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其余各房老爷太太妯娌少爷按尊卑落座,一眼望去,个个遍身绮罗,满头钗翠,有如珠玉争辉。
  新人进来,郎君清俊无双,新妇明艳端方,均是喜服在身,十分亮眼。
  最先露出笑容的反而是三房的三夫人,
  “瞧瞧,好一对璧人。”她说着喜庆话。
  大夫人笑笑不说话,老太太也眯着眼打量,缓缓颔首,倒是正经的婆婆王氏神色严肃,始终不曾露出笑意。
  个中缘故,程亦安倒也心知肚明。
  今上登基之时,正值大晋朝廷危难之际,二十年前先帝受太监蛊惑举军北上征齐,致二十万将士全军覆没,先帝被困金山堡自刎而死,朝野震动,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的皇子尚在襁褓,以陆昶为首的朝臣立即拥戴先帝的弟弟今上登基。
  太后作为交换条件,要求立先帝之子为太子,也就是如今的太子殿下。皇帝答应了。
  二十年过去,皇帝有了自己的子嗣宁王,自然是想改立宁王为太子。
  随着皇帝年岁渐长,易储迫在眉睫,两党之间已势同水火。
  而恰恰程家乃当世高门之首,无论朝代更迭,风云际会,程家始终屹立不倒,门生故吏遍天下,依附者众多,在朝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由此,程家成为皇帝和太后争相拉拢的对象。
  陆栩生守丧期满后,皇帝火速发话让程家与陆家联姻,意图通过心腹陆栩生将程家拉入自己的阵营来。
  可惜程家祖训不参与党争,谁坐在龙椅上便效忠谁,是实打实的纯臣。
  一面是皇帝赐婚,一面是几百年的祖训。
  怎么办?
  程家当家掌门人,都察院首座长房大老爷程明昱想了个法子,舍弃自己未嫁的小女儿,从旁枝挑出程亦安嫁给陆栩生。
  就是这么一手,维持了朝争的平衡。
  程家固然是当世第一高门,可族中枝繁叶茂,各房也分个三六九等。
  程亦安所在的四房实则是程家的偏房,在范家眼里是高门闺秀,可在二夫人王氏眼里便不够看,以陆栩生之身份地位,娶公主都绰绰有余,程家要嫁也是嫁长房的嫡女来,偏生来了个程亦安。
  二夫人心中不喜,再加之她一直属意王家内侄女为儿媳,越发不待见程亦安。
  程亦安对婆母的冷色视而不见。
  早有婆子搁下蒲团,让二人行跪拜大礼。
  程亦安先是给老太太敬茶,随后便轮到二夫人,二夫人虽不喜程亦安,当着众人的面却也没为难她,敬茶结束,便是认亲。
  陆家子嗣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长房大老爷膝下二女一子,大姑娘出嫁,大少爷也娶妻生子,尚有三姑娘待字闺中,到了二房,二夫人除了陆栩生外,还有个出嫁的二姑娘,以及三少爷和五姑娘。
  三年前,陆栩生和陆昶父子奉旨出征,战况激烈,老太太恐儿孙出事,做主让三少爷陆继生先成婚,是以程亦安还有个先过门的弟媳。再说三房亦是二女一子,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一处,倒也齐整。
  论理接下来该二夫人指点儿媳认人,二夫人显然不想开口,她看了一眼身侧的三儿媳妇,三少奶奶心领神会,便立即迈出来,“嫂嫂,我领着嫂嫂来认人吧。”
  程亦安认亲时,二夫人冷眼观察,见她应对得体,各房长辈妯娌均也分辨明白,脸色稍霁。
  随后程亦安与陆栩生便退至一旁,立在二夫人下首。
  大老爷平日就不爱凑在女人堆里,见仪式结束,立即起身跟老太太告罪,招呼着三老爷一块离去,老太太见状便对几个孙子道,
  “你们也去吧,让我们娘几个说会话。”
  接下来该是女人的战场,少爷们均识趣退下。
  但陆栩生没走。
  “栩哥儿,你还有事?”老太太诧异问,
  大夫人笑道,“莫非是怕伯母婶娘们欺负你媳妇?”
  大夫人和三夫人怎么可能欺负程亦安,自然是二夫人这个正儿八经的婆母要给儿媳妇立规矩。
  二夫人轻轻哼了一声。
  三夫人立马打了圆场,“哪里,新婚燕尔自然是如胶似漆,栩哥儿这是舍不得媳妇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
  程亦安听了有些汗颜,默默垂下眸,落在旁人眼里便是害羞。
  陆栩生朝老太太拱手,
  “祖母,孙儿下午要出门一趟,想着不如此刻先领着媳妇去祠堂祭拜。”
  这是想带程亦安离开。
  程亦安明白了陆栩生的目的,既然约定做假夫妻,就没有必要让她为陆家人情世故烦心,更没必要让她在王氏跟前受气,如此回头好聚好散。
  二夫人在这时发话了,
  “上族谱午后去便是,不急于一时。”
  敬茶礼后,就该婆婆给媳妇立规矩,古来如此,陆家媳妇个个都是这么过来的,偏程亦安就要破例不成,今日若叫陆栩生将人带走了,往后程亦安眼里哪还有婆母。
  大夫人乐得喝茶看戏。
  三夫人这个时候明智地不吭声。
  夹在当中的三少奶奶柏氏再次开口了,她插科打诨般朝陆栩生屈了屈膝,
  “兄长莫要担心,弟媳会照料好嫂嫂。”
  上有长辈发话,下有弟媳递台阶
  ,论理陆栩生该放手。
  但他从来不是由人左右的脾气,决定的事百头牛都拉不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