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有些家庭条件差的工人,为了省菜钱, 一般打个素菜加个汤也能吃得很饱。
毕竟一个馒头、一碗饭吃不饱,多吃几个馒头、几碗饭总能吃饱。
“比我们学校还好!”毛翠梅悄声跟沈茉儿嘀咕,“馒头和米饭不收钱真是太好了!我们系里有个师兄家里条件不好,补贴几乎都攒起来寄回家了,快一米八的大高个儿,每顿就吃一个馒头,瘦得跟麻杆儿似的。要是学校的馒头和米饭也能免费,他也不用每天挨饿了。”
崔建中扭头看毛翠梅一眼,一贯阴阳怪气嘲讽的语气:“没想到你这个小姑娘还挺心善。”
毛翠梅想说什么叫没想到我就是很心善的,不过想了想,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她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很怂的。
崔建中也是随口一说,相处几天他其实早看出来两个丫头的个性。毛翠梅这小姑娘心善,就是太单纯了点,容易被骗。
不过国内大学生毕业工作包分配,像她这样的,毕业以后就进单位工作,倒是也还好。
至于沈茉儿。
崔建中其实是有些惊讶的,这姑娘太厉害了。
就说这个制衣厂,规模是小了点,但是管理非常规范,各项制度非常明确,整个厂子看上去井井有条,跟他们之前看过的几个国营大厂比,除去规模,其实其他方面反而更出色几分。
哪怕她年纪轻轻能成为厂长是靠着家里的背景,能把厂子管理成这样,也是非常有水平了。
“知道上回那个姓高的为什么一直想拍我马屁吗?”崔建中突然问。
姓高的?
首都第五制衣厂的高勇?
沈茉儿:“为什么,不是想拉投资吗?”
崔建中摇摇头:“投资也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想要我手里的设备。”
说到这里,小老头儿表情有些得意:“我手里有一批d国的制衣设备,用上这批设备,生产效率能比你目前那些歪瓜裂枣至少提升一倍。”
生产效率提升一倍,四舍五入等于多招了一倍的工人……那她就不用头疼厂区没办法扩建、哪怕多招工人没有足够宽敞的地方没有足够的缝纫机也没用的问题了。
这批设备还真挺适合她的。
沈茉儿只当没听见歪瓜裂枣四个字,笑眯眯问:“所以你准备把这批设备卖给我?”
崔建中顿时就跟被踩到尾巴的猫似的,差点没跳起来,满脸的“你胡说八道什么呢”:“我为什么要卖给你,多的是人想要我这批设备,再说了,你这么个小作坊,买得起我的设备吗?”
沈茉儿理直气壮:“不想卖你今天让我带你来制衣厂?”
崔建中嘴硬道:“我就是见你成天吹牛,想来看看,当场拆穿你的牛皮。你看看,这么点规模,还好意思说是首都数得上号的制衣厂,我老头子都替你脸红。”
沈茉儿现在对这犟老头儿的“毒舌”已经几乎免疫了,淡定反问:“你自己就是服装行业的,这批设备是你为自己的厂子弄来的吧?”
她想了想,推测说:“你的厂子可能不需要这么多,所以你准备出掉一部分。你肯定跟考察团的人说过这事,不然消息也不会传到高勇那里。”
她继续笑眯眯:“你反正要卖的,卖生不如卖熟,卖给我不是挺好的?”
心思被拆穿的崔建中狠狠瞪了沈茉儿一眼,干脆破罐破摔:“卖什么卖,我要用设备入股!”
这是答应的意思了。
沈茉儿顿时笑了起来:“我倒是想让你入股,可是我们厂子是社办企业,初始资金既有公社批的,也有我个人垫付的,我们的账目有些乱,一时半会儿的理不清楚,没办法接受投资。”
其实这时候已经有不少社办企业、街道工厂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了。
就是明面上是集体工业,实际上却是私人出资办的企业。
华彩制衣厂虽然不完全一样,但严格算的话,厂子欠了沈茉儿不少钱。
这笔账,如果以后厂子不再扩张,自然能慢慢还上,但是沈茉儿的想法,准备等柳吟霜说的私人可以自由经营工厂的日子到来,到时候她就把公社出资的部分买下来。
她是准备自己经营华彩的,所以垫资多一点也没关系,但是如果合资的话,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崔建中:“……”
扭头就走:“那算了。”
到嘴的鸭子哪能就这么飞了,沈茉儿快步追上去:“虽然华彩不能接受合资,但是我们也能有其他的合作方式。陵江市绣衣厂您听说过吗,那个厂子也是我一手办起来的,甚至他们的绣图不少都是我个人贡献的。您的服装厂是走高端路线的吧?您把设备卖给我,我无偿给您培养几个绣工,您看怎么样?”
为了争取设备,沈茉儿不介意给自己吹吹牛。
崔建中果然惊讶止步:“那个原先叫南省绣衣厂第二分厂的?”
他自己是做服装行业的,自然对布料、服装相关的都比较感兴趣,在广交会上数次引起追捧的南省绣衣厂第二分厂,崔建中还真关注过。
他上下打量沈茉儿,忍不住摇头:“不可能。”
崔建中知道华国政府是很重视出口创汇的,那么一个创汇能力很高的企业,怎么可能是沈茉儿办的,那时候她才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