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刚参加完饭局的贝霄菲,看手机的表情愈加凝重。几个电话后,她最终打给了林滋荣。
贝霄菲:“明天一早去23楼,这次事态扩大,超出了我们的处理范围,shis娱乐那边要介入。”
林滋荣:“好。贝姐,我想问下,这次的事情正常吗?”
贝霄菲沉吟片刻,回道:“你也知道,我在来shis体育之前,一直是负责娱乐明星艺人的。如果这事发生在娱乐圈,我第一想到的也是不正常。但赵蔷这事不好说,有时候即使没有任何外在施力,多个因素的累加,甚至只是某种巧合,也能造就出现在的局势。目前最重要的是解决方案。”
林滋荣:“知道了,贝姐。”
贝霄菲:“这次的事可大可小,但既然shis高层发话要由shis娱乐的金牌班底介入,那这对我们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滋荣,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贝霄菲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林滋荣当然明白。
赵蔷无非就是公司一件商品,准确地说是一件小商品。别看他们几人把赵蔷看得很重要,天天加班研究怎么发通稿、怎么搞营销,但在公司眼里,赵蔷行的话皆大欢喜,赵蔷不行的话直接放弃换一个。
而这次公司予以重视,是因为网上某些言论已经上升到抨击经纪公司这种体制的高度,所以才值得公司花费人力物力去做公关。
在另一个角度,这何尝不是她贝霄菲的一次机会。
治世只需垂拱而治、萧规曹随,乱世才出英雄。
在shis这种公司,想上位,不是靠熬资历就可以的,很多时候一鸣惊人比工龄管用。尤其现在shis的掌权者是不足三十岁的时任宣,年轻高位者的心态与年老者的心态必然不同。人到一定年纪就会求稳,而年轻人更看重能力。
当然贝霄菲不但是个投机者,也是个务实者。她不会期骥自己真的能一鸣惊人,但做出亮点还是可以计划一下的。
林滋荣是实际上贝霄菲的人,与他想不想、愿不愿意无关,他天然就站在贝霄菲阵营,两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贝霄菲所说“这对我们来说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这话是点林滋荣的,接下来与shis娱乐的合作,他林滋荣不仅要坚定地站在贝霄菲一边,还要与贝霄菲配合,让高层们知道他们团队的能力。
林滋荣:“贝姐,我明白的。”
林滋荣放下电话,心中岂止五味杂陈,简直一百八十味杂陈。
每次身处这样情况,总给他一种津津有味啃着一坨馊肉的感觉。
不吃吧,还不行,会饿死;吃吧,也不好,因为是馊的。
林滋荣叹了口气,掏出粉色笔记本,伏案写了半晚上。
结尾他写道:任外界如何,我自岿然不动。
翻译成人话——随便谁怎么样,我的初衷是帮赵蔷解释清楚。如果我看不清这个局,也没能力破局,那我就坦然保持我最本心的想法。
--------------------
第 26 章
翌日,shis娱乐二十三楼会议室。
“我是赵蔷的经纪人贝霄菲,这位是我的助理南燃。林滋荣,负责宣传,也是这次事件与赵蔷方面沟通最多的人,一会会由我们共同给大家完成报告。”
会议室里贝霄菲做完团队的自我介绍,开始阐述事情始末。
其实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事情脉络,贝霄菲的报告不过是给大家查漏补缺。
贝霄菲结束后是林滋荣,他重点梳理了这段时间公司给赵蔷做的宣传工作以及各种负面新闻。
在座不愧是平均工资是他们五、六倍的精英,听完林滋荣的陈述,集体表情淡定。
不同于他们急得团团转的态度,shis娱乐的同事们仿佛是三甲医院里的主任医师,见惯了绝症、见惯了生死,赵蔷事件不过是他们日常处理的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情,并不值得上脸。
接下来的解决方案也是标准流程,一言以蔽之,引导舆论方向。
针对诋毁赵蔷的言论,解决方案不出所料,首先自曝赵蔷家庭情况,然后让评论区的声音统一成理解、同情。
针对经纪公司在体育行业中的必要性的质疑,首先正向进行科普,然后反向举例。在那个没有体育经纪公司的年代,一些优秀的非编制运动员处于零商务状态,致使运动员经济拮据,甚至晚景凄凉。体育经纪公司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为非编制运动员进行合理商业规划,既不过分消费运动员本身,又不能让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消磨在贫困潦倒当中。
后者完全由shis娱乐负责,前者则需要shis体育参与其中。
在讨论过程中,林滋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林滋荣:“我不建议对赵蔷进行起底式自曝。举个例子,家里有一窝老鼠,用一包鼠药就足以将其消灭,如果非要用上十包甚至一百包老鼠药,过犹不及,反而可能出现其他危害。”
shis娱乐的一个同事反驳:“但现在情况是负评来势凶猛,境况急转直下,可能并不是一包老鼠药就能解决的。”
“目前舆论情况确实比较糟糕,但另一个现实是,赵蔷和她的教练对自曝抵触情绪较大,她们只能接受曝光自身经济情况,对曝光家庭非常反对。当然公司有权以各种名义强行执行,但走到那步对谁都不好。”林滋荣道,“当然主要的理由还是“过犹不及”或者说切勿“矫枉过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最近有些网红在犯错后会遭到“网暴”,网红们就像约好了一样马上亮出抑郁症证明。起先大家还会同情网红,但现在网友们看见抑郁症病例证明,反而骂得更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