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二十多年前,王海风跨过峰岳,将杰子带到秋银升身旁,之后她在返程的路上遭遇暗杀,葬身于群山之中。
感知到的金智姚虽然想寻回伴友尸骨,但奈何她年岁太高没办法远行,本想嘱托徒子,却发现她们故意欺瞒拖延,迟迟查不明真相。
秋银升说到这里,眼睛中满是落寞,她摇头叹息:“新势力的崛起,必然会伴随着旧权势的崩塌,为祭司一辈子的金师傅,在最后却落了一个被徒子架空的结局。她动用各种手段去寻找王师傅,但消息和渠道早就被师门内的人掐断,耽误了许多年都未有结果。”
秋威感叹:“我以为女人们的团体会更和平稳定一些的,竟然还有如此令人唏嘘的内幕……”
秋银升苦笑:“世俗总是将女人塑造成大善大恶之人,就连女人都信了这样荒谬的理论,觉得女比男更善良更懂得宽容理解,所以女人的团队会更和平一些。
但是秋威,女人是人,人所有的贪嗔痴怨女人一样不落,她们会为了欲望和私心不折不扣,她们不是趴在地上乞讨的虏鬼,她们是手拿权杖的女巫,会骑着扫把飞来飞去。
如果说母亲家人都可以弃之不顾,那一个老师傅又为什么要对她恭恭敬敬呢?金师傅打掉她们头上孝道的同时,也打掉了自己头顶权力的王冠,变成可以随时被她们取代的目标。
只能说是金师傅过于天真,她没有提前想到这种结局,也未给自己留下后路。”
大权旁落的金智姚搬离了权力中心,这就导致秋银升拜师未果,在社会上混了三年,遇到一系列破事。
至于秋银升后来是怎么寻到金智姚的,还得多亏杰子。金智姚招魂招了许多年,使得王海风一直投不了胎,最后让杰子接收到了王海风的线索,带着秋银升过去给她收了尸。
当秋银升背着王海风的尸骨找到金智姚时,其实那老太太已经无心收徒了,尤其现在她半截身子入土,根本无力教授后辈。
结果和老友人的骨头打了个对面后,金智姚顿时精神抖擞,不但收下秋银升,还将她安排在自己座下亲自传授。
王海风是被祭司徒子暗杀的,原因是她追查到了师门徒子犯戒,私下里与男人勾结成家,所以她准备赶回去报告给金智姚。
这是重罪,她们知道后果,所以徒子们先一步动手将王海风做掉,之后只要熬死金智姚就能彻底解放。
天不遂人愿,尤其对逆天者而言。
金智姚本该早早去世的,因为没取得老友消息,一直吊着口气不肯死。得知真相后,更咽不下气了,她不能放任师门继续乱下去,她要打造出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刀,斩断这乱相横生的纷争!
“余湾的那把刀原本是该传给我的。”秋银升扶额低笑:“但我承受不起此重任,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我拒绝了,所以师傅才找到了余湾。”
没有亲属的孤儿,是最好的肃清者,她与这个世界的联系甚少,金智姚说什么她信什么,祭司就是她毕生全部。
老太太瞒着众人给大家建断头台,徒子们还以为她留着绝招没教,所以极力拉拢秋银升和余湾。
秋银升肯定独善其身躲远远的,余湾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在老太太的引导下成功打入徒子内部,成了金智姚的传话筒。
顺藤摸瓜,埋藏在暗处的事迹接连被抖搂出来,什么徇私枉法,抱团打压,勾结欺瞒,淫迷奢乱,卖师求荣……
“为什么师傅要拿搞男人的开刀?因为这是生异的开端,一切做乱的行为都与男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包括弑师的幕后黑手,就是因为生下孩子才产了杀心,其她人尚且可以躲,她们没有退路。后来搞清查,许多犯戒者直接逃到了国外。”
秋威震惊:“所以上回余湾杀的那个二师姐,也是畏罪潜逃出去的吗?”
秋银升点点头:“千里堤坝毁于蚁穴,规则一旦打破就将失效,人们不会遵守规则,只会畏惧暴力。”
大审查的那段时间,共处死五个祭司,十几个祭司后代,一百多个男人,牵连了无数群体,彻底清洗干净内部的污乱。
金智姚举着手里的匕首通知她的徒子,这把刀随时可以插在她们任何人的脖子里,毁灭掉她们的任何妄想!
“所以余湾是祭司内部不可或缺的震慑力,有她在,没人敢越界,祭司也能聚集成一个整体,不被蛀虫挖空!”秋银升望着姪女道:“我为什么对阿嘉这样做,其实就是希望断了她想与别人建立深厚关系的念想。师傅也罢,恋人也罢,家人朋友也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瞬息万变,如果你把它看得过重,无疑会被关系牵着鼻子走,从而酿成大错。”
秋威遗憾说:“可惜人终归是群居动物,必然会有情感需求,保持自我不掺和是非,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没错,要是阿嘉能像你和余湾那样,理智独立,天生就是当祭司的料该多好!”秋银升抱怨。
秋威嗤笑:“就像吃零食,要不从没吃过不知道味道,要不吃饱了对零食腻歪,最怕的是尝到甜头又没满足,所以日思夜想总想再多来点。阿嘉的问题我早提醒过你,她缺少你的关注,那你就好好对她,让她心里得到肯定,才能放下这种执念,放心大胆的往前走!”
<a href="https:///tuijian/xuanxue/">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