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吃完饭,唐月白和林在野,李清荀便将洗干净的竹笋用盐腌了起来,和晒干保存的竹笋不一样,用盐腌制的口感更加鲜脆,能保存一年。
  处理完这个,唐月白三人收拾收拾后,一沾上炕,转头就沉浸在美梦中了。
  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接下来几天,天色依旧,除了在固定时间点清理层出不穷的诡异动物,其余时间,唐月白和林在野,李清荀就在忙田地里的事情。
  他们先是收割了变异水稻,接着按照之前的方法打谷,烘干,脱壳,再收进仓库里。
  随后又来到花生地,把所有花生都收了起来,一粒粒的花生如杏子一般大,整整装满了五大袋,而且里面的果肉吃起来脆脆的,还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口感和味道都特别好。
  收完花生地,他们又收起了旁边地里的玉米,金黄金黄的一片,看起来格外喜庆。
  第059章 阴沟里的老鼠
  经过生长属性加持,这些玉米彻底进入成熟期后,从玉米杆,到叶片和果实都会变成金灿灿的一片,即使在漆黑的天色下,也有些耀眼。
  特别是它们还近四米高,每一根上都结了三四个玉米棒,比寻常的玉米大上一圈,看着圆圆胖胖的,存在感极强。
  唐月白打量一会儿,决定直接收割玉米杆,再从上面掰玉米棒。
  不然就要借助三角梯,或者高举镰刀才能收割到上方的玉米,这样白白多了几道工序,还浪费时间,更麻烦。
  他们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把玉米杆砍倒,从上面掰下玉米棒,装好放进仓库,再把没有玉米的杆子都靠着山壁堆放好,这些可以用来做饲料,或者作为土壤肥力,是很有用的东西。
  收完玉米,唐月白和林在野,李清荀花了三天时间,在仓库里挖了一个大地窖,用来存放花生和玉米。地窖常年都是恒定的温度,非常适合用来保存食物。
  玉米和花生搬进大地窖那天,唐月白还往里放了几个石灰包,这个东西能保持地窖干燥。
  这天上午,吃完早饭不久,天气突然变得闷热了起来。
  唐月白和林在野给菜地和果园浇完水,又给鸡鸭喂食后,浑身都有点汗津津的。
  温度好像有点升高了。
  唐月白随手擦了下额头的汗珠,手上的划痕被汗珠一刺激,还有些微微发疼。
  她看向自己的手掌,这些天为了忙碌地里和地窖的事情,每天不是挥舞锄头镰刀进行收割,整理收完的田地,就是凿石头开地窖,哪怕戴着手套,手上也被磨出了一层新的茧子,还有一些被硬物划出的细痕,无一处不说明这些天她是有多忙。
  她想想,朝林在野说:“今天有点热,等下把西瓜,甜瓜和南瓜收起来,我们就休息一两天吧,反正也不急于一时。”
  他们原本计划今天把地里的豆子收了,再把豆田整理好。
  可是唐月白想了一下这些天的生活,发现除了中午能休息一会儿,其余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是在打怪的路上,就是在地里忙碌,都没有怎么休息。
  既然今天温度上升,那就给他们自己放个一两天假,充充电,免得过度劳累,伤到身体。
  两人商量之后,叫上正在打扫山谷卫生的李清荀,一起去果园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把西瓜,甜瓜和南瓜收进了仓库里存放。仓库里的空间又小了一点,再不如之前那般空旷。
  至于还没有收割的豆子,麦子,高粱,甘蔗等粮食作物,就等休息好了再说。
  李清荀抱着一个竹篮子来到井边,里面装着等下要吃的西瓜,甜瓜,以及刚从树上摘下来的红杏桃,变异榴莲和樱桃。
  果园里的水果又成熟了一批,唐月白打算明天花点时间摘下,收进空间里。之前没吃完的水果早已被她偷偷转移了一部分到空间。
  主要是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她发现李清荀心大得很,根本不会去注意这些东西,就算没有了,他也只会以为是他们吃得快。毕竟不止他们三人吃,还有大黑,大福和小白,以及那一群鸡鸭。
  再加上还有林在野给她打掩护,所以她除了会留一些水果在地窖,其余都放进了空间,不然吃不赢浪费也可惜。
  把水果洗干净后,李清荀笑嘻嘻地问向正拿西瓜喂大黑,大福和小白的唐月白,“等下是不是要做桂花米糕吃?”
  当然要做!
  唐月白从做豆腐那天就惦记了,只是后来太忙,她给忘记了。
  现在闲下来,刚好可以把想吃的都做了,比如,豆渣蛋饼,盐水花生,再蒸几个玉米,刚好把午饭解决了。
  她先让李清荀把水果放进井中凉着,再去外面摘一些桂花来,然后让林在野取一些大米用石磨磨成细粉,自己则把玉米和花生洗了。
  把玉米蒸上后,她开始煮盐水花生,这些花生很大,用的锅也是最大的,倒入清水和花生后,她加入盐和其它佐料,盖上锅盖慢慢煮。煮熟后,也不用捞起来,再浸泡一段时间会更入味。
  做完这个,她取出豆渣装进盆中,打入鸡蛋,加入盐,葱花搅拌均匀,再倒油热锅,将弄成圆形的豆渣鸡蛋放进锅中煎,大概四五分钟就能煎熟。她煎了整整一篮子,就算中午吃不完,下午也可以当零食吃,顺便给大黑它们也喂一点。
  把这两个吃食做好,细粉磨好了,桂花也洗干净了,唐月白着手准备蒸桂花米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