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墨珣忙摇头,“实不相瞒,乔兄,我日常亥时就寝,已成惯例。但适才你与我解释了一通,我反倒不知该如何回答。”
说早了,你说我诓你;说晚了,你又说我诓你。
乔离朗声笑了起来,引来了一众同窗的视线,却不再说什么,而是拍了拍墨珣的肩。墨珣每天看起来都精神头足得很,怎么都不像是晚睡的人,若要说他早睡,乔离是信的。
在天气渐渐热起来的时候,越国公忽然接到了起复的圣旨。诚如谢建阳所说,圣旨的内容正是命越国公即刻启程回京任侍御史。侍御史原是正三品的官职,但因为有“国公”这个爵位在,师明远依然是享受正一品的福利与待遇。
这就不太好办了。
虽然因为谢建阳的关系,越国公也早就猜到自己不久即将起复,可距上次谢建阳过府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他完全将此事抛诸脑后。此时正逢墨珣即将乡试之际,若他即刻收拾行装前往怀阳,必定会带走建阳越国公府大部分仆从,只余下几个老仆看家。墨珣与伦沄岚两个人在建州……
“不如你们与我一同进京?”越国公最终也只想出这么个法子。
墨珣摇头,“不妥。”见越国公还要言语,墨珣继续道:“我户籍在石里乡,理应参加建州城内的乡试。若是想到怀阳参加考试,恐怕还有得折腾。”更何况路途遥远,他现在启程赶到怀阳,还要办理户籍、变更户帖,不见得赶得及。
“这倒也是。”越国公沉思片刻,竟发现墨珣此时不过区区一介生员,想拥有在怀阳的考试资格当真难得很。毕竟秋闱是需要一个考生的户籍证明,因特殊情况需到怀阳城中参加考试的考生还得经过圣上首肯。
越国公心里有些埋怨,这圣旨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在这个时候。
“祖父领旨前往便是,此时离乡试也不过区区两个月,待考完了我再进京不迟。”墨珣见越国公与赵泽林均苦恼得很,便开口宽慰道。其实伦沄岚原先也不过是想在建州租个小院子将墨珣接过去住,而且他在建州也只是读书,又不做别的,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再加上他已经是越国公府的人了,稍微有点眼力的都知道不应该到他面前来碍眼。毕竟越国公已经起复回京,有个实实在在的官职也比这虚的爵位来得强。
“你敢……”越国公刚说出两个字,立刻闭嘴了。他原是想说“你敢保证你这次能中举吗”,但这话很明显是在打击墨珣的积极性,还是不说为妙。
墨珣当然知道越国公想说什么,“就算此番不中,我不也还是祖父的干孙?到时候我进京投奔祖父,祖父能把我轰出家门?”若是当真中不了举,那他也可以进京,这样给迁户籍所留时间长,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紧赶慢赶。
“呸!瞎说什么!”越国公登时就不乐意了,什么叫做“此番不中”?说着,越国公赶紧让墨珣模仿他的作为,“呸呸!”
墨珣觉得好笑,但还是学着越国公的样子,“呸!这次一定中。”
第82章
皇命难违, 越国公就算平日里在建州再怎么横,面对来传旨的人也是客客气气的。更何况,这次传旨是由皇城里的公公亲自下来, 还特意提点过越国公,让他即、刻、启、程。
传旨分为几种, 第一种便是寄, 直接递到驿站, 由驿站派驿马在规定时间送达;第二种便是直接颁发谕旨由礼部的官员进行传达, 或是抄送各个衙门,或是礼部官员往地方上跑一趟;第三种便是由内廷官员承接,将圣旨亲自交到个人手上。
越国公此时就是从内廷官员手中接的旨, 虽然圣旨上所写的内容与别的起复圣旨无异,但派内监来传旨就有点不对头了。内监传旨一般都传的是密旨,并且应当要瞒着所有人私下进行。
像这样派内监来传旨还大张旗鼓,真是少见得很。
越国公接旨之后, 内监非但没有离开,反而等着越国公准备与他一同进京。越国公先派人将他安置下来,并表示至多耽搁两三天便可启程。他说这话的时候,内监的脸色明显十分不悦, 但却又强忍着,“越国公,圣上说, 即刻启程。”
“即刻启程也要收拾东西,安排人员啊。”越国公本来对这些个内监就没多大好感, 虽说后妃不参与朝政,但有些内监就是胆子大得很,就凭自己离皇帝最近,就想混淆圣上视听。而有的大臣也不知怎么回事,就捧着这些个阉人,久而久之,就把他们养得脾气胃口都大了起来。
越国公这里是最油盐不进的地方,来这里连点油水都没得捞。这次接了旨来传的内廷本就不乐意了,但圣旨已下,他总不能推了吧?现在又碍于越国公的爵位也不好拿乔,便拿皇帝旨意说事。
内廷这趟从京城出来,虽然走的水路,但也用了一个半月,再回去是逆向,不得两个月了?像他这种做内侍的,能被派出来传圣旨本就是在皇帝面前露了脸能说得上话的。但只要几天不在皇帝跟前,皇帝基本也就想不起他来了。想当心腹的人如过江之鲫,身边能干活的人那么多,又不缺他一个。所以内廷也急,巴不得越国公接了旨就能马上跟他登船怀阳。
马上走绝对不可能,虽说“即刻启程”,但也一般都是间隔几日收拾妥当之后才启程返京。
越国公本也不把传旨内官的话放在心上,连请带要挟地把人送到屋里去,等墨珣回来之后才先把他招到书房里将此事告知他。伦沄岚因为住在越国公府上,内官来传旨,他自然也跟着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