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不、不知道……”
  这户渔家愣愣的,在村里,考上秀才就是一等一的好了,哪里知道秀才上头还有什么考试、大六元是什么意思。
  “就是去考童生、考秀才、考举人,在圣上面前考进士,都是第一!”
  雷栗见这户渔家和官差都震惊住了,颇有点洋洋得意,又故作谦虚。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家玉蕤只不过是比天底下读书的汉子都强一些罢了。”
  又说,“我瞧你家小孙女聪明伶俐,若是有条件念书学字,日后考科举,说不准就出一个女子状元呢!”
  第314章 315.会教坏人的是雷栗吧?
  “我、我家孙女没这福气……”
  老渔户连连摆手惶恐,腰首是低了又低,他老伴儿和儿子儿媳也是这般,只有才五六岁的小姑娘神色茫然。
  不怪他们这反应,考状元岂是口花花那么容易的?
  胖知县听了雷栗带着显摆的话,都不由轻怠他几分,心想,这北京都来的巡抚大人真是何不食肉糜。
  不说如渔户这般普通人家的哥儿女子,便是寒门士子,要拿状元都不易,不仅是才学时运,更多是念书科举的费用。
  胖知县从县城来这小破渔村是坐的马车,马不停蹄的,也要个把时辰才到这,要不是他皮糙肉厚都能把他颠簸死,换了老百姓的牛车得走一上午。
  而这县试是在本县城里考,府试要到府城去考,路费食宿费便是一笔不轻的开销,成为童生后要继续念书,再考院试,也要去到府城里。
  成为秀才进入县城的县学,有官府的补贴才稍好一些,但最多只能呆九年,三次乡试还没中举就收拾铺盖麻利滚蛋吧。
  这之后不但没了补贴食宿自理,也没有夫子教导,只能自学或者去私塾交束脩上学。
  举人的束脩一月少也得几两,一年就是几十两银子,加上笔墨纸砚书本,不是一般百姓能负担得起的。
  不是胖知县狗眼看人低,实在是这老渔户家徒四壁,最值钱的物什大概便是家里那口大铁锅了,院里晒的咸鱼海货,便是白送都不一定有人要。
  实在是这些玩意儿在海岸线绵长的百洄随处可见,只有每日新鲜打捞的鱼获,赶着早市才卖得上几分价。
  而这些胖知县并不打算说出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巡抚大人玩够了拍拍屁股就走了,要捅出什么烂摊子,倒霉的可是他。
  虽然心里多有轻视,明面上胖知县还是伏低做小,好话连篇地捧着雷栗,直把苗玉蕤比作天上文曲星。
  “也是。”
  雷栗乐呵呵地说,“也不是谁都能跟我家一样祖坟冒青烟,出海打渔平平安安回来就不错了,识字念书这事着实远了些。”
  他那双富贵漂亮的桃花眼被捧得笑眯起来,睨向胖知县的目光都带了一些满意,显然胖知县马屁拍得上道。
  他又自持巡抚高高在上的身份,假惺惺地劝和说,“不过老人家你也不必自相形愧,你家孙女儿就是没条件念书,去念了说不准能考上个秀才童生什么的。”
  刚才还说能考上女子状元,现在又改了口风变成童生了。
  自觉心里明镜似的胖知县暗中翻了个白眼,对这巡抚大人的轻视又重了几分,还有几分不忿。
  这巡抚还是超一品的长宁侯呢,却是这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傻白甜,真是有些人走路都能捡到金子,他怎么没这么好运能得圣上喜欢呢?
  雷栗又想了想似的,口吻里又带着一丝炫耀似的怜悯,像是对老渔户的孙女能否考上童生存疑。
  “我这有十两银子,给你孙女儿买几本书去学堂念念,就是日后考不成,识些字也是好的嘛。”
  雷栗笑眯眯地说着,却并不动作,而他话音刚落,周毅就拿出一锭十两的银子放到老渔户的手中。
  “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老渔户一家皆惶恐战战,银子握在手里跟烫手山芋一般,连忙跪下来想把银子捧上,还给这位大人。
  他们一家都是老实渔民,看不出雷栗和胖知县之间的交锋,只觉雷栗现在的神色语气有点怪,又说不出哪里怪。
  今早雷栗两人很是和蔼健谈,看不出一点官样子,现在……似乎是有点知县大人的感觉了?
  出于动物般的直觉,他们并不觉得雷栗这些话是瞧不起自己,相反,手上沉甸甸的十两让他们感激又不安,觉得不能白拿这么多钱。
  他们家靠打渔一年才攒个一两多,年景不好时一家人齐全就很不错了。
  雷栗似乎是面子被驳了,有点不虞,胖知县见状,连忙呵斥老渔户一家,“让你拿着就拿着,还不快谢谢巡抚大人?”
  “多谢、多谢巡抚大人……”
  这下雷栗的面色就又好看了,笑意盈盈地请老鱼户一家起来,然后就在胖知县热情相邀下,和周毅坐着舒坦的马车回去县城。
  在县城受了几天被人追捧、众星拱月的日子,雷栗便索然无味了。
  他装模作样地说自己是微服私巡,不要这么多人跟着,他可是作为巡抚来办正事的,这么兴师动众的还怎么办事?
  胖知县:“?!”
  他刚跟上司说这巡抚不足为惧,巡抚大人就要办正事了?
  他心里一惊,面上热情地挽留雷栗,见挽留不过就给他备了最宽敞豪华的马车,带着一众官差送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