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不出意外。
朱青山也觉得朱硕这名字不错,也不犯朝廷和长辈的忌讳。
只有朱珠儿觉得硕的“高大”的意思不太好,因为他喜欢的是读书郎那种有书卷气,温文尔雅的,长得太高大,他怕就跟他爹朱大户一样糙。
不过……
朱珠儿看着小床里在睡觉的红皮儿子。
嗯……感觉以后也不太好看的样子,还是长高点壮点吧,又小个又矮,他怕没有哥儿姑娘喜欢。
叫“朱硕”挺好,挺好的。
小孩子一天一个样。
过了半个月,朱珠儿的儿子小朱硕头上的头垢自行掉落了,五官有些长开了,皮肤也白白嫩嫩的,脸蛋粉扑扑,嘴巴红彤彤的,就像年画娃娃。
再穿上朱珠儿给他做的那些小衣服,特别是小老虎的,虎头虎脑,特别可爱,也不怕人,一见人就哼唧唧或者笑呵呵的,十分惹人喜欢。
而且和小两口长得也像,
眼睛鼻子都随朱珠儿,嘴巴和额头像朱青山,而朱大户左瞅右瞅,硬说小朱硕长得也像他,整体五官像。
听他说多了,朱珠儿也越看越觉得像自家爹,一想到这么香香软软的小宝宝,以后会长成一个抠脚大汉,顿时吃饭都不香了。
“不会的不会的。”
雷栗宽慰他,“我听村里老人说,多带孩子看看好看的人以后孩子长得也会好看,你多带带孩子,孩子一直看着他爹爹,以后肯定越来越像你。”
“你说的对。”
朱珠儿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朱青山一回家,他就抱着孩子围着朱青山转,或者让朱青山哄孩子。
朱珠儿觉得他相公就是最好看的!又识字又能挣钱,孩子像他肯定好!
第81章 080.冬天里的一把火
十二月。
清米县的第一场雪飘飘扬扬地落了,给整个县城都披上了一层白色薄纱,衬得植物更加翠绿。
温度在零线徘徊。
雷栗和周毅院子里的辣椒不再结果,慢慢地凋零枯萎。
不过周毅种得多,晒的干辣椒做的辣椒酱也多,在明年辣椒能收获时,都不用担心辣椒吃没了。
只要他不在店里做很多辣味菜卖。
港口的大河没有结冰。
但回来的船只变得很少了,工人也走了一大半,只有少部分想着多赚一文是一文,会每天都来港口找活。
店门可罗雀。
雷栗和周毅给朱珠儿的孩子朱硕过了满月酒就关了店,买了很多年货,请了一辆牛车,带着所有辣椒酱辣椒粉和干辣椒回村了。
雷大山和柳叶儿提前一天接到了信儿,将雷栗和周毅的屋子打扫了,铺上了旧被子做的床垫,放上新棉被。
柳叶儿还将棉被烤了一早上火,烤得暖烘烘的,又绵软厚实,等雷栗和周毅回来,要是累了就能睡上一会儿暖暖身子。
家里没有小锅和小火炉子。
要烤火就在堂屋就地生火烧柴,要烧水只能烧灶台的大烧水锅,烧洗澡水方便,但不能随取随用。
因为一直烧火维持水温,比较废柴。
周毅路过镇集的时候特地买了两只小锅和一两火炉子,还有一条大鲤鱼,一些肉、冬瓜野菜菌菇和豆腐。
到家后。
周毅洗了菜切了鱼和肉,将鱼抓腌一下,就将烤火的火堆移到一个炉子里,支了一个小锅,烧开水。
然后炒鱼骨,下冬瓜,煮出一锅浓白的汤底,再将鱼骨和熟了的冬瓜捞起来,下鱼片,又下了点野菜菌菇。
小锅底下的柴火噼啪。
鱼骨火锅的汤水咕噜。
鱼片和野菜被滚开的奶白汤汁从底下翻上来,鲜甜的香气盈满了整个屋子,柴火的炙热将寒冷的空气驱逐。
再盛一碗,吹凉了凉,喝一口,肚子和整个人都暖暖的了。
“真好喝……”
柳叶儿喟叹一声。
这鱼骨因为提前腌制过,汤一点也不腥,完全蕴了鱼骨的鲜滑和冬瓜清甜,将热腾腾的白米饭泡进去,就是不配菜也好吃透了。
“又能烤火,又能煮东西吃,这火炉子真不错。”
雷大山说着又吸溜了两口,见周毅给自己舀鱼片,连将碗凑近,低了低碗口。
“我调了酱汁。”
周毅边给雷栗和柳叶儿分鱼片,边说,“这一碟有蒜蓉辣椒酱,加酱油、猪油、醋和葱花挑的,这一碟是辣椒粉、盐、花生碎和白芝麻,这是花生碎、芝麻酱、腐乳、酱油、醋和油、葱花。”
“还有蒜泥、葱花、酱油和盐,娘和雷栗不吃辣可以蘸这个。”
“前两碟我加的辣椒也只有一点,都可以试试味道,要是被辣到了,我准备了柠檬水,有冰和不冰两种。”
这里的土柠檬果期在4-11月,周毅不在家,就让柳叶儿摘土柠檬,切了晒成干柠檬片。
但这几杯柠檬水里都是新鲜的柠檬片,青绿的颜色在竹筒杯里,底下是未完全融化的冰糖,看着还有几分雅致好看。
“现在还有新鲜柠檬?”
雷栗把三种酱料都蘸鱼片试了一下,三种挺合他的胃口的,不过他还是觉得什么都不蘸最好吃。
单吃鱼片最鲜甜。
“现在没了。”
周毅说,“不过上个月我叫娘摘了一些下来,现在天气冷,柠檬不容易坏,应该可以放一个多月。”
“新鲜的吃没了,就泡干柠檬片,养蜂大爷不是割了几箱蜂蜜吗?蜂蜜柠檬水也好喝,喝温的,养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