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却也不敢敷衍,立即着人报去了皇帝那儿。
  换做过去,皇帝也不愿意见长公主,一定是能推则推。
  这些年来长公主痴迷于程明昱,没少给皇帝惹来麻烦,譬如前段时日,有一名朝官当庭与程明昱吵得慷慨激昂,就因指着程明昱鼻子说了一句,将唾沫沾到程明昱身上,后来被长公主的人从府邸拖出来,当众鞭笞一百鞭子。
  害皇帝费了老大功夫方将人安抚好。
  类似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所以皇帝一看到长公主就头疼。
  今日不同,朝中陆栩生集齐火力瞄准程明昱,非要把这个人选撤下来,皇帝被他们吵得脑仁疼,一听长公主来了,立即寻了由头,中途离场回了御书房。
  长公主盛装跪在御书房正中,裙摆铺了一地,身姿端端正正,眉目无波。
  皇帝被她的架势给唬住,绕过她立在御案前侧眸瞧她,
  “你这是做什么?”
  长公主目色低垂朝他郑重一拜,
  “臣妹有事求见陛下。”
  皇帝狐疑地盯了她片刻,在御案后坐下问道,“什么事?”
  长公主先抬眼看了他一下,见他面色不大好看,反问道,
  “皇兄因何事犯难?”
  与程明昱有关的事,皇帝从来不告诉长公主,随口糊弄了一句,再问她何事?
  长公主便把来意一说,“臣妹听闻陛下命程明昱南下平豪强,臣妹觉得不妥,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差点没从龙椅跳起来,
  “你来掺和什么劲!”
  长公主却不慌不忙分析,
  “陛下,程明昱看似是极好的人选,实则不然,他上了年纪,又是个极爱殚精竭虑万事求全之人,这一去难保劳神劳力,落下病根,一旦他出了事,陛下试想,朝廷会是何局面?”
  程明昱一死,朝中那些牛鬼蛇神镇不住了,保不齐那些世家又兴风作浪,王家趁势一起,他与太子之间便是恶战。
  但皇帝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这毕竟只是可能,且可能性极小。
  更何况程明昱看着不过三十出头,保养得比他这个皇帝还好,能出什么事。
  说白了长公主就是心疼男人,不愿看程明昱受罪。
  “照你这般说,朕今日就下旨让程明昱致仕,早早颐养天年算了?”
  长公主认真想了想,回道,“也不是不可。”
  皇帝给气死了。
  这一个个的怎么都跟程明昱过不去。
  来了一个不服管教的陆栩生,这又来了个更疯的长公主。
  皇帝大马金刀坐在龙塌,虎着脸道,“你回去,朝政大事朕不容你干涉。”
  长公主对皇帝的反应毫不意外,气定神闲说,
  “陛下,留程明昱在京城坐镇朝堂,我替他南下清丈田地。”
  长公主最先想的是她陪程明昱去,但她知道程明昱不会答应,只能退而求其次。
  皇帝简直觉得她在说笑话,
  “你去?即便你是当朝长公主,有几分威望,可那些豪族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的,你毕竟养在深宫,缺乏与他们周旋的手段和经验。”
  长公主来之前就已经打听清楚底细,立即献出自己的提议,
  “我与陆栩生一道去,我以皇家公主的身份镇住那些豪强,让陆栩生好办事。”
  皇帝倏忽沉默了。
  他当然知道陆栩生去江南于自己更有利,但他更担心陆栩生年轻气盛,剑走偏锋,惹怒豪强适得其反,但如果有长公主坐镇,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局面就不一样了。
  皇帝第一次觉得这个提议有那么一点吸引力。
  长公主见皇帝已有动摇的迹象,立即拿出自己的杀手锏。
  “只要皇兄答应,不让程明昱南下,从今往后,臣妹再也不缠着他了。”
  一阵强风顺着御书房的窗棂缝里灌进来,掀起长公主迤逦的衣摆,她像是跪坐莲台的观音,眉目无悲无喜,岿然不动。
  皇帝无比震惊地看着她,不可置信问,
  “明澜...你此话当真?”
  要知道,都察院每日弹劾长公主的折子,不说一百封也有十来封,程明昱为了避开长公主,能不去的地儿不去,能不赴的宴席也不赴,就连他这个皇帝也不知替她收拾了多少烂摊子。
  而现在,她说要放手。
  皇帝都不敢相信。
  三十年,三十年的执念一旦深入骨髓里,想要拔出来,无异于挫皮拔骨。
  长公主说到这里,神色很是恍惚,脸上挂着极轻的笑意,像是在说梦话,
  “是啊,君子一诺,驷马难追,我虽不是君子,却也有一句算一句,只要您答应我的请求,从此我放下他....”
  她知道不给出足够有吸引力的条件,皇兄不会允诺。
  皇帝看着她落寞的样子,沉默良久。
  想她三十年如一日,心心念念那个男人求而不得,到今日还是为了他选择放下,皇帝心疼又心痛。
  她一个人的兵荒马乱,程明昱知道吗?
  知道又如何?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
  不过,明澜终于舍得放下,皇帝是乐见其成的。
  “你回去,你的提议,朕会仔细思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