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大家本来忙忙碌碌的,不知是谁第一个看见沈茉儿,喊了声:“沈厂长。”
顿时所有人都齐刷刷地往门外看过来,很快,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高兴地跟沈茉儿打招呼。
“绣的是最近新上的绣图吧,怎么样,没什么问题吧?”
陆冬云笑着说:“没问题,之前都仔仔细细教过我们了,怎么会还有问题。沈厂长你从广市回来的吧,咱们厂今年业绩怎么样啊?”
虽说她们都没有绣衣厂的编制,但是给绣衣厂做了这么多年的绣活儿,陆冬云早把自己也当成了绣衣厂的一份子,绣衣厂的业绩好,她们才有活儿干,绣衣厂的业绩好,她们也与有荣焉呢。
沈茉儿轻松道:“当然一如既往的很不错啊!”
她待在这边跟陆冬云她们聊了会儿,然后才去自家的自留地里的拔了一些菜,回家做饭。
肉切块下锅煸炒后,放上白萝卜和香菇,做了个炖肉。因为已经有炖肉,鱼做了红烧,豆腐则是小火煎至金黄后做了个家烧豆腐,再炒两个蔬菜,就差不多了。
正炒着菜,沈茉儿忽然听见外头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她家傅知青就满头大汗地出现了灶间门口。
“你怎么跑村里来了?”
傅明泽仔细打量媳妇儿几眼,大半个月不见,那么大的工作强度,按理应该瘦了才对,偏偏他看来看去,竟然觉得媳妇儿好像还胖了一点。
看来广市美食果然是合他媳妇儿的口味。
沈茉儿利索地给菜盛进盘子,边盛边说:“你这边不是忙得不可开交嘛,我听爹说你都瘦了一圈,就赶紧买了肉来犒劳犒劳咱们劳苦功高的傅知青啦!”
这几年傅明泽带着杨柳大队的社员搞试验田,优化了水肥方案,筛选出了不少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良种,总之是成果显著,杨柳大队现在已经建成了上百亩的市级试验田。
沈茉儿扭头看一眼傅明泽,往外赶人:“赶紧去洗洗吧,满头大汗的,你洗干净了过来,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
傅明泽正往里走,闻言顿住脚步,转身走了出去:“行,我先洗洗。”
半个多月不见,总不能一见面就让媳妇儿闻他的一身臭汗吧?
傅明泽边在心里琢磨着能不能挤出一两天回家陪陪媳妇儿,边快速地洗了个战斗澡。
一身湿气地出来,沈茉儿已经做好了菜,正把菜往外端,傅明泽帮忙接过来,边走边问:“你说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跟我说?”
沈茉儿笑了起来,说:“你猜?”
第101章 一更
傅明泽把盘子放好, 扭头拉住沈茉儿的手,笑问道:“不会是市里又想让你把厂子搬过去吧?实在不行,我想办法去考考市里的国营工厂, 争取妇唱夫随?”
两年前南省绣衣厂第二分厂正式更名为南省第二绣衣厂, 别看只是少了个“分”字,字序变了一下, 厂子的性质却有了本质的改变,级别一下子跟南省绣衣厂一样了。
随着工厂越建越大, 工人越招越多,如今的柳桥公社早已不是原本偏远贫瘠的模样,一跃成了江北县最大的公社。当初的公社书记耿立明已经进了一步,到县里当副县长去了, 原先的公社主任章正祥提了书记。而原来的江北县县长谷阳波如今已经是陵江市的市长。
谷市长从去年开始就不时亲自打电话来游说沈茉儿, 想让她把绣衣厂搬到市里去。
柳桥公社因为绣衣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总归只是一个公社,谷市长认为绣衣厂搬到市里,会发展得更好。
听说这回谷市长也去了广交会,傅明泽怀疑是谷阳波终于说动他媳妇儿, 要把厂子搬到市里去了。
沈茉儿手指在傅明泽掌心抠了抠, 笑眯眯道:“厂子不搬,我这次已经回绝谷市长了, 本来这个厂子也是为了柳桥公社的发展才建的,搬去市里不是违背初衷了吗?而且, 我相信以后咱们这里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
与其折腾搬厂子, 不如市里多给政策给资金,把柳桥公社发展得更好。
她是这么答复谷阳波的。
这一次去参加广交会,沈茉儿明显感觉到氛围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交易会开幕当天, 交易团成员、交易会职工一行两千余人举行了一场简单的游行,庆祝那个给花国带来多年劫难的小团体的覆灭,游行结束时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分外轻松。
像是某种无形的镣铐终于要被挣脱了。
这跟沈茉儿旁敲侧击从柳吟霜那里得来的消息差不多,这个国家要迎来全新的发展了。
其实严格来说也不算旁敲侧击,毕竟柳吟霜也不是什么很有心机的人,有时候别人不问,她也会自己不小心说漏嘴。只不过她性格比较暴躁,又“凶名在外”,所以跟厂子里的人处得并不算很近,也只有跟沈茉儿来往多一点,因此也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但是沈茉儿确实是知道得很多了。
比如之后政策会逐渐放开,会允许个人做生意,允许个人办企业,比如大概是明年,国家就会恢复高考,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再比如十来年后,会有大批的国营工厂倒闭,手捧“铁饭碗”的工人将会下岗失业……反正该知道的,沈茉儿连猜带蒙的都知道了个差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