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袁兰:“……”
且不说制衣厂能不能创汇,就说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华彩只是把首都第五制衣厂打趴了,并不是把首都全部的制衣厂都打趴了好吗?
不过袁兰聪明地从并没有表示质疑,好歹同学快满四年了,袁兰自认还是有些了解沈茉儿的,她并不是一个无的放矢、满口大话的人,相反,她能做到的往往都比她说出来的要多。
沉默片刻,袁兰突然骂了一句:“那是哪个不要脸的在外面散播谣言?!”
沈茉儿扬了扬眉:“除了成绩好、能力强、群众基础扎实,看来传言中我还有其他特点?”
袁兰顿时被她逗笑了:“你是一点都不着急啊!”
沈茉儿笑道:“我有什么好着急的。”
袁兰点点头,随即脸色微沉:“系里有传言说……”
她皱了皱眉:“说你公公是商务部的领导,给你开了绿灯,你多半一毕业就直接进商务部,甚至还说,你是奔着部长的位置去的。”
沈茉儿:“……”
她忍不住说:“我公公是在商务部,可商务部不是我公公家开的。”
袁兰摆摆手:“反正意思就是你靠裙带关系马上就能直接进入商务部呼风唤雨了。”
沈茉儿只觉离谱,倒是没太在意。
事实胜于雄辩,她反正已经决定好了,后面分配情况出来,谣言不攻自破。
哪知道没过几天,系里就因为毕业分配的事情闹了起来。
这天一大早,经济系楼下的宣传栏上就被贴了一排大字报,白底红字,字迹潦草,墨汁凌乱,看着血淋淋的,把早起准备突击复习的几个学生吓得差点魂儿都掉了。
上班以后,这几张大字报就被揭走送到了系里的会议室,大字报上被点到名的一些人也被喊到了会议室,其中就有沈茉儿。
沈茉儿一来学校就被喊过来了,相比其他人住在学校里面,早上多多少少都听到了一些传言,她从校外进来,是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沈茉儿站在会议桌前,饶有兴致地看着摆在桌子上的大字报的时候,系主任进来了。
系主任头发花白,长得慈眉善目,一进来就看到站在会议桌前的沈茉儿,看她一副闲适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
大字报里牵扯到不少人,老师、学生都有,其他人都面色沉郁地坐在一旁,表情或凝重或愤怒,沈茉儿跟他们倒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系主任走到前面坐下,说:“我们也不一个一个找谈话了,大字报上涉及到的人都在这里了,大家当面对质吧。”
会议室里的人顿时面面相觑,政治经济学二班的一个男同学率先站了出来:“大字报上说我仗着是首都本地人,从年初开始就到处跑关系给自己运作分配的事情,我承认,我确实托了不少关系,但是并没有任何作用。我家就是普通的工人家庭,人脉有限,他们能帮我牵线搭桥的单位,我自己靠分配也都能进,所以后面我就放弃了。”
大家被这哥们儿的直白震了一下,见系主任听完依然是笑呵呵的,于是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发言。
首都本地的想分配个更好一点的单位,外地的则想留在本地,不管是在外面找关系,还是在学校里面找老师,小动作是有的,但是要说违规倒也不至于。
有几个则是完全没事,纯粹被造谣的。
一个一个说着,轮着轮着就轮到了缩在角落里的王三春。
要不是轮到王三春发言,沈茉儿甚至都没注意到她。实在是她缩在个角落里,旁边就是一张摞着资料的桌子,不仔细看还真注意不到她。
王三春埋着脑袋,声音有些颤抖:“我、我确实给老师送过礼,送过一袋苹果,一件衣服……但是老师没收,老师一次都没收的!我知道我这么做不对,可是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
她开始呜咽起来。
一众系领导都皱起了眉头。
前面那些人,有的是找老师打听分配情况,有的是找老师说情,但都没有送礼的情况……送礼的话,严格来说就是行贿了。
老师没有收是老师坚守底线,没毕业的学生送礼行贿……这就是德行有亏了。
负责分配工作的老师叹了口气,说:“王三春同学这个行为确实不对,我已经批评教育过她了。不过,她给我送礼,并不是为了留在首都,也不是为了获得更好分配。”
她看了眼王三春,摇摇头,接着说:“王三春同学是苏省人,虽然她曾经在西北插队,但是按照政策,知青都已经返乡回归原籍了,王三春同学毕业以后也是要分配回苏省。
但是她告诉我,她如果回苏省的话,她家里可能会逼她把工作让出来给她弟弟,还有,她家里还可能会逼她去嫁人,所以她请求我帮她把工作分配到别的地方。
当然,她也没有要求去那些好的省市。其实按理苏省就是不错的地方,他们那边跟我们学生处联系,是准备安排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去省里各个单位的,分配形势还是很好的。
但是王三春同学不想回苏省,她也不想占用其他省份的名额,就想回西北去,她说她愿意跟西北的同学调换。”
王三春插队是在西北的青省,怎么说苏省的条件都是要比青省好的,这么换其实她是吃亏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