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用来作为暂时藏身的地点,也还算适用。
虽然久留的话,这里离京城太近,依然不太安全。
不过沐九如也没打算在这里逗留太久。
他原本和蔺南星商议下来,是打算跟着死士们一路北上,到寒州一带地广人稀的地方隐居小住的。
甚至蔺南星尤觉不够稳妥,还想让沐九如直出塞外,最好跟随阿芙游牧一阵的打算。
跑到塞外去,实在是夸张了点,但躲去稍远的地方,沐九如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不然蔺南星那头还没出什么大事,他却被东厂的人给抓走了,反倒是他这边坏了事,拖了蔺南星的后腿。
因此沐九如这次没再倔强,很快就与蔺南星道了别,带着死士和辎重离开了车队。
但没走多远,他却突然咂摸出了点不对劲来。
——东厂势力有限,做的又是暗中的勾当,他们在京畿虽然手眼通天,但到底出了京城,也没办法真做到地毯式的搜索。
不然当年的徐威就不会让东厂束手无策。
可蔺南星却隐隐有些想让沐九如直接逃出大虞的意思……简直就像是朝廷要对他这个后宅之人通缉追杀一般!
姑且不论朝堂里到底发生了何事,若事情真的恶化到了连他这亲眷都要被举国追杀的地步,蔺南星也绝无再翻身的可能了……
那沐九如还有什么远走他乡的必要?
与其独自一人前往远方,只能卧不安席、辗转发侧地等待事情尘埃落定,此刻危机还未发酵,沐九如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暂留京畿几日,等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后,再考虑是走是留。
于是他差人传信回京,联络了夏月与多贤,还额外写了封信给逢会,让逢会通过司礼监的渠道来探查信息。
沐九如派去的死士上京后不过半日,张妗金最先找到了沐九如一行。
她带着沐九如乔装打扮,转移阵地,来到了这处书肆。
一日之后,夏月也带着陵光号收集到的信报,到了这里。
沐九如与这两人足有三年未见,女大十八变,夏月随着事业越发壮大,风采更甚往昔,而张妗金如今也落落大方了不少,说话做事不再畏畏缩缩,动不动就结巴落泪了。
可惜当下并非什么叙旧的好时机,京城风雨欲来,三人没说几句闲话,就投身进了对时局的揣测之中。
沐九如仔细看了夏月带来的情报,几人对这些京城商圈、贵人、闺女的动向做了探讨。
但宫外之人能得到的信息毕竟有限,除了一些绰绰约约,无法缕清的线索外,并无一发破的的内容。
此时的沐九如与蔺南星分别不过两日,甚至蔺南星跟随地北军还未进京城,蔺南星也尚未遇到危险,但沐九如已饱受了寝食不安、万虑千愁之苦。
夜不能寐时,他便想起了陈年旧事:当年蔺南星孤身入宫后,得知他被打入冷宫,大抵也就是这么得心焦如焚。
还有他入宫第二日,蔺南星就下定决心去净身,义无反顾地追他进了宫里……曾经他还觉得不太能理解南星的选择,现在已经可以感同身受了。
——所爱之人正在遭逢罹难,而自己却不知他要面临什么痛苦,也无可施为,这简直比受伤、死亡更加让人难捱。
沐九如罕见得有些沉不住气,在他几乎忍不住想要有所行动的时候,多贤也终于风尘仆仆地到了这家书肆。
此时距离沐九如派人传信入蔺太监第,多贤收到正君的传信已过去两日有余。
倒也并非多贤刻意怠慢,他这两日也是忙的焦头烂额,眼睛都没合过一下。
他收到沐九如的指令之后,就立即操办协同逢会收集起了宫中的情报。
有些事情平日不去特地注意,就发现不了端倪,然而真的追根究底地探查,真像却清晰得洞若观火。
即将发动的事态牵扯甚大,皇帝、太后、秦屹知、甚至还有东厂的厂公蔺多福都掺和了进去,卷在时局里的每个人都在故布疑阵,让情报的获取和准确性变得更为困难。
但不论是东厂厂公蔺多福最近的异动,还是从太后与蔺多福的勾结,亦或是前一阵被圣上罚到人事不知的秦屹知,所犯之错却只是“打翻了渴水”这么一件小事……
所有的矛头最后都指向了被动过手脚的司礼监会计录,以及那张不知去向的《簪花少年图》。
摸清真相的多贤片刻不敢耽搁,立即带着情报离京,赶赴沐九如所在的方位。
而那时已是今日的早晨。
多贤从小道离京之时,蔺南星正在城门外与将士们一同接受天子的慰问,多贤空有一手的情报,却不便上前通传。
所幸秦屹知已给蔺公做过一些提点,而宫中自有逢力与逢会能接应蔺公……
蔺公心思想来玲珑,早早地就把正君给送走,多半是已经猜到了宫中的异变。
因此多贤只是遥遥望了一眼远处的多年未见的上峰,便扬起马鞭,用最快的速度来到这家县城书肆,将得到的情报全都交到正君的手上——
书肆的小屋里话语声依然不断。
沐九如忽然放下手里的纸张,轻轻出了口气,道:“我要进宫面圣。”
“正君?!”多贤一愣,显然没想到沐九如会有这种打算,连忙劝道:“正君,事情还尚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正君千万不可冲动,以身犯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