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沈茉儿:“……”
道理或者也有一定道理,可为什么从你嘴里出来听着怎么就那么奇怪呢?
参观完明园遗址后,车队绕了条之前没走过的路回建国饭店。
没有人说话,车厢里一阵让人尴尬的静谧,过了好久,毛翠梅才在沈茉儿的眼神示意下战战兢兢地开口:“那边、那边是一座桥……”
崔建中无语地回头看了毛翠梅一眼,正想开口讽刺,就看见沈茉儿在后面做了个鞠躬作揖的手势,崔建中嘴角抽了抽,干脆什么也没说,扭头继续看向窗外。
毛翠梅见崔建中没说话,心里那点紧张不安顿时消散了,后面的话也渐渐流利了起来。
等到了建国饭店,下车的时候崔建中还是忍不住讽刺了一句:“你们学校知道你过来不是练外语而是练汉语表达能力吗?”
毛翠梅顿时脸涨得通红,嘴巴张张合合半天,终于秃噜出一句:“学校让我们过来是为了服务您的,我们接到的任务是让您宾至如归,不管外语还是汉语,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崔建中难得被堵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吃晚饭倒是不用沈茉儿和毛翠梅她们跟着,崔建中顺着人流进入餐厅。
是自助餐,照顾大家不同的口味,既有中餐,也有西餐。
毕竟人各不同,有的人离家多年,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口味,有的人却已经习惯了美丽国的饮食。
崔建中端了一碗鸭血粉丝,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坐下不久,就有人也捧着食物坐到了他的对面。
是他们这个考察团的发起人苏景年。
苏景年的托盘里是一碗刀削面,浓油赤酱,跟清清淡淡的鸭血粉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找人的事我又找接待小组的人问了一遍,他们说前期收到咱们寄来的资料就已经安排下去排查了,应该很快就有进展。你要找到人应该还是容易找到的,首都第一女子中学的档案据说保管得很齐全。”
面汤的热气蒸腾而起,模糊了苏景年的眉眼,他叹了口气,低头慢条斯理地吃面。
第150章 一更
崔建中慢吞吞吃着粉丝, 其实他已经不太吃得惯鸭血粉丝的味道,但是又总觉得,记忆里姆妈烧的粉丝汤好像就是这个味道。
他一口口吃完, 对面的苏景年也已经吃好了, 旁边有人喊苏景年,苏景年跟崔建中招呼一声, 走了过去。
崔建中看着苏景年转身走远的背影,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 喃喃道:“怪不得我看那小丫头眉眼有些熟悉,她眉眼之间分明跟苏景年有几分相像。”
想到苏景年也在找人,崔建中嘀咕着应该不至于那么巧,不过想想, 不管是不是、有没有关系, 问问总归不费什么力气。
他想去告诉苏景年, 结果就看见苏景年被接待小组的人拉走了。
算了,回头再说吧。
崔建中这么想着,也就没追上去。
那边苏景年跟着接待小组的工作人员走到外面,工作人员拿了一张薄薄的资料给他。
“苏先生, 我们安排专人排查了一段时间, 终于在江省找到了一位当时跟你们一起逃难的同志,她说当时你们走散以后, 您的妹妹苏景绣确实跟他们一起走过一段,但是后面她家孩子生病, 她就脱离了那个队伍。您妹妹跟着那个队伍继续往南走了, 应该是去了川省或者南省。”
纸上是他们找到的那位同志亲笔写的同行队伍的人名、简单资料和苏景绣当时的衣着打扮。
哪怕过去那么多年,这位同志竟然还记得清清楚楚。
苏景年拿纸的手微微颤抖,满含希冀的目光看向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暗暗在心里叹了口气,宽慰说:“这上面的人我们还在排查,目前有两个人已经有了线索,苏先生您放心,我们这边一定会竭尽所能帮您找到您的妹妹。”
苏景年红着眼眶点了点头,半晌从喉咙里挤出一声“谢谢”。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崔建中又遇见了苏景年,见他神色间的郁色似乎淡了几分,不禁好奇问:“瞧你今天心情好像不错?”
苏景年露出笑容:“我妹妹有消息了,她应该在川省或者南省。”
崔建中诧异:“这么快就有消息了?”
苏景年点点头:“也是运气。”
刚好找到的那位同志记性好,这么多年过去,连同行人员都还记得清清楚楚,昨天夜里招待组那边给他打电话,说是已经在川省找到了名单上的一个人,今天那边的公安机关就会配合过去调查。
崔建中连连点头:“好,真好!”
苏景年转而问他:“你要找的那位同志?”
崔建中
神色一黯,叹息道:“没有找到。”
苏景年奇怪:“怎么会?”
崔建中摇了摇头:“女子中学的档案确实齐全,但是她留在学校的住址临建国前起过一场大火,那一片全都烧了。当时烧死了不少人,有好些人的身份都无法确认。”
国内的户籍制度是五一年才逐步建立的,建国前后那段时间,是人员管理最混乱的时候,一条街的人都死的死、散的散了,想找都不知道从何找起。
从昨夜收到消息,崔建中的心里就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