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除了运送泥沙石头,将石头砸开炸开,将道路修平整再挖出合适的坑道,还要定好规划员、测量员等。
毕竟一条快捷的路可比一条弯路好走,还要将这条路与附近几个村子、镇子、县城三者连通,尽量一路多通,而不是分出好几条岔路来。
等什么都铺好了修好了,最后还用滚石将路面压实,这样就是走拉重物的牛车,还是疾跑的快马都好走。
自然。
为了防止偷懒,还要设几名信得过的监工实时看管,不单是看有没有人偷懒假干,还要看有没有中暑的,起争执时也好去支持个公道。
“不过这事简单。”
雷栗不太在意地说,“村里正闲着呢,除了辣椒照常收成,就是看稻谷什么时候熟就收了,大家伙听说要修路,兴致都高,不给钱都想来干呢!”
这修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
要是等年纪大了,或者等孩子孙辈出生了,跟他们说“你们走的这条路可是你爹你爷给修的”,等子孙有了子孙,也说“你们走的这条路可是你们祖宗修的”,那在九泉之下都有面子啊!
“让村长挑几个辈分大又年轻力壮的,去压一压他们,有些话语权,跟村里人也说得上话。”
“这些人在我们村外头做活,保不齐跟村里起什么争执,村长要是在还好让他断案,村长不在也有能在两边都说得上话的监工管着。”
“行。”
周毅点点头,“都听你的,现在天热,下午让人煮了绿豆汤给他们送去,也让他们歇一歇,别中暑了。”
“放心,我都安排好了。”
雷栗拍拍胸膛打包票。
他做事情仔细,又是跟县衙合作,要作为重点示范项目去坑富商钱的,于徐兴哲那也是个大政绩,他还要在清米县做两年知县,商有官助财运亨通,那必定得办得漂漂亮亮的,皆大欢喜。
难民们在工地干得热火朝天,附近几个村也有人过来做活的,为着修路是积德的事,也是这一日三顿着实也好。
雇了十几个妇人夫郎做饭。
早上是红薯稠粥,加上咸菜或酸菜,午晚就是大米饭,炒青菜,一个纯肉菜还有一个汤,汤水也是萝卜排骨这样的。
油水很足,调料也舍得放,这大锅饭比寻常自家的还香,吃得人油光满面。
就这伙食水准,没成难民之前也不是人人都能吃上,隔三差五吃个肉很算不错了,哪有这天天肉菜白饭的好。
第145章 144.这是一条神奇的山路
七月农忙。
来修路的庄稼人都回去收稻谷了,三里河村人日子好了,买了牛或骡子的人家也多了,不用排着队跟人借或靠力气,夏收比以前快许多。
现在日头又大,七月中旬,村里的新鲜稻米就已经全数进了仓,村人都吃上了香甜软糯的稻米饭。
雷家的稻田都租赁出去了,就跟村里人买了一批,让棚子煮了,给修路的工人们都尝尝今年的新米,还杀了几头猪,大锅火大白萝卜炖了陪着新米饭吃。
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干完一天活,夜了吃上这么一顿,几乎要落泪。
都是地里刨食逃难出来的庄稼人,新稻米对别人来说只是好吃,可对他们而言,这是辛苦劳作的收获,是未来的指望,是孩子身上穿的衣裳、爹娘口中的饭,是去镇上县城时能舍下钱坐一回牛车,是生长孕育自己的土地和家乡。
若是可以,谁想背井离乡拖家带口地逃难到陌生的地方?
荒郊野岭风餐露宿,给孩子穿的衣裳是别人不要的施舍,连个自己的屋子都没有,全是临时搭建的木板棚子。
夜里听见深山传来的不知是猫头鹰还是什么夜行鸟的叫唤,早上傍晚还有蝙蝠呼啦啦进出一片,听闻还曾出没过野猪熊瞎子,纵使人多都惊得骇人。
南江江河多。
南江人都住在河岸边上,多是宽阔的河淤地,水田菜地都是一片片平整的,哪里见过这样多这样深的山。
水田能连成梯田,修的路都是十八个拐,若是从别的地方被卖进来,怕是日夜奔走都逃不出这山。
幸而遇上了好人。
他们眼泪伴着这新稻米的饭,吃着香喷喷油滋滋的猪肉,心想,幸好遇上了个好村子,遇上了一个好主家。
这一夜难民们睡了个难得的好觉。
第二天,监工们就发现原是难民的工人干活更积极有劲儿了,搞得从别地来做工的都争着下力气,生怕监工觉得自己偷懒,不给干了。
这活虽然工钱少,但是伙食好,不少人来修路就是为了这一口吃的,中午晚上让家里人带饭食来,再将工地给的肉菜带走,让家里人吃肉自己吃咸菜青菜。
这么热火朝天轰轰烈烈地干了近一个月,从三里河几个村到县城的路终于修好,连接到了官道上。
工人们干得板实,下了苦功夫,这路又是几个村子的先辈修过一轮的,只是年久失修,坑洼多易积水,又起灰尘才不好走,杂草杂树是没长多少的容易清理。
挖坑做路基挖出来的泥土也不用费人工运走。
这条路本就是依着山建,挖了泥土石块或杂草就往山下扔,不够宽的地方就铲开山体,有的地方可能多人经过,还挖宽了点,到三米五宽去。
这时候的马车牛车都不多宽,就一米二三顶多一米四,太宽了牛马或骡子不好拉车,上路特别是山路也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