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
周毅哑口无言。
雷栗看他不说话,压下去的急躁又浮上来了,一把扯住周毅的衣领,一个调转把他压在身下,
“有什么做完再问吧。”
其实周毅也没什么想问的。
只是雷栗嘴上总没把门,表情轻佻,说话暧昧不清,总把周毅玩弄得团团转,在床铺上也是一点也不会害臊的样子,怎么闹都游刃有余。
感觉经验很丰富。
又认识很多人。
和谁都聊得来。
加上现在,“一家川菜馆”这么火爆,凉茶店也经营得很好,雷栗周旋在那些官差贵人和大户人家子弟之中,如鱼得水。
周毅难免有一点不安。
他并不是一个感情热切的人,相反,他很迟钝和慢热,对喜欢这种情感也是懵懵懂懂的,自己没喜欢过什么人,对别人的喜欢也察觉不到。
甚至有人追他他都不知道,还是他朋友说了,他才后知后觉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但也就是有这么回事罢了。
周毅又不喜欢人家,在人家放弃之后更不可能去找人家。
找人家说什么?
说:“对不起,之前我没看出来你喜欢我,也不知道你在追我,现在我知道了,要不你重新追一次,我看看能不能喜欢上你?”
这不是有病是什么?
不是这性格,周毅也不会在现代的时候母胎单身了二十八年。
但是一穿过来没两天就成亲了。
被迫地默认成亲。
连个反应的机会都不给周毅,就盖上了“雷栗相公”的章,就有了一个夫郎,多了一对爹娘。
比入室抢劫的爱情还快。
龙卷风一样,离不开暴风圈来不及逃,也没有逃的机会。
而且事已至此。
周毅只好接受。
所以他对雷栗的定义从一开始就是“伴侣”,是“必须要喜欢、必须要爱护、必须一辈子在一起的人”。
从这个定义出发,去找雷栗的闪光点,找雷栗让自己心动的地方,然后,反复地问自己
我喜欢他吗?
我在意他吗?
我决定好一辈子跟他在一起了吗?
周毅的答案一开始也是很明确的,他对雷栗没有涉及性.爱的喜欢,他对雷栗的在意只是源自救命恩人,他不想作为伴侣一辈子跟雷栗在一起如果是朋友可以。
但雷栗太热情,太缠人,太能闹腾了。
被这么又亲又搂又抱的,周毅偶尔也会产生他们在热恋的错觉,但一恢复社交距离,他的大脑又清醒了过来。
他想。
他和雷栗这么接吻是不对的。
他这样抱着雷栗睡是不对的。
他帮雷栗这样那样,雷栗帮他那样这样,也是不对的。
这些都是情侣和夫妻才能做的,不能贪图一时的爽快就超出安全线,不能因为过于密切的交流和频繁的暧昧就产生喜欢的错觉。
他要知道,他的脸红心跳,到底是因为超出社交距离的暧昧接触,还是因为雷栗本身。
经过再三的试探,他终于确定,是因为雷栗,是因为雷栗他才心跳加快,是因为雷栗他才脸红害臊。
是因为他想吻雷栗。
他喜欢雷栗。
所以跟雷栗第一次真的做那种事,他才那么干脆没有推拒。
要有爱。
才能有性。
这是周毅的底线。
但他不清楚这是不是雷栗的底线,雷栗嘴上总是跑火车,不着调,有时候说着话就亲上来摸上来。
学习和做作业是拖拉的。
上床是每天晚上必做的。
周毅以前的朋友里,也有看颜色小视频颜色书说荤段子的,他的警察朋友也说过,有些人,特别是有些小姑娘看着文文静静温温柔柔的,浏览器和相册里都不能看,全是不可言说的东西。
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
但周毅第一次看见雷栗这种表里如一又色色又正经的人,偏生还没有一丝放荡和不好意思,理直气壮到就像鱼天生在水里游。
周毅不太能确定雷栗对自己是一时新鲜,还是真的喜欢,就像他不能确定雷栗满嘴跑火车时,哪一句话是真的,哪一句是假的,或者都是真的或假的。
或许。
雷栗爱他的。
可爱的定义有很多。
塞林格曾在他的作品《破碎故事之心》中写:
“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6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吗?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
周毅觉得自己大概属于最后一句。
他总是矜持而克制的。
雷栗应该属于前者,朴素而普遍的爱情观,因为爱总逃不开性,总会走入婚姻,总离不开孩子,总让人贪恋清晨六点的吻一般微小而充满遐想的细节。
这很正常。
但周毅总觉得爱有更高一层的东西。
即使没有性,没有婚姻,没有孩子,没有这些世俗定义的东西,甚至没有那些相濡以沫的细节,仅仅是爱本身,就让人为之动容,前赴后继。
可雷栗是怎么想的呢?
或许雷栗自己都不知道,因为他从来不会去想这些,这些是多余的没必要的未来分支,他只要把握当下。
雷栗只相信当下。
周毅忽然顿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