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蔺韶光听了倒是一下子收住了泪水,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兴致冲冲地一边叫着“饺子仙人在上,岁更交子,新年行大运”,一边吃个饺子,嘀嘀咕咕地许下越来越多、越来越离谱的愿望。
  沐九如看了那爷俩一眼,心里软和和的。
  他虽然比起蔺南星来,相对要更擅长教育开解孩子,但对着儿子说胡话却是不太会的。
  蔺南星总是陪着蔺韶光做些胡闹的事情:不论是给儿子无底线地熬糖,把人吃得得牙病了;还是窝在鸡圈里,可劲地撮合大鹅们生娃抱蛋;又或是教好大儿埋陷阱,让蔺韶光把村里欺负过他的那孩子给暗算得摔了一嘴狗屎……
  这些没个正行的事情,怎么都不该是个爹爹陪着孩子去做的。
  可沐九如偶尔也会想,若是他小时候有个愿意这么陪着他疯闹的爹爹,哪怕只是一起在床上下会孔明棋……
  那该会是多么美好的童年。
  四个小辈们已经寄托完了新年的期许,接下来就该轮到蔺南星和沐九如这两个长辈了。
  去年除夕聚作一团守岁时,因为阿芙和风兮这两个人还只能算是奴婢,蔺南星说话时便多少留了点心眼,藏着掖着不少信息没透露出来。
  今年他却没有这些顾虑了。
  在坐的六人都成了极为亲近的自己人,就连两个弟子都已知晓他和沐九如曾经的主仆关系了。
  蔺南星便也大喇喇地许了不少的愿望。
  都是迫在眉睫,也实实在在的:想建功立业,收复国土,最好还能扫平北鞑。
  他还希望景裕能一年乖过一年,少对他折腾些幺蛾子事来。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沐九如的身体要越来越好,最好能比他还身强体壮。
  沐九如自己都没他那么敢想。
  不过今年的沐九如,也对未来多了几分无关后宅,无关家人们的期望。
  他希望明年的大虞能寻得治疗时疫的法子,不论是太医署,或是全国各地的哪位能人,又或许,有极小极小的可能……由他来解开这个难题。
  除此之外,他替蔺南星祈福了一番,希望小郎君战无不胜,打得北鞑溃不成军,无以为家。
  他期待地道:“父亲在军志里写草原上水土丰茂,碧波万顷,牛羊成群,落故,你到时候战胜了北鞑,可得带着我亲眼瞧上一瞧。”
  蔺南星望着目光灼灼,满目向往,甚至兴致勃勃的沐九如,他眼里的星子也被心上人焕发的生气给照得淬亮无比。
  他重重地应声下来。
  堂屋里又随意地起了话题,漫无目的地聊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蔺韶光吃完了饺子,便在小榻中沉沉地睡了过去,多鱼也陪着小祖宗躺在了榻上。
  两个孩子在被褥里窝成一团,打着小小的甜鼾。
  雁城如今人少,鞭炮声便也不太密集,只是稀稀拉拉地,有一搭没一搭地从四面八方响起。
  更漏深深。
  雁塔的方向忽然传来悠远的撞钟声响。
  一杵接着一杵,透过风雪与寒夜,响彻整座城池。
  永初三年来了。
  还醒着的四人压着声音恭贺了一番新年。
  每个人的脸庞都被火光照的红彤彤的,眼里亮着璀璨的光彩。
  他们的人生似乎在这一刻里,才开始真真正正地,向着属于他们的未来奔流而去。
  -
  除夕过后,便是元宵。
  也是蔺韶光的生辰。
  蔺小少爷的生辰过得很是热闹,每个人都给小家伙准备了礼物。
  蔺小爹爹也没有辜负好大儿的期待,刚吃了晚饭,就风雪无阻地抱上蔺韶光、背着沐九如爬了好长的楼梯,走到了雁塔的塔顶。
  然后在死士的护从下,他带着妻儿们翻上了雁塔的屋顶,站在一踩就响的瓦片上,一同观赏了大雪中的明月,与夜空中的烟火。
  三人吃着点心,喝着清甜的小酒,相似的脸庞被烟花染得艳红而透亮。
  清脆欢快的笑声响了许久。
  不过生辰后的第二日,蔺韶光就因为吃了风雪而大病了一场。
  沐九如托了小相公的福,如今的体质倒是意外得强健,同样是吹风吃雪,往常比他体质还好上些许的蔺韶光烧得人都迷糊了,他却只是生了些冻疮,精神都没差半点。
  一大早蔺南星起床时,他也醒了过来,去岁安医馆忙活自己的事了,还是得了蔺韶光伤寒的消息,才再次赶回蔺太监宅的。
  等到蔺韶光的伤寒痊愈之后,阿芙这个大师姐心里便再没了挂念。
  一个天气晴好的午后,她启程离开了寒州。
  离别那日,阿芙把自己打点得焕然一新,格外得清丽周整,甚至还有些让人眼前一亮。
  她身上穿着的是她连日赶制的大风部族衣装,一头栗色的长发也按照部族的传统,辫得整整齐齐。
  裹满皮毛的腰间挎着蔺南星新送她的弯刀与盘曲亮泽的马鞭。
  耳朵上则是带了一对精巧的耳珰,正是沐九如曾经送她的那双。
  她的马匹背囊里带足了各国的货币、赶路的干粮与水,还有常用的药材、她的药箱与医书。
  阿芙自从她的身份不再是蔺南星的侍妾之后,便很少打扮自己了,平日里也是低调寡言,不声不响,像是个灰扑扑的背景一样,无声无息地融入在异国他乡的人群之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