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元旦刚过,刚刚挂牌不久的陵江市绣衣厂又一次迎来了重磅炸、弹:沈茉儿辞去厂长职务,由冯伟接任厂长。
“厂长,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沈茉儿正在整理办公桌上的东西,闻言点点头:“走吧。”
小唐红着眼眶,忍不住说:“厂长,你去上学了以后,一定要多回柳桥公社多回厂里看看啊!”
沈茉儿失笑:“你怎么不问我万一没考上怎么办?”
小唐笑了起来:“怎么可能?厂长,我也跟了你好几年了,还是有点了解你的,你是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从来不打没准备的仗的人,你肯定考得很好。”
沈茉儿倒是没想到小唐对她这么有信心,笑着说了声承你吉言,俩人就快步往大礼堂走去。
冯伟正和市组织部门的人说话,看到沈茉儿走进大礼堂,忙笑着介绍:“这是我们的沈厂长。”
沈茉儿和组织部门的人握手,几人一起上了讲台。
组织部门的人宣读了市里的任免文件,讲台下面,数千名干部职工看着即将卸任的年轻厂长,难过,不舍,茫然……每个人的脸上表情都分外的复杂。
文件宣读完毕后,沈茉儿接过话筒,笑着开口:“很多人都说,绣衣厂没有我走不到今天,这是实话。”
她停顿了一下,台下不少人会意地笑了起来,她才又接着说:“但是同样的,绣衣厂没有你们,也走不到今天。我们最初建设第九车间的一批人,除了省城下派的两位,其他人都依然在这个礼堂里。我们第一次参加广交会,拿到远远超出我们生产能力的订单后,日以继夜加班加点赶工的也依然在这个礼堂。还有后面每一次,我们厂子规模扩大,我们在国际上打响了南省绣衣的牌子,我们每一年都为国家争取到了可观的外汇……这些成绩并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这是在座每一位的功劳。”
“咱们厂子这几年发展确实很快,主要也是因为接的订单实在太多了,逼着我们不得不发展。厂子发展的同时,咱们的干部、职工进步也非常快。我曾经和邢副厂长说过,比起那些老牌的国营工厂,我们并不差什么,这个不差什么,不止是指业绩、效益、规模,也指我们干部职工的素质,甚至我觉得你们比他们还要优秀得多,因为你们每一个都是开拓者,你们是最敢想敢拼敢干的人!”
“我们陵江市绣衣厂是一列不断向前行驶的火车,今天,我这个火车头要暂时卸任了,但是我相信,在冯伟厂长这个新的火车头的带领下,这架火车肯定会跑得更快,更好!同志们,我等着大家的好消息!谢谢!”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回想绣衣厂这短短几年的发展经历,不少人都有有种恍然如梦的感觉。
是啊,其实跟很多老牌国营工厂比起来,绣衣厂真的是太年轻了,发展时间太短了,但是短短时间他们就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正如沈茉儿所说,不止是因为有她这个“火车头”,他们每一个人都作出了奋斗和努力。
绣衣厂不仅是沈厂长的绣衣厂,也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绣衣厂。
冯伟侧头看了一眼沈茉儿,笑着把话接了过去:“我就不多说了,我向沈厂长、也向大家表个态,一定全心全意干好这个火车头,争取守好沈厂长带着大家打下的这片基业,我们一起加油!”
大会结束后,冯伟亲自把组织部门的人送上车,组织部门的这位领导感叹了一句:“难怪绣衣厂能发展得这么快,厂里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确实非常好啊!”
凝聚力非常强。
只能说,那位年轻的沈厂长果然一如传闻,能干,并且在厂子里面非常有威信。
而最让人意外的是,她在已经获得了这样的成绩和地位后,竟然会选择去参加高考重新做回学生。
*
这边沈茉儿提前辞去了厂长的职务,那边沈绍元也准备向窑厂辞去宣传科长的职务。
窑厂分管宣传工作的姚副厂长简直一个头两个大,瞪着沈绍元,半天才挤出话来:“不是,你就这么确定你闺女能考上大学?就算真能考上大学,说不准读书的地方离咱们江北县不远,你隔三差五地去看看不就行了?你闺女那么大一个人了,成家立业还生了孩子了,她铁定能照顾好自己的,你当爹的根本没必要辞了工作跟过去吧?”
简直闻所未闻。
这年头有一个工作多不容易啊,见过为了一个工作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真是没见过为了跟着闺女去上学,就把工作给辞了的。
“姚副厂长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女儿当然能考上大学,而且她读大学的地方也不可能离江北不远的,她准备考去首都的。我就这么一个闺女,她要去首都那么远的地方,我当然得跟着去,我们父女俩肯定是要在一个地方的。再说,我女儿在外面再怎么能干,在家里在我眼里那也是个需要呵护的孩子啊,怎么能因为她能照顾好自己,就不管她了呢?啧啧啧,当爹可不能这样。”
满脸都是“你这人看来当爹不怎么称职”的表情。
姚副厂长:“……”
不是,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话有多么的离谱。
哪怕考试后大家都各自估过分了,哪怕你家闺女估分结果还不错,可是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就十拿九稳吧,毕竟考得好志愿没填好录取不上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