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春天的小雨淅淅沥沥。
  村里热热闹闹的,要春耕培育秧苗了,辣椒种子、番茄籽也撒下了。山里的菌子发了起来,春笋也在一声声雷鸣中拔尖。
  村学开学了。
  周毅真的给学堂的孩子们来了一场开学考,让这些幼小的心灵破碎一地,好在是不改卷不批分数的,让某些贪玩忘事的小孩子免于家长的藤条炒肉。
  像小生姜这类勤勤恳恳学习,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的乖小孩,就算不用看分数,都知道自己都答对了。
  一放学就开开心心地告诉爹爹,自己开学考试了,考得很不错呢!
  “有一百分哦!”
  小生姜挥舞着小手说。
  他哪儿知道一定是一百啊?
  不过是卷子满分是一百,小家伙觉得自己写得老好了,可厉害了,所以信誓旦旦得意洋洋地说了一百!
  “哇哦!”
  雷栗很配合地摸摸生姜的小脑袋,笑眯眯地表扬他,“考了这么多啊?生姜好厉害哦!回了家让阿爹给生姜煮大鸡翅吃,吃两个,好不好?”
  “好耶!”
  小生姜欢呼雀跃。
  小家伙比起鸡腿更喜欢吃鸡翅,因为夫子说过,展翅高飞,就是跟小鸟一样飞得高高的,有大出息。
  他也要飞得高高的,有出息!
  虽然他不太明白什么才叫有出息,应该就是像爹爹那样赚很多银子,像阿爹那样读过很多书、会做好吃的饭吧?
  小生姜拉着爹爹的手,快快乐乐地回家,等着吃大鸡翅。
  在他们旁边经过的,也都是来接孩子的家长,或者蹦蹦跳跳自己回家的学生,放学了,真是值得高兴。
  与此同时。
  安武帝真的驾崩了。
  国丧。
  要举国哀悼。
  但这时候的消息传得没有那么快,等到新皇都登基继位,大赦天下了,天下百姓才后知后觉上一个皇帝没了。
  有些村镇离县城远的,县城里人人都穿上了素麻衣,通报的小官吏才跑到他们村,说先帝驾崩了要着素服一月,三月内不可婚嫁办酒宴,不可高声作乐等等。
  清米县的路是修过的,马儿跑得快,所以徐兴哲上午知道这事,下午雷栗和周毅也知道了。
  先帝崩了。
  他们有心理准备。
  但登基的居然是三皇子?!
  第212章 211.将军项宠,性行淑均
  怎么会是三皇子?
  不是说三皇子是个空有皮囊的草包,还是个温吞中庸的烂好人吗?不是说他母家势力不大吗,怎么就当上皇帝了?
  四皇子不是皇后嫡出的皇子?不是说皇后母家的势力很大?怎么就让三皇子登基了,四皇子死了?
  五皇子虽然不在宫里,但他的母家呢?他的谋士呢?他那一党的朝廷官员就眼睁睁地看着三皇子继位?
  七皇子虽然年幼,可母家背靠户部,也有一争之力。
  二皇子足智多谋,自己当不成皇帝也可投靠其他皇子,捞个从龙之功,而不论是五皇子还是四皇子都比三皇子强吧?
  雷栗实在想不通。
  自从当年在县城港口,三皇子忽然笑着投来那一瞥,他就觉得三皇子没有表面这么简单,但三皇子的继位未免太利落迅速了些。
  先帝才死了半个月,新帝都大赦天下了!
  这未免有点太匪夷所思了。
  但也没必要没事找事,雷栗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谁坐皇位对他来说都一样,只要新皇一心为民生,不是昏庸无能那一挂就行。
  事实证明。
  三皇子现在是新帝了,确实不是走了狗屎运才登基的。
  刚坐上皇位,就针对目前的国情,利落下达了一条条法令措施。
  先是封了一位早已致仕的老将做镇北大将军,率领大军前去支援武兴,又封了一个名叫项宠的伐东大将军,领数万精兵前往东原,且均有先斩后奏之权。
  就是西岭边儿上的塔金国暂时还没有任何攻打大佑朝的迹象,新帝也派了一位大将军过来镇守。
  与此同时,大开国库,命二皇子为钦差大臣前往东原赈灾,还带了一批御医和数十车草药,免费为百姓诊脉治病。
  在此之前,一道圣旨并一块亲笔御赐的匾额先飞往了中川蒙家,命蒙家为第一皇商,匾上题名【济世通达人家】。而后蒙家所有米粮发出,一部分作为军饷,一部分为赈灾粮,发往东原、文盛和武兴三座前线府城。
  之前那些政策,虽让雷栗和周虽有些惊讶于新帝的雷厉风行,但是这道圣旨才让夫夫俩觉出一些不同的意味来,可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出来。
  蒙家作为米商,虽然是中川数一数二的那一批,但并不是最有钱、底蕴最深厚的,为什么偏偏是蒙家?
  且只有蒙家?
  但不管新帝如何打算,蒙家已经收拢了自家生意,纷纷关门,将一船船一车车米粮运往三条前线。
  新帝撑腰,粮草充足,前线大军精神大震,一鼓作气打服了草原外族,万夷国也是节节败退。
  终于。
  在今年秋末,大佑朝大胜,外族俯首称臣。
  出人意料的是,新帝拒绝草原外族称臣上供,杀了外族使臣和外族的王,并派官员前往外族进行接管。
  外族共有三十六部族,部族之间的争斗由来已久,之前是其中一个大族统治了三十六部,成为了王族,其首领也成了共同的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