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也是从这,满朝文武都听到了风声,文家那个仅剩的独苗苗云游归来。
  算起来,今年应该也有十八,走的时候不过两岁多点,也不知现如今长成何样。
  文若这边前脚刚踏进镇远侯的大门,后脚镇远侯归来的消息就悄然传遍京城。
  按理说,文若归来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进宫向太后请安,但太后念他赶路辛苦,特批休整三日,再进宫叙旧。
  恭敬的起身领旨,看着公公指挥人手将太后和皇上的赏赐摆放好,文若对此简直是受宠若惊,这才几天,他就从开局五十两秒变家财万贯。
  “侯爷可算是回来了,您可不知,这些年逢年过节的,太后娘娘就挂念着您,也不知您在外边是否吃好穿暖,这下好了,看到侯爷平安归来,太后娘娘也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是文若不孝,这些年在外没能及时给太后娘娘报个平安。”
  “时候也不早,奴才便先告退,太后娘娘那边还等着奴才回去报信呢,还有就是,您这府上常年没有主人,太后娘娘便替您做主,安排了些人手,说等您回来,有不满意的,就让您自己再看着安排。”
  “有劳公公。”
  送走了宫里来使,文若也没心情马上接手这座府邸,打发了想要拜见的下人们,推脱路上劳累,今天先早点准备饭菜,烧好洗澡水,让他们师兄弟先好好休息,其他闲杂琐事回头再说。
  听闻秦子笙是文若的师兄,管家那敢怠慢,将住所直接安排在了文若的主屋隔壁。
  不大会功夫就有婢女前来询问在哪摆膳,文若嫌跑来跑去麻烦,直接让人端来他的主屋。
  “师兄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吗?”
  趁着开饭前的这段时间,文若问向和他面对而坐的秦子笙,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自打踏进京城的城门开始,他这个师兄的气质就越发的冷凝,好像谁欠了他八百万一样。
  “无事,师傅让我多陪你几日,确定你没事后在离开。”
  “还是师傅师兄疼我。”
  吃过晚饭,天色未暗,大概也实在是和文若聊不来,秦子笙便先行回房休息,不再听他一个人的絮叨。
  剩下自己一人,睡觉又太早,便闲得无聊的参观起这座宅子。
  在这寸土寸金的皇城旁,镇远侯占地并不算大,三近的院子外加一个后花园。
  因花朝节的原因,后院尚未盛开的花枝上也点缀了锦布彩条,微风拂过彩锦飞舞,竟也别有风情。
  随时招来一个远处等候伺候的婢女,指着枝头上的彩带问道:
  “这个花朝节,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好玩的没有。”
  “回侯爷的话,花朝节这天,大家除了郊游赏红,晚上还会有花灯会,沿着南市的渭水河两边,卖什么的都有,听说……”
  看着迟疑住口的婢女,文若好奇的追问:“听说什么,但说无妨。”
  大概是什么难以启齿的话语,婢女左右观望了一圈,确保再无第三人后,轻声说道:
  “听说晚上还有花魁竞选,每个青楼都会派出头牌坐在船头表演,从西市狮子桥出发,到东市阜新桥截止,看客们购买代表投票的赏红枝,在花船经过的时候,给喜欢的姑娘投掷,最终谁的船上赏红枝最多,谁就是当年的花魁。”
  “看来我回来的还挺是时候,你去和管家说一声,找个精灵点的,晚上随我出去逛逛。”
  奔着有福同享的念头,文若敲开了秦子笙的房门,对着面无表情的师兄开口邀请。
  “听说今天晚上还会有花灯会,咱们一起出去逛逛吧。”
  “你作为镇远侯,第一天回来就四处乱跑,会不会影响不好。”
  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虚名,文若才不会在乎,又不是正经现实世界需要经营名声,玩个游戏,最主要的就是开心,况且越是这种所谓的热闹,越能触发任务,也能遇到更多的人。
  “没关系的,只是出门看个热闹,又能有什么影响,现在时间还早,咱们等天黑再出门。”
  秦子笙对于文若的邀请,虽然没同意但也没拒绝,文若就全当默认处理。
  渭水河,一条从西到东贯穿整个京城的水脉,初春的夜晚水边冷风习习,却也阻挡不了人们过节的热情。
  文若也应景的买上一只半开未开的桃花,跟在秦子笙身旁,融进接踵而行的街道。
  “少爷,这就是阜新桥,今晚花船的终点,这个点花船应该已经出发,咱们再往西走的话,岸边人太多,估计到时候什么都看不到,您要是感兴趣,咱们明年早点定河岸两边的茶楼酒馆,他们的二楼包厢,推窗就能看到全貌,花船也会从窗下经过。”
  对于所谓的花船游行,文若并不太感兴趣,今晚上出来,不过就是凑个热闹。
  “师兄想看吗?”
  毕竟不是自己一人出来的,文若还挺体贴的询问下身旁的人。
  似是很不习惯这种人挤人的场面,秦子笙从踏进南市开始,就始终微蹙着眉心,听闻文若问话,直接抬腿向前走去。
  “去前面吧。”
  老老实实的跟上,路过小吃摊时,没忍住每样都买上一些尝尝。不得不说,这古代背景虽然物资匮乏,但小吃的味道还是不错。
  路过一个卖花灯的摊位时,文若还兴起的买了一盏桃花灯,据老板说每盏花灯都有不同的寓意,他这盏是祈求姻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