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小公公心有余悸地看向屋里会烧火的那个奴婢,顿时目眦欲裂:屋里出了那么大的动静,那该死的风兮竟还在专心捣鼓冬瓜,至今头也不抬!
  这白冬瓜是会妖法,把风兮给蛊住了吗?!
  他一筐鱼都料理完了,这人还在切冬瓜,还压根没切好多少,那一片片蝉翼一样的薄片是什么!
  谁家这么吃冬瓜了!煮一煮全都化没了!
  糟蹋粮食么不是!
  蔺韶光看着小花猫一样的大爹爹,伸手抹了把爹爹的脸,笑嘻嘻道:“哈哈哈,爹爹变黑啦!”
  沐九如的脸上被搓出片白色来,蔺韶光看向自己乌漆嘛黑的手心,嘟了嘟嘴吧,又高高兴兴地举起手来,傻笑道:“哈哈哈,元宵也变黑啦,和大爹爹一样黑乎乎的!爹爹和元宵都埋汰哈哈哈哈!”
  沐九如忍不住跟着轻笑出声。
  多鱼长叹一口气,把祖宗们全都请去了一边,自己接过烧火的工作来,三下两下就整理好了灶内的柴火,把火势稳稳地烊起来了。
  沐九如和蔺韶光擦完手脸,回到灶屋里,再次看得惊叹不已。
  仿佛多鱼小小的身影无限伟岸,在做的烧火工作也如同丰功伟绩一般令人敬佩。
  多鱼:“……”
  多鱼把蒸好的面饼给了沐九如,随后就和阿芙两个人在灶房里忙活了起来。
  风兮乐得被人嫌弃,不用干活,拿了本医书在边上阅读起来,蔺韶光则是跟在多鱼的屁股后面问东问西。
  沐九如望了望四周,见大伙都忙忙碌碌,便……偷偷掀开面团上的纱布,伸出纤长的指尖,往里戳了一下……
  软乎乎,凉冰冰的,还有点粘手指,好可爱呀……
  沐九如又戳了一下……
  再戳一下……
  白白胖胖的圆面团上,本来只有蔺韶光戳出的几个小洞洞,如今又多了一串略微大点的印记。
  像是两只小狐狸在上面落过脚一般。
  -
  冬日昼短夜长,蔺南星赶死赶活,跑得马儿都快瘫了,总算在饭点时回了竹里村。
  他一整个白天跑了约七八个村镇,就连隔壁吴王的另一个辖地常州他也去探过了。
  只不过调查的地方都是村子和镇子,再繁华些的县城,他今日没去。
  毕竟城里不比村里,村镇的主管人只有镇长和村长,县城却是有京官和宦官任职的。
  这些人在地头上一扎根就是五年十年,虽说未必见过御前红人蔺南星,能认出他来,但为了以防万一,蔺公公还是打算之后乔装了再去城里。
  况且今日只跑过这些村子和小镇,就已收获不小,让蔺南星的心里有了些计较。
  ——多半还是徐威这个镇守太监的问题。
  隔壁常州的民户都是人给家足的好民风,并未有怨声道载、卖田卖儿的情况。
  蔺南星想来也是:吴王从前就是个过于温良仁厚的性子,那人与蔺广相斗时,就是因为不愿用歪门邪道、伤及无辜这才落了下乘,最终被废太子,赶去的吴地。
  若非吴王仁善,想来苗善河教出来的苗承小公公,也不会看好吴王,对吴王不离不弃。
  但这也只是蔺南星片面的考量,此事究竟如何,他还得更深入探查,才能弄清全貌。
  毕竟吴王与帝位失之交臂之后,处境一落千丈,指不定肚子里也在憋着坏水呢。
  只不过因为这二人身份不同,一个是镇守太监,一个是废太子,所谋也会不同,这才让吴地乍看之下没什么不妥。
  蔺南星对这些可能发生的情况有自己的打算和计较:苗善河特地关照过他相助吴王,他也应了下来,因此哪怕吴王真有什么不妥,只要这人别造反,蔺南星都会帮着遮掩一二,让景裕对吴王少些猜疑。
  不过朝堂的是是非非,此刻的蔺南星已懒得再想。
  竹里书斋近在眼前,他马上就能见到家中妻儿,一颗心早就飞向了家中的心上人。
  他将跟着他操劳一日的马儿交给死士,便带着鼓鼓囊囊、收获颇丰的背包进了家门。
  蔺南星昨日和沐九如说过,他回家的时间没个定数,因此堂屋里已开始用餐。
  蔺南星和正吃着饭的五人打了招呼,就在架子边放下包裹,洗了手脸,脱掉风尘仆仆的外袍,也跟着坐在沐九如边上吃起饭来。
  村里的食材获取来源十分单一,因此桌上的菜肴并不丰富,总共也就三菜一汤,但碗盆用的都是大号,菜量不小,够五六人吃了。
  蛋羹是伴着虾米蒸的,表面上淋了猪油和酱油,橙黄透亮地闪着光泽,仿佛吹弹可破。
  酒泼蟹生今日中午的时候,几人已经吃过了,但味道实在是太好,人人都吃得意犹未尽,晚上就又端上桌了。
  做蟹生用的河蟹一只才半个手掌大,却黄膏丰富,蟹肉满满当当,剁成碎块用薄酒醉腌,只浸了一日,已是芳香扑鼻。
  吃的时候蘸取橙泥做酱,入口之后蟹肉的弹,蟹膏的软,蟹黄的鲜,还有橙子的甜,在嘴里一一炸开,口感味道上层次分明,又分外融洽。
  汤和菜都是偏素的,菘菜和着隔壁村买来的豆腐,加上蚌肉清撺;白冬瓜加上鱼虾腊肠,佐以豆豉酱油炖煮。
  一桌家常清清爽爽,比起真正的村人而言,吃得算是过于奢侈了,对蔺南星一家三口来说,却是刚刚好“人间有味是清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