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谁让她是科尔沁的女儿。
“娘娘,德妃也不是那么好算计的,只怕这回三妃要吃大亏了。”鲁公公笑笑道。
“哼,自诩聪明人,可真正的聪明人都藏着呢,她们三个又算得了什么,真正可怕的不是她们,而是她们背后那个。”
原来,太后都清楚三妃所行之事,也知道她有意害德妃,但她不管不问,就看着四妃争斗。
不管输赢如何,她都是赢家。
四妃损,对她有利无害。
只要,她所扶持之人成为最后赢家就好。
“太子那里呢?咱们的人要动吗?”鲁公公轻声询问出声。
太后摇摇头,“哀家这个孙儿是个孝顺的,皇帝培养那么多年的儿子,哀家可不敢伤他分毫。”
鲁公公明白了。
待鲁公公退下后,景嬷嬷上前,“娘娘,德妃身边的景芳求见。”
※※※
宫里的势力很复杂,明珠再怎么提前谋划也无法面面俱到,看看,德妃,太后二人之事不就瞒过了她。
所以说,不要小看任何人,明珠还是有些高估了自己,觉得自己能掌控所有,可惜,有些东西,不是她一个穿越之人想拥有就能拥有的。
···求追读···
第116章 康熙回宫
明珠自打那一场病后学东西更加上用心。
张嬷嬷平安生了一子,李叔激动的连施粥半月,大半家产都花空了去。
现在,张嬷嬷带着儿子丈夫又住进了董鄂氏府。
“格格,一切都以自身为重,外物外人都不该太过放在心间。”
张嬷嬷虽伺候明珠不久,可她在宫里待的时间长,自是有一套看破人心之法。
她自是看出了格格心中郁气。
“增寿少爷之事老爷自是有他的考量,身为少爷的亲父,他又怎会害自己的亲儿。”
明珠手上拈磨着药料,面上一片平静,只是在嬷嬷说出增寿名字时,她才有所动静。
“嬷嬷的意思我懂,只是我心中有些愧疚,如不是因为我,阿玛和额娘又怎会骨肉分离,如果不是我,阿玛又怎会赋闲在家。”
明珠停下手中的动作,“嬷嬷你不用劝说,你所说的我都懂,一切权力不在自身时,话语权就不在。”
听到这话,嬷嬷只能叹息,“格格,一切都会好起来,等你入宫后,早日生下皇子,立住根脚,往后就再也不会了。”
张嬷嬷轻摇着自己的怀抱,笑着怀中已睡的儿子。
看着小家伙肉嘟嘟的小脸,张嬷嬷脸上全都是满足之色。
明珠自是看不下去。
“嗯,嬷嬷说的是,时辰也不早了,嬷嬷先带小家伙回去睡觉吧,整日抱着睡,往后嬷嬷可得辛苦了。”
明珠脸上恢复了往日里和温的笑容。
“那成,晚点嬷嬷再过来。”
张嬷嬷一走,月寒就从外走了进来。
“格格,麻雀处传来消息,药物已停。”
闻言明珠笑了,“看来时机已到。”德妃,该下场了。
等待最是让人心焦。
康熙可不知道自己归途被那么多人惦记着,要知晓,肯定高笑的嘴都合不拢。
“皇上,宫里有信传来。”梁九功从外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
康熙正忙着手中的奏折,这些都是太子让送来请示他的朝事。
不管多忙,康熙都会把每日送来的奏折看一遍。
“拿过来。”
折开信,见是暗卫送来皇城动向后,康熙认真细读起来。
好半响他才放下信来。
“看来朕不在,太子还是能处理好各种朝事。”康熙面带满意,可语气中带着丝丝不易察觉的意味不明。
跟在皇帝多年的梁九功自是听了出来,可天家父子之事可不是他一个奴才能置噱的。
“太子得皇上从小培养,能力自是突出。”梁九功恭敬道,他知道,此时如果自己不回答,皇上会心生不满。
“嗯,太子很好。”放下信,康熙脸上的笑意收敛,又开始拿奏折看起来。
大军行路自是快速,一个月后,临近年关,康熙总算是回到皇城。
康熙在朝阳门前大赏三军,更是晋封此次一同征战的功臣。
比如费扬古,他被康熙封为了一等公。
可以袭爵三代的那种,可见这次费扬古表现有多出彩。
因此事,所有人对四阿哥也高看了些许。
毕竟这位身后的势力越发庞大起来。
要不是他还小,虽成婚早,可不立朝政,不然只怕也会加入到太子和大阿哥之争中去。
犒赏过后就是宴请。
此事康熙直接交给了四妃。
康熙会不知道宫里所发生之事吗?
不,他知道。
只是当不知而已。
对德妃他心有怨怼,牵连他心喜之人,康熙又怎会喜她。
惠宜荣三妃接到旨意后,个个都头皮发麻。
皇上是什么样的能力没人比她们更清楚。
德妃之事皇帝跟她们装傻,她们又怎能蒙混过去。
“姐姐,只怕咱们得去见一见皇上了。”宜妃叹息一声道。
惠妃点点头,“这事也该向皇上禀明一二。”
荣妃现下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就怕儿子会受到牵连,毕竟儿子成婚近在眼前。
“德妃咱们要带上吗?”荣妃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