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沐九如按照长幼先顺序,先从阿芙手里接过茶杯,抿了一口,又递出一本册子,道:“芙儿,这本医案集你拿去吧。”
  阿芙湛蓝的眼眸里噙着泪光,双手接过医案。
  册子不薄不厚的一本,拿在手里分量不重,封皮上是沐九如的亲笔题的字,字迹歪歪扭扭,写着《赠弟子芙医案集》。
  竟是一本为她量身定制的病案汇总。
  即便她暂时还不知里面写着哪些病例,可这份与她付出的孝心相互辉映的慈爱,已煨得她心口发酸发涨。
  她开口时已有些哽咽,道:“谢师父赠芙儿医书。”
  沐九如柔柔应了他的大弟子一声,又去接小弟子的茶杯。
  他抿了一口热茶,也回递了一本医案,道:“兮儿,这本是你的。”
  自从沐九如觉得自己也能算是个大夫以后,就惦记起了曾经答应胡女的收徒之诺。
  加上风兮也一直都有想拜他为师的意思,沐九如早早地就准备起了两人的入门礼。
  阿芙那本医案集里摘录的多是些外科的病例,以及异族人易发的病症。
  而风兮的那本,则是收录了许多花柳病相关的疑难杂症。
  风兮接过了属于他的那本入门礼,紧紧地抱在怀中,感念地道:“多谢师父赠书。”
  沐九如也亲切地应了一声,笑容清丽而满足。
  之后就轮到弟子们给“师娘”敬茶的环节了。
  多鱼和蔺韶光闹闹哄哄地收起阿芙和风兮爱不释手的医书,又给他们一人再塞了一杯热茶入手。
  两人抬眼望着气势不凡的蔺老爷,一时都觉得有些恍惚。
  曾经这人是他们的主子,是他们要侍奉的人,如今却成了会关怀他们的长辈。
  两人恭恭敬敬地奉上茶水,道:“师丈,请用茶。”
  蔺南星矜持地“嗯”了一声,嘴角却高高翘着,很替沐九如得了两个好徒儿而高兴,更别说他还作为沐九如的夫君,在接受弟子们的孝敬茶。
  他是名正言顺、堂堂正正、与沐九如平起平坐,唯一能成为沐九如弟子们“师丈”的那人。
  即便他只比阿芙大了两岁、比风兮大了四岁,但他看着这两人,眼里却露出了长辈般的慈祥。
  他逐一接过茶水,结结实实地喝了一口,跟着沐九如一起唤了声“芙儿”和“兮儿”。
  往昔他打死也不会对其他人叫出这样的称呼,但这两人如今是自己的小辈了,这么叫唤却十分顺口,半点也不让他觉得需要避讳。
  礼物他也备好了,是在扬州得空时采买来的,家里五人,人人有份。
  但本来送给阿芙和风兮的东西就是随便挑的,用来做给小辈的入门礼却有些不够重视。
  幸而他给沐九如买的礼物有好几十件,从里面挑出两件合衬的来送给徒弟绰绰有余。
  蔺南星给两人递上礼物,又训诫道:“你们入了师门,往后便跟着你们师父刻苦学医,莫要懈怠,平日里也好生地孝敬他,别调皮捣蛋,惹他生气不悦。”
  他缓和了语气,又道:“你们若是冷了热了,短缺什么,想要什么就同我说,你们是祜之的弟子,就是我的孩子,万事不必同师丈客气,若是将来遇上了难事,师门里有祜之、有我在,总有人给你们兜底。”
  这段话的分量不可谓不重,蔺南星的直系亲信都是逢会、逢力这样权势滔天的内臣。
  有这么一句兜底的许诺,哪怕风兮和阿芙将来把屎盆子叩在皇亲国戚的头上,蔺南星都能把他们的命保下。
  当然阿芙和风兮也不是那种会无事生非的人。
  两位新晋的弟子铭感于心,沉声应下。
  沐九如紧接着他的夫君,也对弟子们温声地训诫道:“我就没什么好再教导你们的了,如何医人,如何修德,我与你们早已说透,你们也都做的很好。”
  “若只论医术,以你们如今的水准,在村里做个郎中已足够出师行医,但你们依然研精覃思,砥砺琢磨。”
  他温柔而坚定地道:“我相信你们都将成为自己所愿所求的医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阿芙和风兮自从向沐九如跪下的那一刻起,泪水就在眼里打转,此刻他们被师父师娘温言软语地关怀鼓励了一番,眼睛更是红得像要滴血,泪花一闪一闪地盈满了眼眶。
  两人的嗓音也哽得又沙又哑,道:“谨遵师父教诲。”
  沐九如被他们的模样弄得心里发软,柔声道:“你们都是好孩子,起来吧,往后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三个字,对阿芙和风兮二人来说,近乎是此生难求般得遥远。
  他们一人是被远贩异国的奴隶,一人是花街巷柳出生的侍君。
  对他们来说,故国遥不可及,亲友命薄如纸。
  也无人会愿意成为他们这般出生低贱之人的家人。
  可他们今日拜师,并非只是成为沐九如普通的授艺弟子,而是作为亲传弟子。
  这世上若说还有什么和父子血亲一样血浓于水的关系,便只有这样亲如一家的师徒关系了。
  师徒、师门之恋,为何常让人觉得有悖伦常,便是因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几个字,是有它真实的分量在的。
  他们入了沐九如的师门,便是有了如同父母的师父师娘,有了会为他们撑腰的长辈。
  而他们也近乎真正成了沐九如与蔺南星的孩子,若是师长二人百年之后,他们甚至是需要和蔺韶光一同扶棺守灵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