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沈小伟已经十四岁了,正是不服管的年纪,闻言立马说:“那怪谁啊,还不是怪你,你抢茉儿姑姑家粮食,害得她都差点在田里昏过去,人家能理睬我们吗?得了吧,奶您也别想这些有的没的,反正茉儿姑姑说了,只要学历和能力够,人人都有机会进绣衣厂,你别出什么幺蛾子给我们拖后腿就行。”
  曹梅被大孙子怼得张口结舌。
  她和沈红兵都不是什么有心眼的人,唯一的儿子沈建辉也差不多,倒是这个大孙子跟家里人都不一样,小时候还看不出什么,这两年上了初中以后,突然就变得聪明稳重了不少。
  曹梅早年老是被田芳忽悠,最怕就是子孙后代也跟着被老二家的那些人忽悠,好容易家里出了个精明的,对这个大孙子几乎言听计从。
  听大孙子这么说,她想了想,最终点头:“行,奶听你的。其实这么多年我也看出来了,你茉儿姑姑是个心胸广的,我抢过她粮食,她多半是不会原谅我的,但是她也不迁怒你们,你们自己有能耐考进厂子,她肯定不会给你们下绊子。”
  这些年他们村里出了不少工人,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当工人挣工资,自家却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刨地,曹梅心里不能说不后悔。
  她当初怎么就猪油蒙了心,那么欺负沈老七父女俩呢?
  不过后悔也没用,她干过的那些事,老七父女俩多半是不会原谅她的,曹梅现在就希望自己的孙子能通过招工考试,也成为工人。
  无独有偶,稻田的另一个角落,沈老二沈永军一家子也在说沈茉儿。
  老大媳妇儿马冬香撇着嘴嘀咕:“神气什么啊,不就是当了个厂长吗,不知道的还以为当了县长呢,成天一副高贵的样子。”
  老二媳妇儿李萍头都没抬,默默地不吭声。
  马冬香的大儿子沈敏兵当初偷过沈茉儿家的砖头被送进派出所,后面又因为有盗窃前科政审通不过被当时的第九车间给开除了。
  沈敏兵“二进宫”之后,再放出来就连地都不愿意种了,成天跟松树大队的一个混子一起,俩人偷鸡摸狗的,不干好事,也因此,沈敏兵虽然二十多了,也还没相看到对象。
  想也是,谁家好姑娘愿意嫁给混子?
  但是马冬香一点都不觉得是自家儿子有问题,反倒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扣在了沈茉儿的头上,背地里对沈茉儿简直恨得牙痒痒。
  偏偏李萍一点都不能共情马冬香。
  她男人沈建设一直在绣衣厂里面当仓库保管员,这两年工龄长一点了,工资还涨了一点,据她男人的说法,沈茉儿在厂里只认工作,从来不管别的,不管私下关系好不好,都是一视同仁。
  沈建设兢兢业业干活,所以厂子里什么福利也不会少了他的。
  因为沈建设有一份工资,虽然要交一点给家里,但是大头是在他们小家的,所以这几年他们一家子日子过得是真的不错。
  如果真让李萍说,她感谢沈茉儿都来不及,哪里可能背后蛐蛐沈茉儿?
  而且,大概是自己手里有了钱,这几年李萍也算是看得越来越明白了,婆婆别看说话好听,其实心眼坏着呢,而且行事也越来越没分寸底线,公公虽然不出头,但实际是跟婆婆一个鼻孔出气,老两口都不是什么善茬,李萍现在一心只想分家单过。
  见李萍不吭声,马冬香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句“有奶就是娘”,挪了挪屁股,转到田芳那边又把话说了一遍。
  田芳领着个五六岁大的小男孩儿在整理稻草垛儿,不时拉住想要往别的地方的男孩儿:“鹏鹏,别跑,就坐这儿。”
  小男孩儿五官跟张俊良有六七分相像,不过最像的是那种谁都看不上的表情,他嘟了嘟嘴说:“我又不是乡下人,我不要干农活儿!”
  田芳耐着脾气哄了他半天才把他哄好了,这才有工夫搭理大儿媳,撇撇嘴说:“当厂长有什么了不起,做女人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她就是当县长也没用。你看好了,这知青一茬一茬地回城,傅明泽还是首都的呢,他能留在这里,要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女人?早晚得抛弃她。”
  马冬香深以为然,想想沈茉儿被无情抛弃的场景,忍不住嘎嘎笑了起来。
  隔了一条田埂的周招娣和陈宇对视了一眼,周招娣摸摸自己的胳膊:“哎妈呀,我都起鸡皮疙瘩了,冬香婶子笑得可真瘆人。”
  陈宇点头:“跟老巫婆似的。”
  陈大妈评价:“准没憋什么好屁。”
  沈茉儿骑着自行车回到自家的小院儿。
  两年前小院儿又重新修整了一次,沈绍元睡的那
  间屋顶又漏了好几处,干脆推倒重建,也建成了青砖瓦房,现在整个院子看上去更整齐了。
  沈茉儿把带来的肉、鱼和豆腐放到灶间,洗了手先出门去隔壁大队部腾出来的屋子里看了看“编外车间”的生产情况。
  这两年政策宽松了,这些所谓的地富反坏右的日子好过了很多。
  像是他们家右侧牛棚里的老汪头,在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后,终于在去年冬天来临之前平反回首都去了。
  而另一边的小地主母子俩,也早已不用一直干大队最脏最累的活儿了,小地主林开诚现在就跟其他普通社员一起干农活,陆冬云则已经成了“编外车间”的骨干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