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在一个星期天,他们将林父推去了东安县敬老院,住的是四人间,条件还不错。
  到了那里之后,林父忽然眼泪汪汪的,拽着林母的手不肯撒开,林母也哭的泣不成声,但还是扯开了他的手,将他交给了敬老院的护工。
  之后,林母一个星期去看他一次,三个孩子,只有林勇偶尔去看他一次,林巧和林宁都没去过。
  听护工说,林父在那里特别听话,让吃饭就吃饭,让睡觉就睡觉,让吃药就吃药,一点都不闹腾,十分好管。
  只能说这人就是贱,在自己家使劲的作,把家里人都作的厌烦了,一到别人的地盘上,马上就老实了。
  之后,林勇和李芝芝领了证,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李芝芝带着女儿搬进了林家,这婚就算结了。
  第57章 买房子装修
  林宁在东安县挑来挑去,终于找到了一套好房子,这套房子位于东安县派出所和她房子的中间位置,将来不管是徐望上班,还是她上班,都很方便。
  这套房子,是解放前一个地主家盖的二层小楼,用的都是好材料,后来十年动乱,地主带着家眷逃到了香港,这栋房子也就收归国有了。
  一开始,东安县想拿它当办公室用,但真正用起来,发现根本不适用,最后索性放到市场上,卖出去算了。
  林宁从上到下走了几圈,越看越满意。
  楼下有一个客厅,一个厨房,一个洗手间,还有三间卧室。
  楼上则是一个客厅,一个洗手间,两间卧室,剩下的地方做成了一个大大的露台,站在露台上,遥望远方,冬天寒湿的风吹过,能看到远处的金鸡岭和紫云山。
  林宁站在露台上,感觉这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这房子是青砖盖的,楼梯都是用汉白玉做的,铺了原木色的地板,透着一股中式的典雅气息,看上去跟后世的那些小别墅差不多。
  但除此之外,房子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据介绍人说,当年搞动乱的时候,一大堆人跑到这里来,将里面的东西都搬空了,连根钉子都不剩。
  果然,仔细看的话,能发现墙壁、台阶,还有栏杆上,有不少的磕磕碰碰。
  但除此之外,这房子的本体结构十分坚固,不用再翻盖,只需要简单装修一下,再添置些家具就可以住了。
  房子前面还有个大院子,里面杂草长得有一人多高,现在都干枯了,看上去有些荒凉。
  不过,林宁毫不在意,杂草越多,说明这土地越肥沃,将来种菜养花一定收获满满。
  房子很美丽,价格也很美丽,四个零,10000元。
  怪不得这房子留到现在都没人买,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林宁点点自己的钱,徐望给了她4700,她再拿出5300,全款将这套房子拿下。
  到土地资源局去换土地证的时候,林宁叫上了徐望,让他一起去把名字给写上,徐望拒绝了,“写你一个人的名字就行了,我的不用写。”
  “我们还没结婚,你不怕我把你的钱骗走吗?”
  徐望笑道,“你自己有那么多钱,怎么会看上我这点钱?再说了,我是警察,就算你真的跑了,我也有办法找到你。”
  得了,林宁还是自己去吧,就这么着,房子的土地证写的她一个人的名字。
  房子买下了,接下来,就该装修了,这点活不用找别人,一事不烦二主,继续找老贺就行了,商场他盖得很不错,林宁将新房的装修也交给了他。
  按照林宁的想法,不用大装修,最大的变动,就是改水改电,还有下水,保证每个房间都有电,洗手间和厨房里有水用,能洗澡能上厕所、能做饭洗菜就行了。
  墙壁上都是斑驳的痕迹,刮一层大白,地板上的污浊清洗掉,院子里的杂草清除掉,再盖上四面的围墙,盖一个大门,也就齐活了。
  鉴于现在只有林宁和徐望两个人,这么多屋子根本住不过来,所以二楼先暂时封起来,等将来有了孩子再慢慢添置,只将一楼的家具买齐了,就能拎包入住了。
  林宁和徐望到东安县的家具市场上走了一圈,林宁看着那些家具都不是特别满意。
  现在的家具大部分都是实木,材料倒是不错,后世泛滥的甲醛苯之类的污染物也很少,但就是不够时尚,看着都有些土土的。
  林宁索性自己画了图纸,找了一个会设计的木工师傅,跟他讨论了一番,让他给自己做了一套家具出来。
  对于做家具,林宁只有一个要求,简单,环保,不用胶,不用漆,尽量不产生有毒气体。
  这个木工师傅很靠谱,他的师傅跟老丁一样,也是宫里出来的老工匠,他给林宁的做的家具,全都是榫卯结构,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无公害。
  卧室里做了双人的木制大床,极简约的设计,没有床垫,只铺上两层厚厚的被褥,躺上去就很舒服,又很好入眠。
  床的两边,做了两个床头柜,墙边立着一排木制的柜子。
  客厅里做了一组沙发,一张茶几,沙发的背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做了一张长长的实木桌子,八把椅子,将来在这上面写字看书都很方便。
  虽然还没有买电视,但是林宁也做了一个电视柜放到墙边,等将来买了电视,就可以直接看了。
  厨房很大,本来就有一个土灶台了,一米直径的灶台,能摆一口大铁锅,可惜的是,锅也被别人给拿走了,只留下里面的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