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陶品宣心下一喜,问寒英:“你不是能和猫交流吗,如果把你主人的照片给流浪猫看,是不是能让它们帮你找啊?”
寒英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陶品宣:“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办法的?凭猫那核桃大点的脑仁儿,指望他们能分辨出人的相貌?再说,我也不是每只猫的话都能听懂。你们人尚且十里不同音,全靠官话交流,我们猫又没有统一的学校教习,大部分猫没有形成语言,少部分聪慧的,语言也不一定共通。”
“那你能听懂玳瑁他们的话,是纯属巧合?”
寒英理直气壮地说:“当然。”
陶品宣无言以对。
寒英独自进了学校,陶品宣为了不被当成图谋不轨的人,斥巨资在附近的咖啡店点了杯饮品,闲坐小半日,见寒英出来忙迎上前去。
他弯下腰,把猫包拉链打开放在寒英面前,寒英刚钻进去,一道稚嫩的女声响起:“哇,你的猫也太聪明了吧。”
陶品宣抬头看去,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桃粉色猫包,包里一只乖巧的三花猫,圆溜溜的眼睛,眼周一点黑色猫毛好似眼影,嫩粉的小鼻子和小三角似的嘴,让人不自觉会认为它是一位美丽优雅的小公主。
视线再往上是一张十岁左右的纯真笑脸,脸颊上的肉饱满白嫩。
女孩笑问:“它叫什么名字?”
“寒英。”
女孩又是一声惊叹:“哇,好特别的名字。”
陶品宣被她的笑容感染,掩藏在口罩之下的嘴角忍不住上扬:“你的猫也很好看。”
“谢谢,它叫杨美美,但是我叫它妹妹。”
她眼里全是对小猫的喜爱,话语间也流露出小孩子的那股表达欲望。
陶品宣顺着她的话茬子哄逗道:“那你一定很喜欢它咯?”
“是啊,妈妈说小猫有带姓氏的名字,下辈子就能做人,我希望下辈子她能真的做我的妹妹,这样我就能和她一起出去玩儿,她就不用装在包里了。”
一个身材矮小,身形却很魁梧的男人,提着一大袋东西从一旁的店里走出来,女孩笑得更加明朗,大喊一声:“爸爸!”
男人走过来,女孩指着寒英说:“爸爸你快看,这个叔叔也有一只猫,它可聪明了,在外面也不会乱跑。”
男人用方言说:“不可以把美美放出来。”
女孩点头:“我知道,妹妹在外面会害怕,我不会把她放出来的。给妹妹的小鱼买了吗?”
男人皮肤黝黑,布满深深浅浅的沟壑,洗得破旧的短袖下能看到饱满的肌肉线条,很容易猜出从事着体力劳动。
他宠溺地看着女孩:“买了,还买了你最喜欢的芒果。”
“哇,太棒啦,谢谢爸爸。”
“那我们快回去吧,妈妈还在家等我们呢。”
“嗯,”女孩冲陶品宣挥手,“叔叔再见。”
男人对陶品宣朴实一笑,领着小女孩离开。
女孩身穿茉莉白连衣裙,粉色印着魔法少女的小书包挂在男人宽厚的肩膀上,她自然熟稔地挽上男人的胳膊,一路蹦蹦跳跳。
陶品宣望着他们的背影,望了很久很久,直到他们彻底消失在人海。
探查完镇里的学校,陶品宣往村小学寻去。
路两旁大片的水稻田,绿油油的水稻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一簇簇小雏菊热热闹闹开了一路,肥滚滚的小蜜蜂飞来飞去,更有蜻蜓立在花叶上,娉娉婷婷。
陶品宣摘了口罩,清风扑面而来,吹散了脸上的闷热滑腻,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在自由呼吸,他轻声哼起了歌。
“你很高兴?”寒英问。
“当然,这样的自然美景在城里可是很难见到的,多好看啊,整个人都清新起来了。”
寒英听到他的话,把头歪来歪去,想从眼前与星辰山别无二致的绿色里瞅出一丝新意来。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一个老头赶着一头黄牛慢慢前行,那黄牛忽然停下来,噗啦啦一大坨牛粪排出。
陶品宣跟在后面,被浓烈的臭味熏得捂住鼻子。
老头哈哈一笑:“年轻人,这牛要拉屎我也没办法,你受点罪啊。”
陶品宣瓮声瓮气地问:“大爷,请问村小学怎么走啊?”
老头收了笑,板着脸问:“你去村小学干什么?”
陶品宣放下手,挤出笑来:“我是来做调研的,研究农村基础教育的成果和发展,想去村小学走访一下。”
老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陶品宣斯斯文文,说话也像是有学识的样子,便放下了戒心:“你算是来着了,现在都往城里挤,好多村小学都荒废了,附近几个村子的娃娃都是到我们村来上学。”
他抬起手指向远方:“沿这条路直走,到前面那个拐弯,看见没,就那儿,到那里右转,再一直走就到了。”
陶品宣凑过去看,随后连声道谢。
老头忽然盯着他说:“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平平淡淡的话却让陶品宣猛然一惊,他干笑道:“您认错了,我不是这附近的人。”
“哦哦,年纪大了,眼神儿不好,别介意啊。”
陶品宣没说什么,飞也似的逃离了这里。
他掏出口罩正要重新戴上,寒英说:“你脸都烂成这样了,没人会认得你。反正是在乡下,等脸好些了再戴上吧。”
寒英的话让陶品宣明白,那日在公园寒英确实是听到了些什么,但寒英没有挑明,他也不想自己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