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说到这里老太君也抽泣,“你那个祖母跪在我脚跟,非不答应,说会把你当命根子疼...我就应了.....”
  她倒不是真的信四房老太太的话,而是迟疑了。
  为什么会迟疑呢。
  到底是忌讳那个克妻的传言。
  好好的两个媳妇进门,夫妻之间从不红脸也无闲话,头一个倒还留了几年,第二个生下孩子不到三日就去了,她也害怕,害怕真把夏芙迎过来,又一语成谶,是以左右为难。
  哪知夏芙还是没了,还死得那样绝那样惨,以至于后来再有人给程明昱做媒,她老人家都一口回绝。
  “如今看着你,祖母是既欢喜又难受,欢喜的是你总算回来了,难受的是终究苦了你娘。”
  祖孙俩对着摸了一晌泪,程亦安突然好奇问她,“祖母,您见过我娘是吗,她生得什么摸样?”
  这话又问到老太君痛处。
  程明昱膝下四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知道娘亲的模样。
  她瞥向一侧的程明昱,果然原先还算从容的男人,这会子突然入了定,连着修长的背影也透着萧索。
  老太君抹着泪笑道,“祖母眼神不好,不大记得了....就不知道有人还记不记得。”
  程亦安后知后觉失言,回首悄悄看了一眼父亲。
  程明昱对老太太的话置若罔闻,神色平静起身,“母亲陪安安说会儿话,儿子还有些事料理。”
  程亦安起身目送他出门,待他脚步声远去,老太君忽然一把将她搂入怀里,神神秘秘道,
  “我怎么不记得,你娘生得一个大美人,把我们程家其余各房的媳妇都比下去了,我能不喜欢么,你要问什么摸样,那我告诉你,你与她像了七成,连性子都是像的,生得文文弱弱,眼神里像淌着秋水,看一眼心都要化了。”
  至于程亦安另外那三分,自然是像了程明昱。
  哪怕是三分,她也是三个女儿中最像程明昱那个。
  捡着爹娘最好的长。
  “你哥哥姐姐都是我膝下养大的,唯独你,祖母亏欠着,往后我偏疼你些,他们也说不得什么。”
  程明昱出去大概不到半刻钟吧,便着人来请程亦安,
  “家主请姑奶奶过去,说是带您去瞧瞧院子。”
  老太君没留她,“去吧,你爹宝贝着那院子,给你精挑细选的,留到而今,那么大方的人,就这个地儿不许任何人进去。”
  当年她那外孙女来程家住,瞧中了地儿,东西都搬进去了,程明昱铁青着脸让人挪了出来,连着那些下人均被仗责,从此再无人敢打这院子的主意。
  程亦安退了出来,跟着老嬷嬷往东面去,程家南府住了好几房的族人,但同样大的地儿却只住了长房一脉,而长房内,老太太膝下的三个儿子,老二和老三住在西苑,整个东苑全部是程明昱一支的。
  老太君住在程府中轴线的正院,程明昱没有妻子,向来住在前院的书房,东苑的正院如今住的是程亦彦夫妇,其余共有十几个院落,其中最大的一间给了长女程亦歆,程亦乔挑了离老太太最近的和春园,那时程亦安还在南府,私下程明昱替她择定景致最为秀丽的颐宁苑,就连颐宁二字也是照着她名儿取的。
  程亦安穿过一道幽长的长廊,迈过一片花房,来到一处清流之地,只觉香馥扑鼻,一股细细密密的热浪缠绕而来,身上那股寒意顿时消却,连着眉目也不自禁舒展开。
  程亦安记得北府依山而筑,山上有地热,老太君的后院子里就有一处温泉,平日泡一泡舒筋解乏延年益寿。
  程明昱就在白玉石拱桥处等着,听到脚步声,知道她来了,回眸朝程亦安招手。
  父女俩过桥穿过花园的石径,来到颐宁苑前,已近黄昏,三两仆人搭着梯子正在挂灯盏,上一盏羊角宫灯,下一盏宫纱绢画灯,还有些许琉璃灯悬挂在远近的树枝,上下争辉。
  迎面有仆人在门口相候,连着如蕙和如兰也将她行装给搬进来,十几个仆人屏气凝神立着,均恭谨不言,院子极为阔绰,门庭是三开的大间,廊庑上均挂了彩挂,雕纹精致自不待言,正厅的明间连着后院,透过雕窗屏风甚至能窥得后院一隅水景,这前头五间房东面三间是书房,西面两间是待客厅,沿着明间往后,穿过一道水廊方是寝院,旁处临水的屋子冷,可这里不然,晚间水面冒着仙气儿,几间抱厦相拥矗立其上,只当来了蓬莱仙境。
  处处称得上金窗玉槛,彩绣辉煌,比前院的低调迥然不同。
  “这院子也太大了吧。”寻常人家可不给姑娘住这么大的地儿。
  程亦安虽感念程明昱一片爱护之心,可到底她已出了嫁,占着这么大地儿,往后嫂嫂嘴里没说头?虽说二嫂嫂是个极好的人儿,可这姑嫂之间还是得有分寸。
  程明昱立在水廊处,静静看着女儿,晚风轻抚,他衣角翩然,眉目温煦,
  “苹苹喜欢吗,要改什么或添什么,跟爹爹说便是。”
  程亦安心里想这屋子大概神仙也住的,还能添什么,
  “我住这,大姐姐和二姐姐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