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家里有孩子的就送来几件衣裳, 家里做好吃食的就端来递上, 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人闻讯而来,都在关心这这个可怜的孩子。
又问这孩子哪来。
祈婆婆只摇头, 告诉众人自己只是在村口捡到的人, 其余一概不知。
孩子幼小可怜,村子里的人热心善良, 都愿意帮扶孤身在家的祈婆婆一人。
她家里三个孩子都外出做工了,只有过年才回来,夫婿死得早,家中唯她一人生活。平日祈婆婆就上山采采茶药卖了换钱,倒也能贴补家用。
村子里只有一位略懂医术的老妇,叫宜婆。但早先年跟祈婆婆闹过矛盾。两人虽在同一村庄,却几乎没有往来。
见了面也是不对付的。
有人去请, 可顾及这层关系,在门前徘徊犹豫。
可人命关天,祈婆婆自己站起来说她亲自前去,不过还没走出门,宜婆挎着药篮就进来了。
她为小南把了脉,说她身体健康,只是连日进食不足导致的体虚孱弱,多喂些饭就能活。
闻言,众人将带来的食物纷纷递上说是先给孩子喂些进去垫垫肚子,等醒来再做些营养的汤给她送来。
这般瘦小的孩子,孤零零地躺倒在村庄口,也没什么人照看,猜测是家中遇到困难,只剩下她一人流浪。
可怜至极。
后来小南醒转,开口第一句便是“谢谢”。
声音微弱,又这般懂事,听得人心疼不已。
在这之后的日子里,小南很快融入了村子里的生活。
小南性情温顺,活泼开朗,换上干净衣服、擦净脸后,模样也乖巧可爱,惹人喜欢。
从她口中得知,小南是随家里迁居出来的,不曾想路上遭遇劫匪,一家子人尽数丧命刀下,只剩下她一人逃出。
是个富贵人家的孩子。
她本名叫谢只南,乃是家中祖母精挑细选出来的名字。因着她出生之际也历经波折,祖母便给她取名只南。
并非知难而退,而是知难不退。
也是想用这个名字为她退散些苦难,让她的人生平安顺遂,幸福快乐。
留在村子里的谢只南日日陪在祈婆婆身侧,力所能及地替她分担家事。
大家都以小南唤她。
小南在这村子里生活了三年,对祈婆婆的感情早已能超脱生死,根本不会因为一个疫病就离开照顾收留自己三年且将自己当成亲孙女养着的祈婆婆。
辕邈平静地看向小南,眼中涟漪微动,“好名字。”
小南甜笑着跑向她,略过晏听霁眼神警告,轻轻拉住她的手说:“小姐之前就夸过我啦,小姐喜欢,我也可以把这个名字送给你。”
辕邈淡笑一声:“你好好保管。”
祈婆婆沉默无言,眼眶却渐渐湿润。
村中疫病肆虐,定都官员早已派人将村庄围闭,防止传染而出。而派去村庄里的人却都染了疫病,无一幸免。
渐渐的,定都不再派人前来,固定在村庄周围的栅栏却日渐牢固,若非前来救病的人身份显赫,早就一把火烧了这疫病源头。
辕邈摸摸小南的头:“你在这照顾好祈婆婆,我带着这位哥哥去帮其他人了好不好?”
小南点头,嘱咐道:“小姐小心些。”
晏听霁直接拉走辕邈,不给她继续说话的机会。
小南撇撇嘴:“这个哥哥像个小孩子一样,幼稚。”
人是带出去了,可往哪去晏听霁就不知道了,他停下步子,装作若无其事地看向辕邈:“辕邈,我们去哪?”
辕邈反握住他的手,朝另一侧走:“不知道还走那么快,一点都不听话。”
晏听霁:“我听话!”
辕邈淡淡道:“不听话。”
晏听霁抓狂:“我听话!听话!”
辕邈仍道:“不听话不听话。”
晏听霁牢牢攀住她的手,整个人都快倾倒在她身上,黏着她说:“我听话。”
走了好一会儿,辕邈终于停下与他的拌嘴,也站在一处格外显眼的房屋门前,看着里头忙碌的身影,还有几名倒地昏迷的熟悉面孔,没了笑意。
辕邈认真道:“屋子里有人在研制治疗疫病的药,你和我一起进去,你可以给那些人喂药,还要记录每个时辰服药之人的状态,我就在研药炉旁,有事来找我,没事来找我,明天就不许来。”
晏听霁只听见后面说的一句话,虽是不情愿,但还是答应:“我不烦你。”
辕邈很是不放心地带着人进去。
这是疫病最初出现时,定都派来的人建造的一座大庄,里面可容纳上百余人,也便于隔绝开那些尚未染病之人。
晏听霁学着那些端药喂药的人,跑前跑后,有的人心死不肯喝药,连叫着“让我去死”,被晏听霁一巴掌打了过去。
清醒许多。
一巴掌不够,就再来一巴掌。
打得人服了,旁的有此心思的人也默默收回了这个念头,甚至在期盼着给自己喂药的人不是晏听霁。
相较于晏听霁,他们还是更希望是另一位温润平和的青年来给自己喂药。
他自称柳盛,定都柳氏中人,年纪轻,抱负很高,希望有朝一日能为朝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