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墨珣说着说着,这就见到林醉正绷着一张脸,立刻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禁不住伸手去捏了捏林醉的鼻子,“再说了,昨天你不也在场吗?”
“……?”林醉立刻面露茫然,倒也顾不上墨珣的手在哪儿。
墨珣自然不会等到林醉回过神来将自己的手拍开,只是轻轻捏了捏就松开了。
林醉脸上虽然茫然,但心里却很清楚。墨珣说这话的意思恐怕是,自己昨天躲在假山后边偷听的事已经被他发现了,
“反正我夫人在场,我与五翁主自是没发生什么的。”
不可能让他休夫再娶,五翁主又不可能当侧室。再加上,墨珣觉得五翁主就算真的要被送去和亲,那也绝对不会是跟“雅砻”。
宣和帝的子嗣本就不多,翁主更是比皇子来得要少。既然如此,宣和帝又怎么会让一个身份和地位都如此尊贵的翁主去跟“雅砻”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和亲呢?
“可是……”林醉并不否认自己昨晚“偷听”的事,毕竟他也是因为担心墨珣会在五翁主手上吃亏才这么做的。
“好了。”墨珣拍了拍林醉的背,示意他不要再为了这种子虚乌有的事烦心了。“既然我已经跟夫人说了,此生只娶夫人一个,那便是只有夫人一个。就算他是翁主又如何?必定是没有我家夫人好的。”
林醉本来还满脸严肃地要跟墨珣仔细分析一下这件事,可忽然听到墨珣这类似于表白的言论,一时间竟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或许就像墨珣所说的一样,这件事根本无需他这么挂心。而他此时此刻在做的,却只是在给墨珣平添烦恼罢了。
尽管墨珣这么口口声声地说宣和帝不会让五翁主去跟“雅砻”和亲,但墨珣与越国公进宫向宣和帝进颂称贺的时候,却让宣和帝明晃晃地“打了脸”。
几个大臣的贺词说完了之后,宣和帝才将和亲的事宣布出来。然而宣和帝说出此事的时候,所有朝臣均一片哗然。不仅如此,宣和帝此言一出,立刻有朝臣持反对意见。
反对的理由很简单——犯不着。
他们大周是怎样一个王朝,根本犯不着用一个翁主去跟“雅砻”和亲,随随便便派个县主去也就差不多了。
“朕不是在问你们的意见。”宣和帝一开始心情是不错,毕竟才听了朝臣们的恭维,历数他即位以来的丰功伟绩……然而,他的决策却受到了朝臣的拒绝,这就使得宣和帝的脸沉了下来。
墨珣因为“听到”宣和帝的话,觉得他的决定十分古怪,这才又努力朝着大殿内看。此时,墨珣见宣和帝的脸都黑了,显然是十分不悦。
只是,令墨珣很难理解的是,宣和帝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墨珣的疑问很快就被钱丞相提了出来。
“‘雅砻’使臣不日进京,向我大周进献贡品。与此同时,‘雅砻’新皇也向我大周求亲,求娶我大周翁主……”宣和帝说着说着,却无法危朝臣们解答疑惑。
“雅砻”使臣不日进京的消息,宣和帝是从何得知?
御史台这便才刚刚被宣和帝分了权,现在竟然连使臣进京的事都不知道了?
“我大周也只剩下昭谨一个未出阁的翁主……”
“启禀皇上,臣以为,不如将郡主或是县主临时加封为翁主,也好代替五翁主出嫁?”
完全可以用假的翁主替代,根本不需要真的皇家血脉。
这个大臣的话一经出口,家中有郡主和县主的大臣立刻紧张起来,生怕自己家的儿子被宣和帝加封、替嫁。
然而,宣和帝却是直言拒绝了。
墨珣本来以为宣和帝只是没先到还有“替嫁”这种操作,却不料宣和帝是打定了主意要让五翁主去和亲。
第232章
墨珣在外头听着朝臣们是好说歹说, 最终却还是没能改变宣和帝的想法。
宣和帝的意思也很明确——五翁主这个亲是和定了。
如果让墨珣来看, 那他也是觉得朝臣们的话不无道理——临时加封一个翁主并无不可,送个临时的翁主去和亲也无不可……
可是宣和帝却认定了要送五翁主去,这点不说是别的大臣,就说是墨珣也实在是想不通。
在别人看来或许会觉得墨珣此时是解决了一桩麻烦事,但墨珣显然对于是什么促使宣和帝作出这项决定, 更感兴趣。
只不过,墨珣此时站在殿外,并不具备向宣和帝提问的资格。也就只能等到出宫的时候再问问越国公,看看越国公是否知道详情了。
最后, 因为和亲的事情也能算得上是宣和帝的家事, 而朝臣们又见宣和帝已经打定了主意, 摆明了无从更改, 便也没有人再想去触宣和帝的霉头了。
五翁主与“雅砻”新皇和亲的事就此定下,再无从更改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墨珣就此事,能够在林醉面前表现得如此乐观的原因之一。
首先,墨珣断定宣和帝不会让一个堂堂翁主嫁给一个已经娶了夫郎的汉子;其次,如果宣和帝真的想让五翁主去和亲, 那么, 不管向宣和帝提亲的汉子究竟有没有正夫, 宣和帝都不会同意这门亲事;最后, 就算五翁主名声尽毁,恐怕“雅砻”的新皇也根本不会在意这个。所以五翁主的和亲是势在必行。
墨珣猜测, 宣和帝口中的“不日”应该就在过年的这段时间。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想到宣和帝会把这件事隐藏得这么深,就连越国公也不过是对这件事“有所耳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