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陶品宣对他说的好处没有兴趣,他没有追问,而是分析起当前的境况:“看昨天店主的样子,应该是没说谎,今天是假期的第三天,他们有可能回去了,也有可能还在这里,我们今天先去附近的景区逛逛,看能不能遇到,或者得到更多的线索。”
  陶品宣简单制定好路线,把背包上的太空罩取下来,露出空荡荡的洞口,寒英钻进背包后,脑袋正好能从洞口伸出来。
  陶品宣背上包,带上口罩,用带元宝去打疫苗的借口出了门。
  市区内算上博物馆一共大大小小五个景区,除去昨天的青石巷和名人故居,剩下四个地方,陶品宣全都去了一遍。
  博物馆不允许宠物入内,他就背着包绕博物馆外墙走了一圈。
  得到的结果是,全都没有。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条路,梁丘。
  回到咖啡店三楼,陶品宣扔掉口罩,把冰箱里的剩菜乱七八糟和在一起,随便翻炒几下就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陶品宣为了不浪费时间,再加上囊中羞涩,硬把几个景区走完了才赶回来吃饭,而寒英只需要餐风饮露就能过活,此刻正躺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等陶品宣吃完,寒英已经睡着了,他扯过毯子轻轻盖在寒英身上。
  昨晚吐了那么多的血,今天又探着鼻子闻了大半日,想必也是累极了。
  陶品宣坐在一旁,把脑袋后仰在沙发靠背上,他也有些累,不知不觉睡了过去。再醒来时,残阳如血,余晖透过窗洒在地面上,平常却又美丽。
  寒英还在睡着,陶品宣站起来走到窗边,窗户刚打开一条缝,谁家饭菜的香气就涌了进来,诱得人直咽口水。楼下有几家商户开了灯,似坠在银河边的几颗繁星。神色各异的人来来往往,把这条不算宽的小路点缀得很是繁华。
  陶品宣倚在窗边看了许久,回过头,寒英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蹲坐着看了过来。
  他毛色匀净,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一双眼比琥珀还要清透几分。
  陶品宣蓦然想起他那句句属实的身世,看着眼前清瘦的小猫,终究还是不可控地生出了几分怜悯。
  他走到寒英身边蹲下,平视寒英的眼睛:“这里没线索,只能去梁丘碰碰运气了。既然是他们俩在闲谈中透露出的信息,那大概率不是假的,但是,如果你主人和她是异地恋,不在同一个地方,天下这么大,可就真的找不到了。”
  “如果梁丘没有,就送我回星辰山。”
  陶品宣坐下来,脑海里把昨晚店主的话又仔细回想了一遍,掏出手机查梁丘的情况,网络上的信息显示,梁丘市一共有一百五十七所幼儿园,两千零七十六所小学,三百二十所初中,一百八十四所高中,二十五所大学,一百二十五所培训学校。
  如此庞大的数字,看得陶品宣两眼一黑,再加上网络上的信息未必详实,还是要每一个村落都去看一看才能放心。
  他又查了梁丘市的行政区划,打开计算机找到了一份清晰细致的梁丘市地图,在上面写写画画,花了近四个小时才制定好初步的行动路线。
  陶品宣抬起头,已经是夜里九点多钟。
  他下楼帮覃玉梅关店,一切都打扫干净后,才终于说出要出远门的事。
  覃玉梅问他要去哪里,他装出一副充满希望的模样,微笑着说:“小姨,我总不能在你这里躲一辈子,我想出去走走,散散心,等我玩够了再重新把店开起来。”
  覃玉梅拿起手机往陶品宣的账户上打了两万块钱:“你知道我这个店,开得半死不活的,没赚到什么钱,这些钱你先拿着,等你的店开起来了再还我。”
  想到接下来要走的路,凭陶品宣手里的那点钱也确实是杯水车薪,于是他接受了覃玉梅的帮助,还很自觉的写了一份欠条。
  陶品宣找了一个背包,装了些衣物,好在临近夏天,带的都是些轻薄的衣服,整个包还不算太臃肿。他打开床头柜抽屉,里面竟然有整整三盒未拆封的医用口罩,他打开背包外面所有的小口袋,用口罩塞得满满当当。
  寒英没有检疫证明,没办法坐火车,只能搭乘大巴。
  第二天一早,陶品宣身后背着背包,身前背装着寒英的猫包,去到了客运站。
  由于火车飞机等快捷的交通方式发展,长途的城际大巴已经到了快要消失的程度,去往梁丘的车更是只有一趟。好在司机是个和善的人,对陶品宣带猫的事并没有阻止。
  一路摇摇晃晃,天擦黑的时候终于抵达了梁丘。
  坐了太长时间的车,陶品宣泛起一股强烈的恶心感,他浑身难受,也顾不得吃饭,就近找了家旅馆,开好房间后倒头就睡。
  凌晨两点陶品宣醒了过来,寒英蜷在窗台下的椅子上睡着,呼吸平静。
  房间里有烧水壶和泡面,对这个点醒来的陶品宣来说简直是如遇神迹,他迅速烧水泡好了面,浓浓的香味飘散开,陶品宣深吸一口,痉挛的胃得到了安抚。
  他三两口吃完了面,洗漱后躺回床上又睡了过去,寒英仍在窗台下睡着,窗户外,异乡的月色洒了满地。
  第8章 姜汤
  第二日,陶品宣从离自己最近的学校查起。
  为了和保安斗智斗勇,他又给自己编了几个新身份,在大班、三年二班、初一一班、高二二班等读书的子涵同学的舅舅,忘带学生卡的大学生,想学些技能的失业青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