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不过,这次越国公府摆宴,不知墨珣察觉了没有……程雨榛与林风琅两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有些古怪。
  林醉毕竟出自林家,与林风琅和程雨榛接触的时间都比墨珣来得长,自然是轻而易举便觉察到了。
  若是以往,父亲不会总这么避开爹爹的视线。看着就像是父亲似乎是不愿搭理爹爹……
  林醉见林风琅看向自己的时候,眼神之中带了些许歉意;对墨珣的热络不减反增,尽管并不劝酒,也是马上要喟叹出声的模样……想来,应当是郡君将爹爹的所作所为都告诉了父亲。
  林醉并不清楚林风琅在林家的时候是怎么对待程雨榛的,但此时是在越国公府,林风琅自然不可能给程雨榛难堪。
  再怎么说,那都是林府的家务事,拿到外头来,反而让人瞧了笑话。
  纵使越国公是亲家,但总归还是隔了一层的。
  林醉虽然看破,但却并不说破,只当是自己并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好在程雨榛今日也没跟他说什么不好的话,无非就是让林醉好生照看弟弟罢了。
  其实,就上一次他让程雨榛立字据,又让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不怨恨越国公府里的人,林醉就已经想过了——如果跟程雨榛关系搞僵了,那就僵了吧。反正程雨榛每次找他,都说一些让人不爱听的话,根本毫无道理,还一副“为了你好”的架势……
  林醉不知道别人家的爹爹是不是也怎么对待出了嫁的哥儿,而别的哥儿又是怎么回应的……但在他这里,忍个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却不想总这么忍下去。
  墨珣为了自己,都到林府去“告状”了,林醉还是要领情的。
  所以这次,他也是做好了“程雨榛不理会自己”的准备。
  不过,既然程雨榛要维持表面上的和谐,那林醉便也顺了他的意吧。再怎么说,程雨榛都是林醉的爹,在越国公府里下不来台,到时候说出去又该是林醉的不孝了。
  *
  墨珣在大理寺办公的态度一直都与的寺丞不同,原先几个寺丞就已经隐隐透出瞧不惯墨珣的样子了,但墨珣毕竟背靠越国公,而越国公又是御史副丞,他们想给墨珣使绊子也总得先掂量掂量。
  虽然心里知道墨珣背后有人,但政绩考核却需得三年,等他自己走怕是有些难了,可是要将人逼走那也不容易……
  原先穆孺其的案子就是个投石问路。
  他们本想着,若是墨珣非要在这个案子上较真,强行复核,那他们就往年太尉那儿透信儿。却不料,还没来得及给年太尉知会一声,那个穆孺其就自己一头“撞”到了越国公手里……
  而就此事,几个寺丞心里也有了底——知道墨珣不好招惹,便也不再瞎折腾了。
  反正墨珣没来之前,是个什么样儿,现在就还是什么样处呗。
  六个寺丞,五个签了一样,最后案子也是这么过去,犯不着再到墨珣面前说事,惹人厌烦。
  墨珣日日在大理寺当值,自然知道身处同一个堂屋的五位同僚的态度变化。只不过,这些人不来给自己添麻烦,墨珣也就不予理会了。
  然而……因为穆孺其的事,倒让墨珣心里有了别的打算。
  他本来是不计较官位的,反正许多读书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奋斗个官职罢了。
  无论是个什么官,只要是官就行。
  当初,墨珣也是这么想。
  可经了穆孺其那么一闹,他忽然意识到,既然要当官,那就需得当个大官,当个旁人撼动不了的官。否则,今日能有个穆孺其,有个年太尉;明日或许还能有个陈孺其,有个王太尉……
  他不想再让林醉以身犯险,那么,既要容下林醉的恣意妄为,就需得墨珣自己有能耐。
  在大周这样的坏境下,哥儿本身就有诸多束缚,要让林醉自己出头,怕是这辈子都很难做到的。
  一个哥儿,就算再厉害、再有能耐,最后别人也只会看他的夫君如何。
  墨珣正是因为清楚地知道这点,才发现一味地避让,躲在越国公的羽翼之下并没有任何作用。
  越国公年事已高,日后致仕或是亡故,墨珣便再无人护着了。
  没人护着墨珣,那墨珣自然就护不住林醉。
  哪怕赵泽林再有能耐又如何?一品诰命又如何?上不得朝堂,又经不了事务……
  说到底,还是得墨珣自己有能耐才行。
  日后,别人或许会看在越国公的薄面上,稍稍照拂墨珣一二,但这个薄面能撑多久,有谁知道呢?
  就算照拂一二,可这个“照拂”却是建立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如果两人之间有了利益冲突,那么很轻易的,墨珣就会成为一枚弃子。
  想明白了这些之后,墨珣便将自己以前的那些顾虑抛诸脑后了。
  越国公想当孤臣,并不代表着墨珣也要当孤臣。
  自从墨珣知道了林醺服用的丹药之后,他心里已经有了计较——说不准宣和帝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暴毙,那样一来,被寄放在越国公手中的密旨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按照墨珣之前对宣和帝的推敲,知道他一直都想当一个长长久久的皇帝,并不想立太子。但密旨里头,不可能什么都不写。只是除了宣和帝之外,没人知道密旨里写的是谁罢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原本还大剌剌站位的朝臣们纷纷将头都缩了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