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沈茉儿看了傅知青一眼,忍不住牵了牵唇角。
像傅知青这样自身非常优秀的人,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其他人,所以想听他夸人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在对待老丈人的时候,傅知青从一开始的略显生涩,到现在已经驾轻就熟,夸起来老丈人来既直白又不显生硬,非常的有水平了。
正好今天做了几个好菜,沈绍元于是又从自己屋里拿了酒,
翁婿俩就着菜好好地喝了几杯,权当庆祝了。
沈茉儿不能喝酒,喝了一小杯麦乳精作陪。
傅明泽一开始还在想,老丈人这酒还真是经喝,喝了这么多年都还有,几杯酒下肚,就有些熏熏然了,也没再去想什么酒不酒的,倒是又默默地开始琢磨,怎么跟媳妇儿坦白更容易“过关”。
怕是难。
要说他们如果是刚结婚,他说自己心里有所顾忌没提,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他们已经结婚这么多年,他一直没告诉沈茉儿自己家里的真实情况,傅明泽是真怕自己一开口,媳妇儿会被他气坏了。
可实际上,隐瞒这种事儿,本身就是时间越久越难开口的。
傅明泽又给自己灌了一杯酒,心想,至少,生下孩子之前肯定是不能提的,万一他家沈厂长情绪激动,回头早产或者是身体不舒服,那就得不偿失了。
得等她生产完,找个她心情愉悦的时候说。
沈绍元侧眸看了眼女婿,莫名觉得女婿这酒喝的,哪里是给他庆祝的意思,分明是有点借酒浇愁的意思了。
他伸出两根手指轻轻在桌子上扣了扣,问:“怎么,有什么烦心事?”
傅明泽端着酒盅,下意识摇了摇头,茫然看了沈绍元一眼,呆滞两秒,才随便找了个其他话题:“忽然想到郑嘉民他们回城以后,不知道能不能安排上工作。”
刚前两天的消息,江北县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决定陆续安排插队时间在五年以上的知青回城,正好他们这一批是符合条件的,最近郑嘉民、王秋彤他们都已经在着手准备回城了。
当然,按照政策,哪怕插队五年以上,只要在当地结婚的知青,都是不能回城的。
所以像程涛、邢芳洁这样的两个知青成家的,还有像他这样跟当地社员成家的,都是不符合回城政策的。
程涛和邢芳洁倒是想得开,他们现在一个教书育人,一个当着绣衣厂的副厂长,都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孩子也早已习惯这边的生活,回城的日子未必能比现在舒坦。
政策不允许,他们反倒不用左右为难了。
但有的知青就不这么想了,尤其是那些当初为了日子好过一点跟当地社员结婚的,现在不少都闹着要离婚。
傅明泽倒是觉得,这样大规模的回城,城里其实未必有那么多工作提供给返城知青,到时候大家都生活会怎么样其实都是未知数。像郑嘉民、王秋彤这样家里条件好的倒是还好一点,要是家里条件不好的,真未必比待在乡下舒服。
其实,他从方面的信息来看,总觉得这一两年国家应该就会恢复高考了。
就是不知道到时候像他们这样的有没有资格考试。
傅明泽自然也是想回首都的,但前提是,他媳妇儿也能去首都。
如果有机会回首都,就不知道他家沈厂长舍不舍得放下绣衣厂这一个大摊子跟他回去?
哦,不对,在此之前,他还得先跟媳妇儿坦白“罪状”。
傅明泽想着想着,就觉得头越来越晕,脑子混混沌沌的,想了一大圈儿,最后又想回到悬在自己脑袋上的这件事情上,顿时眉头紧锁,呆滞地瞪着面前只剩了小半盘的炒空心菜。
“他这是醉了吧?”沈绍元看了眼傅明泽,不确定地问。
沈茉儿仔细看了两眼傅明泽,不确定地点点头:“看着有点像。”
主要傅知青平时脸上就没什么多余的表情,现在喝了酒,除了耳根微红,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就连眼睛都依旧深邃漆黑。
唯一就是看着呆了一些。
“傅明泽?”
沈茉儿试着唤了声。
傅明泽扭头看向她,不知想到什么,神情微变,伸手捉住她的手,喃喃道:“媳妇儿,我不是故意的,你一定要原谅我,千万别生气,别气坏了自己的身体,不然咱们闺女在你肚子里也会不舒服的。”
沈茉儿心说看来还真是喝多了,难得傅知青喝多,这样子跟平时冷静自持的模样可差别太大了,沈茉儿觉得自家傅知青可真是可爱,故意找茬反问:“你这到底是关心我,还是关心你闺女?”
傅明泽深深看她一眼,低头用额头蹭了蹭她的手背:“当然最关心你,闺女自然也是关心的。”
啧,还挺会说话。
沈茉儿挑了挑眉,又问:“那你干什么坏事了,这么怕我生气?”
傅明泽再次抬头看向她,迟疑半晌,最后叹了口气,说:“我……”
才说了一个字,啪地脑袋磕在了桌子上,眼睛一闭,睡着了。
沈茉儿:“……”
第104章 二更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