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剩下这部分就全做了。他们家、外阿公家、柳小草家和苗夫郎家加起来不少人呢,得摆两大桌才行。
周毅去接小生姜回来,小生姜跟着小宝回了家,正好顺道叫苗夫郎和张大强来家里吃鹿肉宴。
苗夫郎还想抓两只家里的鸡去,但周毅想起鹿肉不能跟野鸡一块吃,不知道家鸡行不行,就干脆不同吃了。
苗夫郎就没抓,而是从地里摘了一篮子小青菜,这时候的小青菜最是鲜嫩清甜,光蒜蓉清炒就很妙了。
还带了一把今天刚采的菌子。
今年菌子发得多又好,他看着喜欢,这个也要那个也摘,不小心采多了,正好雷家做宴拿过去炒了吃了。
柳小草知道鹿肉不能同鸡一块吃后,就从家里挑了只好鸭子来,家里做的腌菜酸萝卜也拿了两坛子,又叫牛二树去竹林里掘几根嫩笋回来。
外阿公家也拎了一篮子鸡蛋鹅蛋,还有自家种的芋头做的芋苗酸,村里有卖豆腐的,也买了一板过去。
想着栗哥儿他们刚回村里,家里的地又只有雷惊笙一个种,葱姜蒜怕是少,又从地里拔了一大把洗了。
几家这么拼拼凑凑的,最后拿到雷家的东西都能做一场席了。
女眷男人们又动手帮忙,择菜洗菜的,烧火切肉的,看孩子的,煮茶倒水的,大伙齐心协力没多久饭菜就好了。
有红烧鹿肉、青红辣椒鹿肉丁、瓦罐菌子鹿肉汤、一整个的烤鹿腿,还有麻婆豆腐、蒜蓉炒青菜、鲜笋鸭肉。
还打了酒。
是村里人自酿的米酒。
小孩子喝不了酒,就用柠檬泡了水,放在硝石制冰的桶里面镇着,三月荔也放进去冰,一剥开,果肉饱满晶莹剔透,吃起来冰凉酸甜可口。
这席宴够大。
大伙热热闹闹得吃了半个多时辰,几个小孩子在学堂里学了不少东西,还给大人们表演背诗和唱歌。
知道小生姜今天也去学堂了,大人们就笑着打趣问他。
“在学堂好玩么?
“在学堂见不到爹爹有没有害怕呀?”
“跟夫子学了几个字呀?”
“生姜有没有认识新朋友?”
“念书饿着没有?”
小生姜第一次去学堂可兴奋了,觉得哪哪儿都好玩,一被问就立马答了。
“好玩呢!”
“生姜才不怕呢!生姜有,有小宝哥哥!学堂还有好多哥哥姐姐,他们都说生姜好看,聪明又好看!”
“认识了,认识了好多朋友,不过他们都比生姜大……”
“没有饿着!生姜有小书包,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阿爹给装的!”
至于认识了几个字生姜自动忽略了,他还不太会抓笔呢,哪儿会认字啊。
老师看他小小年纪的,不哭不闹不捣乱就成了,也不要求他真来认字,就是高门大户家的孩子也不能一岁半就开始学习啊,这是揠苗助长。
小生姜的脑瓜子可机灵了,避重就轻快快乐乐地说,“生姜看小宝哥哥,看哥哥写字,写得可好看了!”
“生姜怎么晓得小宝哥哥写得好啊?”
“先生都夸呢!”
小生姜像个小大人似的,学着今天课堂上先生的话,“说小宝哥哥字写得、写得巧,还羞羞的,好看!”
“是清秀小巧。”
桃哥儿跟小宝一个班,见小生姜说得颠三倒四的,就开口纠正他,边说,“小宝哥的字确实好看,每回上写字课,小宝哥的字都会被先生贴出来给大家瞧呢。”
说着,又小神气地补了一句,“我也得贴了几回。”
柳小草一向是不吝啬夸奖的,听了就说,“小宝的字好看,桃哥儿的字被贴了几回,也好看,等年关了咱家贴春联,就让桃哥儿写吧?”
后头这句是对村长和村长婶子说的,两老自然说好,桃哥儿的字确实比牛金金和牛银银的好看。
“可惜我家金金不像桃哥儿,坐不住,一上课就跟屁股扎了针似的,光惦记着下课去玩了,字也不记得几个。”
大嫂牛小小叹气地笑着说,她家牛金金是个汉子,要是念书的苗子,家里指定会送牛金金去私塾继续念的。
柳小草就说,“小子嘛,这岁数都坐不住的,爱打闹说明身板结实,银银就爱静,绣的花阿肆先生都夸好看。”
“这倒是。”
牛大树没心没肺的,跟着乐呵呵地夸自家闺女牛银银,一点也没想到儿子念书的事,念不成就跟着他下地刨食呗,日后大了就相个姑娘哥儿生小孙儿。
“我家小木念书倒是还行。”
舅舅也乐呵呵地说,“学堂先生说是个念书的苗子,兴许运气好了能考个童生啥的,不过他自个儿爱木活,不念书跟他姑阿公做个木匠也成。”
“小木念书好,那自然是先紧着念书了。”
雷栗闻言道,虽然他自己不爱念书,但对知识还是抱有崇高敬意的,觉得能念书爱念书的都不是一般人。
周毅也是学习更重要的思想,先学先考考,考中了一步登天,考不上就转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学习能提高学习力,以后就是不念书了,转行学东西也比没念书前学得快,脑子活泛一点就通。”
舅舅听不懂学习力是个什么,但知道周毅是说念书好的意思,点点头赞同周毅说的,“那就多念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