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此次就由你去迎战雅砻使臣,可有异议?”
  “臣无异议。”墨珣拱手答道。
  宣和帝这般点名叫他出来,问上一句“可有异议”不过是顺口罢了,就算墨珣当真有异议那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说啊,这不是给大周丢人吗?!
  涂察克见宣和帝叫了人出来,便也打量了站在殿中的墨珣一番。待宣和帝与墨珣对话结束,涂察克才开口道:“这位是……”
  “翰林院修撰,墨珣。”墨珣听到涂察克问,也不等别人替他回话,这就转过身回答了。
  涂察克了然地点点头,他来大周之前也了解过大周的官衔,知道“翰林院”的官就是等同于是文官的意思了。
  这么看来,大周的皇帝也没有骗他。
  涂察克身边的那名文官这就起身,“审判官,呼巴哈。”
  墨珣点点头,算是同呼巴哈打过了招呼。
  现下两边的对战人员都已经挑选出来了,墨珣便退到了那十名御林军身边,等候宣和帝发话。
  岂料,宣和帝还没来得及开口,这个呼巴哈便又对墨珣说道:“在我们雅砻,就算是你这样年纪的汉子也已经能成为一名武士了。”
  墨珣没有接茬,只是略微莞尔,再次对他颔首示意。
  宣和帝的意图看来是被呼巴哈看破了——从刚才吏部尚书所说的那些人之中,宣和帝一时也不知选谁才能赢得稳妥。九名御林军同雅砻的武士比武,如果全赢了,那固然是好,没能全赢也不打紧。但文官就这么一个,输了那丢的就是整个大周读书人的面子……宣和帝既然挑不出人,就从这些人里选了个年纪最小的。
  宣和帝是不知道呼巴哈究竟几岁,但看他留的那个胡子,瞧着也不可能比墨珣小。
  墨珣若是赢了,皆大欢喜;但如果输了,那也可以推说成是墨珣年纪小……
  第238章
  墨珣觉得呼巴哈也算是给宣和帝留面子了, 没有当面直接点破, 宣和帝也可以完全不认。
  宣和帝当面自然不好再说什么,这就只将胡巴哈的话当做是呼吧哈与墨珣两人之间的交谈罢了。
  适才说好的比武,那此时不便耽搁,宣和帝这就问起了涂察克想如何比试。
  既然对方为客,要彰显大周的待客之道, 宣和帝这就把决定权交给了对方。
  涂察克倒也没有说出什么刁钻的话来,毕竟他此次到大周来的目的是为了请婚,又不是来跟大周闹矛盾的。
  “不如这样,刀剑无眼, 就以棍棒和摔跤来比?”
  涂察克这般提议, 宣和帝便也点头, “不错, 就这么比吧。”大过年的,也没谁想见红,以刀剑来比,那必定是要见血了。
  因为比试的人有点多,宣和帝担心施展不开,这就请雅砻的使臣一同移驾宫中的校场。
  涂察克跟在宣和帝身边, 听着宣和帝说道:“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切莫因为比武结果而影响了大周和雅砻两国之间的邦交。”
  “哎, 皇帝陛下这话就不对了。”涂察克立刻不赞同地说:“既然是比武,那就得拼尽全力。在我们雅砻, 就算是两个朋友之间比试,那也是得拼尽全力的。如果不认真,那就是不仅是对对手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宣和帝给涂察克噎了一把,觉着自己跟这个涂察克说话怎么这么不得劲啊!他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谁不想赢?!“这倒也是,是该拼尽全力才是。”
  宣和帝他们在前面走,而墨珣他们这些既定的参加比试的人则跟在后头。
  墨珣听到禁军统领跟那九名御林军说了一句,“务必要赢。”
  虽然听着像是一句废话,但那九名禁卫军便也面容严肃地应下了。墨珣从他们的脸上倒是看出了刚毅之色。
  跟属下交待完了之后,禁军统领这就转而朝墨珣看了一眼。
  墨珣接到了禁军统领的视线,便也点头示意。
  然而墨珣并不是他的下属,禁军统领就算有心想说上两句,却也只能注意措辞。如此一来,倒不如什么都不说了。尽管墨珣品阶不如自己,但怎么说也是翰林院的人,还有个越国公撑腰……禁军统领最终也只是在墨珣的注视下,对墨珣说了句,“墨修撰尽力便可。”
  “是。”墨珣倒也不觉得禁军统领说了句废话,毕竟禁军统领的心里也是有顾虑在的。但统领的品阶确实比自己高,他就算像对下属一样同自己训话,墨珣也不认为他对方哪里做错了。
  墨珣想了想,“我穿着朝服,怕是多有不便吧?”
  墨珣的朝服与禁卫军穿的衣服完全不同,朝服袖口宽大,下摆也长。平时上朝办公倒还好,但现在如果要比武,那可是会吃大亏的。此时天气严寒,但为了比试,也不便多穿。墨珣本就不怕冷,但身为大周的臣子,自然不可能将官服脱了,只穿着里衣跟外族比武……
  禁军统领想了想,觉得墨珣的顾虑是对的,这就小声同齐公公商议,而后便命人取了一套他们禁卫军的常服来给墨珣先用。
  墨珣换衣服的动作自然是没有避开人,而他这样郑重其事,若赢了,那自然没什么好说,但万一要是输了,反倒还惹人嫌恶,就连此时换衣服的动作也被人看成是一种“故作姿态”。
  这一路上,宣和帝又问起了,人这么多,是一对一比呢,还是一起上呢?
  涂察克想了想,这就答道:“一对一比,同时开始就行。”他们雅砻那边比武本来也就没什么规矩,只要能赢就行。但是大周这里规矩太多……想到这里,涂察克便开口对宣和帝说起了他们雅砻比武的形式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