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然而,就这么一个看似十分合理的举动,竟也引起了御史台的警觉。以往也不是没有遇上过国家大事,宣和帝虽也曾要求要将奏折直接呈上,但却也很快就会将这项权利交还给御史台。然而此次灾情持续了很长时间,宣和帝便也直接批复了四位皇子的奏折。
灾区与京城本就相去甚远,奏折也是八百里加急,然而除非宣和帝主动在早朝上提起,否则其他的臣子很难知道目前灾区的工作究竟进展得如何了。
尤其是查贪污受贿一事,更是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越国公本就没有收门生的习惯,此时倒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其他的朝臣的反应就截然不同了。
“朕要下罪己诏。”
“皇上圣明。”
此次水灾持续时间过长,已经造成了百姓死伤过万,而流离失所、举家搬迁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洪水将各个州县的建筑、良田毁于一旦,再加上这场洪水也是早有预警了……
墨珣猜测,宣和帝突然间要写“罪己诏”,或许是因为各位王爷从地方递上来的奏折上有提到过“灾民认为是皇上的某些行为触怒了上天”。既然如此,那么宣和帝也就必须要一些什么事来挽回自己在百姓眼中的形象。
而等到散朝之后,墨珣尚能看到几个大臣围在一起,表情十分严峻,若是认真听,便能听到他们讨论的正是关于上一次被宣和帝派到地方上的官员。
“这段时间皇上把查贪污的事捂得也太紧了。”
“是啊,早朝也只说灾区的情况和百姓死伤人数。”
“也不知道查得怎么样了。”
“我听说钱……”
“王大人!慎言啊!”
墨珣的视线虽然没有朝着他们那边,但注意力却是放在他们身上的。他听着那几位大人好不容易像是要说到什么辛秘,却又忽然住口了,却也知道他们不会再往下说了,这就只当是回翰林院般迈步走开了。
墨珣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人,昨日刚想着要上太医院去借份中医穴位图,今日便也主动绕到太医院去了。
太医院自然是不缺穴位图的,不过这穴位图毕竟是宫中之物,也只说是“借”,等墨珣用完还要还回来的。
越国公是不知道墨珣与林醉的“闺房乐趣”,只是见墨珣出宫时手上带了卷轴,以为他将翰林院的物件带了出来,这就多问了一句。墨珣倒是直言不讳,也并不觉得自己看穴位图有何不妥,只说是对医学感兴趣,想瞧瞧罢了。
等到回了府,墨珣便卷轴交给怀山,让他放到书房里去。待开始用饭,墨珣便也问起了林醉,今日到城外施粥的情形。
林醉的回答与昨日也差不多,不过他却也提到今日似乎没有见到那几个比较健壮的汉子了。
“是不是记岔了?”
灾民那么多,林醉若是看晃了眼也很正常。
“不是。”林醉摇摇头,“或许是今日排到别的粥棚去了吧。”
这倒也不无可能。
“爷爷呢?今日可有觉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墨珣这就看向赵泽林,想等着赵泽林说说今天的情况。
赵泽林自然也是摇头,“没有见到林醉所说的昨天那几个可疑人,灾民今日也很有秩序,并未发现有人闹事。”
这是自然。
本来宣和帝下令不让灾民进城,就已经略有不妥了。所以此次施粥,虽说是“粥”,却与干饭无异。再加上有大名翁主的名声,又有宣和帝在背后的支持,恐怕那些流民在还未经历水灾之前还没有吃过这么实的米粮呢。
宣和帝也是在尽量避免灾民在京城闹事,如果真的派兵镇压,那必定会发生流血事件。真正不要命的必定是少数,很多百姓也都是受到有心人的煽动罢了。
“还好。”墨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其实在墨珣看来,那些人怕是已经觉察到自己昨天贸然出现,又让别人过来问进城做工的事会引起别人的警觉,所以今日才干脆不再出现。但是,不出现反而更加使人怀疑——他们昨天想要进城做活,然而在昨天没有得到明确答复的前提下,今天竟然不再来问了。
这难道还不够奇怪吗?
越国公瞧见墨珣颦眉蹙頞的样子,立刻笑骂道:“你这见天的到底在瞎操心些什么?”
“我……”墨珣也不知道自己在瞎操心什么,但总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在朝为官了,理所应当为国为民做些事才对。“我只是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现在还用不上你。”越国公摆摆手,只当墨珣是个满腔热血的青年人。
不过,墨珣最近变化是不是有些大了?
越国公认识墨珣也快十年了,自然知道墨珣以前是个多怕麻烦的人。然而现在这幅样子,无论怎么看都像是要将麻烦主动揽到自己身上。
越国公以前觉得墨珣那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太过冷情,但是现在见他对这事这么上心却又担心起来。“不干你的事就不要往身上揽了。”
越国公是觉着,或许是因为墨珣成了亲,心态也有所变化,这才变得对政务积极起来。然而他还是担心墨珣想不明白自己说这话的意思,毕竟墨珣现在也才十五岁而已。
“这件事本来就与翰林院无关,你如果从中横插一杠子,要真有叛党倒也罢了,那万一没有呢?岂不是就由着人将所有的过错全都推到你身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