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
  鹿韭苑,枝叶居中。
  蔺南星今日早早地起了床,入宫去面圣,顺道督管一下御马监的事务,约摸午时才会归来。
  现下的屋子里,便只有沐九如一个主子。
  院落里秋风习习,寒蝉短鸣,屋内门窗闭合,茶香袅袅。
  修补过的桌案上铺了扎染的桌旗,几册账本堆积在旁,算盘声“哒哒”轻响。
  貌美正君坐在桌前,衣着素雅,长袖飘飘,发冠梳理得整整齐齐。
  俊秀的手中捧着杯热茶,在晨光中悠悠翻动账册。
  偶尔见了什么难解之处,沐九如便皱着眉头向随侍在侧的多贤公公问话几句,然后再轻柔地拨弄几下算珠,歪歪扭扭地做些测算。
  沐九如放下毛笔,嘴边挂起了笑,高兴地道:“上个月居然还攒下了一千三百两银钱,呼……如今府第里的家底共有三千二百八十两!”
  他着重强调了“三千二百八十两”这个数目,音调都是雀跃的,又扬眉吐气地道:“可算能考虑置产的事情了。”
  他从多鱼手中接过沾了泥的字章,在核对完的账册上敲下他的名字。
  多贤将账本收到一边,又递上一些另一册预算本,口中奉承道:“正君贤明有德,改动了府第下人拿赏的条例,还削减了衣物杂物的开支,这下钱财和人力都用到了档口上,宅第里的余钱可不就越来越多了。”
  沐九如接过新的册子,扶了扶眼旁的叆叇,笑道:“多亏得有多贤小公公帮我掌眼,还有张姨娘博学多才也祝我良多,点子都是你们出的,我不过是借风使船,最后点个头罢了。”
  他稍作停顿,捏了捏纸张道:“……你和张姨娘,这个月的月钱多拿五两,上个月也辛苦你们了。”
  五两银钱对多贤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他有自己的来钱渠道,但不管主子给多给少,都是一份心意。
  多贤立马拱了拱手,抿嘴笑道:“小的多谢正君赏赐,正君百福千福,吉祥止止。”
  多鱼一听这话,条件反射地就喊了起来:“正君百福千福,吉祥止止,福寿绵长。”
  沐九如:“……”
  这些天里,沐九如只要一出现在院子外面,就要被下人们说这些话。
  一个下人见到他说了吉祥话,另一个下人听见了也跟着喊,有时他在鹿韭院里见到一个奴婢,不过多久,竟还能听到些大嗓门说的吉祥话从吉止院的方向传来。
  听的人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但也是蔺南星和下人们的一片心意。
  沐九如从前只有南星一个奴婢,便护他佑他,将人拢在自己的羽翼下面呵护着,如今沐九如有了一个宅第的下人,自然责无旁贷,要尽力给这些人好一点的生活。
  下人们爱戴蔺家的正君,沐九如心里是极其高兴的。
  沐正君对晃头晃脑的两个小宦官笑着摇了摇脑袋,艳红的嘴唇里露出一排洁白的贝齿,顾盼生辉。
  他垂眸慢慢地拨动算盘,又投入了正君的庶务之中。
  沐九如嘀咕道:“若是以这个月将要入账两千两银子来算……一千两要给南星留着,还有手里的这千两是不能动的……”
  算来算去,就算手里有了三千两余钱,开销还是吃紧。
  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蔺南星在宫里跑了几次,探了景裕的口风,说是天子倒秦的决心很深,估计过不了半年,首辅就要换人,京城要大变天了。
  而他们离京的时间也不好说,蔺南星原本预计的是一年半载之后。
  可小郎君卸职的日子也与他们本来的计划有了差错,离京去外地的时机更是看天吃饭,京城里可以操作的空间不大。
  总而言之,变数颇多。
  沐九如不敢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一切都能顺利。
  因此他只能竭尽全力东拼西凑地抠钱,把账目管得极细,以便给之后置产、离京或是遇上意外多凑点钱。
  沐九如看着手中的预支条款,将算盘慢悠悠地拨回原位,又算了起来:“黄管事申请的采买费,二百两……这像是有些多,应当一百五十两就够了……嗯……一百八……?”
  他对着条条列列又拨了好一会算珠,打了些草稿,皱着眉道:“吃食、药品、服饰、修补物件……二百两也没错……但总觉得还能再压压……”
  多贤将沐九如打完的草稿纸叠好,提议道:“如今正君的衣服饰品买的少了,老爷的衣服又多由府第里的婢女们制作,一百五十两想来是够黄管事周转的。”
  沐九如沉思片刻,又打起了新的草稿:“嗯……”
  他刚接管账务的时候,发现大婚之前蔺南星光是给他买成衣,每个月都能花上六七百两银钱。
  再加上蔺南星自己的衣服从不浆洗,两人一个月的衣物采买也要花掉上千两钱。
  沐九如看了这笔账差点心肌梗塞,他立马就找来人集思广益,最后拍板决定衣物都由婢女来做。
  蔺宅府库里的布料极多,放着不做成衣服,也是浪费地方。
  然后就是浆洗的问题。
  京城里的大户人家,确实好些都是不浆洗衣物的。
  毕竟艳色的衣服多洗几次就褪了色,达官贵人们若是穿着掉色的衣服出门,不仅面上无光,还要被人踩高捧低。
  因此艳色衣服,官服之类的,沐九如是赞成珍惜着穿,减少洗涤次数,甚至穿过就扔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