  傅明泽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了他一眼:“你没想跟人处对象,你给人家钱和票,成天跟人来往做什么?”
  郑嘉民:“……也没怎么来往吧,钱和票也没多少,都是她问我借的,我想着她们家确实也困难,就借了。”
  傅明泽冷淡道:“哦,那她们还了吗?”
  郑嘉民:“……她们也没什么进项,哪里能还得出来,而且确实也没多少,我其实也没想着她们能还。”
  傅明泽:“那王秋彤说你是冤大头有什么问题?”
  郑嘉民:“……”
  嗫嚅半天,蹦出一句:“我助人为乐难道也有错?”
  接着又忿忿地辩解:“人家一个小姑娘,哪里就能想那么多,就是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厚着脸皮跟我开口。你看她今天看见我们上山,就也想跟着过来,虽然被家庭的重担压着,可骨子里其实也稚气未脱,正是喜欢玩耍的时候呢。要不是你不愿意跟我一起等她,这会儿她就跟咱们一起进山了。你们多跟人相处相处就知道她多单纯了,也就不会这样用有色眼睛看人了。”
  傅明泽没想到郑嘉民这自以为助人为乐倒是还挺上头的,好言难劝该死鬼,他沉默几秒,说:“嗯,随你。”
  郑嘉民感觉千言万语都噎在了喉咙里,沉默半晌,长长叹了口气:“你们不理解没关系,我无愧于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